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小RNA(miR)-376b-3p和miR-654-5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34组来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淮安市肿瘤医院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iR-376b-3p和miR-654-5p的表达。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miR-376b-3p和miR-654-5p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生存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大肠癌组织中miR-376b-3p表达下调,miR-654-5p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376b-3p表达的降低和miR-654-5p表达的升高与肿瘤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此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iR-376b-3p的低表达或miR-654-5p的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miR-376b-3p低表达和miR-654-5p高表达是大肠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miR-376b-3p的低表达和miR-654-5p的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明显相关。

  • 标签: 大肠癌 微小RN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SNHG16通过微小RNA(miR)-455-3p/Nocth2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6月到2021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鼻咽癌及其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lncRNA SNHG16和miR-455-3p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建立lncRNA SNHG16敲降稳定细胞系SNHG16 KD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lncRNA SNHG16靶基因。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0.89±0.09)明显低于鼻咽癌组织lncRNA SNHG16表达水平(2.1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60,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1.93±0.06)明显高于SNHG16 KD组(1.27±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50,P<0.05)。对照组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体积[(904.94±39.53) mm3]明显高于SNHG16 KD组细胞成瘤体积[(742.82±97.80)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0,P<0.05)。对照组细胞成瘤重量[(4.70±0.46) g]明显高于SNHG16 KD组细胞[(2.22±0.18)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60,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比例[(4.07±1.34)%]明显低于SNHG16 KD组细胞[(26.7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30,P<0.05)。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31.56±3.27)%]明显高于SNHG16 KD组细胞[(45.96±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01,P<0.05)。lncRNA SNHG16是miR-455-3p的海绵。对照组细胞miR-455-3p表达水平(1.19±0.10)明显低于SNHG16 KD组细胞(2.1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40,P<0.05)。对照组细胞Notch2表达水平(0.93±0.05)明显高于SNHG16 KD组细胞(0.4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40,P<0.05)。结论lncRNA SNHG16海绵吸附miR-455-3p,进而调控Nocth2表达水平,调节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6 微小RNA-455-3p Nocth2 鼻咽癌
  • 简介:摘要全医生转岗培训是基层医疗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培养渠道。总结多年临床带教经验,在全医生转岗培训带教过程中始终要贯彻全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临床思维,并注重素质教育及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服务于基层的合格全医生。

  • 标签: 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 带教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CMV感染患儿438例87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54例,女性184例;年龄3 d~11个月;出生孕周28~42周;出生体重1 120~8 900 g。足月、早产儿分别为384、54例。内科会诊后行眼底检查385例770只眼;早产儿常规眼底筛查53例106只眼。CMV性视网膜炎(CMVR)分为颗粒型、暴发型。合并有中-重度症状的CMV相关疾病者给予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眼底血管炎严重者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随访时间4~28个月,观察患儿眼部病变特征、全身合并疾病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眼底正常258例516只眼(58.9%,258/438);CMVR 180例291只眼(41.1%,180/438),其中双眼、单眼分别为111 (61.7%,111/180)、69 (38.3%,69/180)例。CMVR 291只眼中,颗粒型281只眼(96.6%,281/291),眼底表现为黄白色点片状混浊病灶和(或)视网膜片状出血;暴发型10只眼(3.4%,10/291),眼底呈典型"奶酪番茄酱样"及血管白鞘样改变。180例CMVR患儿中,给予全身静脉滴注和(或)口服更昔洛韦治疗72例118只眼;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5例10只眼,均为暴发型CMVR。末次随访时,眼底病变显著消退61例100只眼;存在陈旧性病灶或视网膜色素不均11例18只眼。未治疗108例。结论婴儿CMV感染眼底表现最常见为颗粒型CMVR;暴发型CMVR病情较重,及时抗病毒治疗后病变可显著消退。

  • 标签: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时武汉市及其周边城市癫痫患者的心理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2月23日至3月5日对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癫痫中心的570例癫痫患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人口学特征、癫痫发作情况),评估量表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患者健康问卷-9、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癫痫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癫痫发作情况、COVID-19疫情的感知威胁与精神共患病(抑郁、焦虑和失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应答率63.51%,362/570),分别有34例(9.4%)、47例(13.0%)、71例(19.6%)癫痫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失眠。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OR=3.395,95%CI 1.561~7.384,P=0.002)、疫情期间主观生活质量差(OR=10.753,95%CI 1.938~59.654,P=0.024)、中等及以上担心疫情对癫痫造成影响(OR=3.077,95%CI 1.382~6.853,P=0.006)的患者更易焦虑;疫情期间主观生活质量差(OR=6.188,95%CI 1.317~29.079,P=0.021)的患者更易抑郁;有子女(OR=3.090,95%CI 1.759~5.431,P<0.001)、有COVID-19相关症状(OR=3.609,95%CI 1.674~7.778,P=0.001)、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2次/月(OR=1.907,95%CI 1.017~3.575,P=0.044)和中等及以上程度担心癫痫再次发作(OR=2.555,95%CI 1.370~4.764,P=0.003)的患者更易失眠。结论在COVID-19疫情期间,部分癫痫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失眠。主观生活质量差、疫情前癫痫发作频率高、过度担心疫情对癫痫造成影响和过度担心癫痫发作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失眠。

  • 标签: 癫痫 焦虑 抑郁 睡眠 COVID-1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效果较佳,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病毒性脑炎 FMA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全面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01-2023.12所接收的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全面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与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全面护理干预实施的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剂规范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以及制定出一套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总结药剂在临床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监控药物安全使用的管理措施。结果药剂通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加强了药物管理、保证药品质量、遵守用药原则,增强法律意识、加强健康宣教,增强患者依从行为等方面进行全程管理,确保用药安全。结论药剂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受到重视。

  • 标签: 药剂科 临床用药 安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甘肃省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暴露场所、发现方式、感染来源等。采用Excel 2016、SPSS 22、ArcGIS 1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11月25日,甘肃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46例,疫情波及5个市10个县(区),流行过程可分为输入病例期、输入-本地病例期和本地病例期3个阶段。年龄分布为1~87岁,其中18~59岁占59.59%(87/146)。男女性别比为1∶1.12(69/77);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17.12%,25/146)、离退人员(15.75%,23/146)、学生(13.70%,20/146)、家务及待业人员(12.33%,18/146)为主。3个阶段中,18~59岁年龄段病例比例分别为44.44%、54.41%、70.00%,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24,P<0.001)。3个阶段中,潜伏期有所缩短;重型/危重型病例比例分别占33.33%(6/18)、19.12%(13/68)、3.33%(2/60),呈下降趋势;社区筛查(25.34%,37/146)和密切接触者(密接)排查是发现病例的主要方式,密接排查在3个阶段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00%(9/18)、66.18%(45/68)和86.67%(52/