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脾曲游离技术是左半结肠癌根治的技术难点,本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网膜囊和中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施行左半结肠癌根治;(2)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3)年龄为18~80岁;(4)肝脏、腹膜或远处转移。排除标准:(1)身体状况较差,具有严重心、脑、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2)基础情况差不能耐受腹腔镜手术;(3)同时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多源性肿瘤;(4)因出血、梗阻和穿孔等需行急诊手术者。收集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4—2020年期间完成的189例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网膜囊组(52例)和中间组(137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全组患者按最近邻匹配法进行1∶1匹配,卡钳值为0.01,匹配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体质指数、肿瘤部位和肿瘤分期。通过PSM,网膜囊组与中间组各47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秩和检验和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组中及术后指标,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当两条生存曲线出现交叉时,补充two-stage法和Restricted mean survival time(RMST)的组间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中转开腹,中死亡。两组联合脾脏、胰腺等脏器切除。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网膜囊组的中位腹腔镜游离时间较中间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56 min比65 min,P=0.032)。中间组患者中有6.4%(3/47)(体质指数均>25 kg/m2)中进入错误层面,网膜囊组未出现。网膜囊组与中间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2%和86.1%(P=0.909);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和9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32)。结论对于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网膜囊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对于经验欠缺的外科医生而言。对于肥胖患者,网膜囊能更好地进入正确解剖层面,避免进入胰间隙。

  • 标签: 结肠肿瘤,左半 手术入路 网膜囊入路 中间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尾内侧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由同一主刀医师连续完成尾内侧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肠系膜上血管及动脉分支、静脉属支损伤出血。手术时间为(186.9±46.2)min,中出血量为50(10~200)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1±0.6)d、流质饮食时间(2.5±0.8)d,术后住院时间6(3~18)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6%(3/35),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Ⅱ级1例(2.8%)、Ⅲa级2例(5.7%)。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0.2±5.6)枚,阳性淋巴结为0(0~7)枚。肿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A期1例。中位随访时间15(4~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尾内侧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优先拓展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降低中线侧清扫难度,安全可行。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将探讨大量输血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需要大量输血的15例患者病例,经判定符合研究标准纳入本次研究,患者年龄跨度20-70岁,均数(45.37±3.68)岁;男性共9例,占比(60.00%)、女性共6例,占比(40.00%);患者输血量均超过1600ml,或1小时内患者输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50%,输血速度>1.5ml/(kg·min)。患者入院,对其进行血型等常规术前检查。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对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相关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待手术时间明确,患者、患者家属、医务人员均需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为了防止输血期间患者有应激反应出现,需要在术前将血液复温处理。结果:输血前: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84±0.46)g/L、血小板水平值(176.33±61.56)×109/L;输血: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2.09±0.90)g/L、血小板水平值(82.03±25.66)×109/L;大量输血前后各项水平值差异明显,输血水平值偏低,P<0.05,即检验有意义。统计患者抗凝血功能障碍、低温症、枸橼酸中毒、高血钾、呼吸功能不全及携氧功能障碍发生率,统计结果分别为:1(6.67%)、2(13.33%)、1(6.67%)、1(6.67%)、2(13.33%)、2(13.33%)。结论: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经大量输血变化明显,会影响到凝血功能,导致不同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所以,为了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得到保障,应减少大量输血的可能性。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大量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标准化的散光矢量分析法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SMILE)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和微透镜中心偏心值对散光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9年1—4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SMILE的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3例128眼,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25~-7.75 DS,柱镜度为-0.25~-3.75 DC。采用WASCA像差仪、CRS master和MEL80准分子激光系统测量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的绝对值,根据Pentacam角膜地形图和手术录像测量并计算微透镜中心的偏心值。记录和计算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裸眼视力、电脑验光、主觉验光、目标散光矢量(TIA),根据术后3个月时的主觉验光结果来计算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和成功指数(IS)。比较不同散光度、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微透镜偏心值患者间各矢量分析参数,并分析微透镜偏心值与眼球静态旋转角度以及各矢量分析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时,94.5%患眼(121/128)裸眼视力≥1.0。术前患者瞳孔直径为(3.24±0.48)mm,明显大于中的(2.61±0.3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53,P<0.01)。中眼球静态旋转角度为2.75°(1.26°,4.48°),微透镜偏心值为(172±87)μm,TIA为0.69(0.44,1.35);术后3个月时SIA为0.67(0.42,1.10),ME为0.10(0.00,0.26)DC,|AE|为0.35°(0.00°,9.47°),|DV|为0.25(0.00,0.50),CI为0.91(0.72,1.00),IS为0.23(0.00,0.56)。不同程度散光组患者间眼球静态旋转角度、ME、|DV|、C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程度静态旋转角度组患者微透镜偏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偏心组患者眼球静态旋转角度、ME、|AE|、|DV|、CI和I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偏心值与眼球静态旋转角度和|DV|均呈正相关(rs=0.39、0.31,均P<0.01)。结论SMILE对散光的矫治效果较好,中眼球静态旋转和微透镜偏心轻微,微透镜偏心值可能与眼球的静态旋转和散光的差异矢量有关。

  • 标签: 散光 矢量分析 飞秒激光 旋转 偏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D3根治的手术时长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行腹腔镜D3根治治疗的94例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46例、女48例,年龄16~93(64.2±16.1)岁,TNM分期Ⅱ45例、Ⅲ期4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手术时间100~327(198.9±53.4)min。根据患者手术时间,分别选择在手术时长20百分位数(152 min)、40百分位数(180 min)、60百分位数(205 min)和80百分位数(237 min)4个时间节点,分别分为≤该节点时长和>该节点时长2组。比较不同时间节点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指标(包括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者,中、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94例患者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5 d,术后住院时间3~21 d。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3例,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积液4例,肠梗阻2例。不同时间节点2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BMI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0百分位数、80百分位数2个时间节点患者的肿瘤分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9、6.86,P值均<0.05)。围手术期指标比较,60百分位数2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和80百分位数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各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D3根治治疗,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D3根治术 手术时长 术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期间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患者护理中,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模式 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 并发症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是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主要治疗方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独特的淋巴结回流方式,Siewert Ⅱ型AEG外科治疗方式存在争议,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其中最主要的争议点之一,目前尚没有形成规范的手术方式。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的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并分析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针对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完成的25例采用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资料,进行中及术后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五步法"操作步骤:第1步,显露心下囊,清扫右肺韧带淋巴结和胸主动脉前方淋巴结,头侧至心包下方,左侧至胸主动脉左侧缘;第2步,打开左侧膈肌,经左腋前线第6、7肋间隙置入12 mm Trocar,通过胸腔主操作孔清扫膈上淋巴结;第3步,离断左肺下韧带,切开胸主动脉前方筋膜,与第1步胸主动脉前间隙汇合,继续向头侧清扫至显露左肺下静脉;第4步,由腹侧向口侧逆行裸化心包后壁至左下肺静脉水平,向右至右侧胸膜,完整清扫No.112pulR(右肺韧带淋巴结);第5步:裸化食管,距肿瘤上方5 cm处使用切割闭合器离断食管,完成下胸部食管旁淋巴结清扫。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围手术期死亡。19例行全胃切除,6例行近端胃切除中出血量(90.4±44.2)ml,手术时间(268.7±85.6)min,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时间为(38.6±10.3)min,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数为(5.9±2.9)枚。肿瘤侵犯食管长度>2 cm者7例,≤2 cm者18例;25例患者中有8例(33.0%)出现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为肿瘤侵犯食管长度>2 cm者,5例为≤2 cm者。恢复全流饮食时间为术后(5.5±3.1)d。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时间为(5.9±2.9)d。术后住院时间(9.7±3.1)d。2例(8.0%)患者出现Clavien-Dindo Ⅲa级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胰漏,1例为胸腔积液,均通过穿刺引流治愈。结论胸腔单孔辅助腹腔镜"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Siewert Ⅱ型AEG安全可行,可使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水平达到左肺下静脉。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Siewert Ⅱ型 下纵隔淋巴结清扫,五步法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手术,近端胃切除 手术,腹腔镜 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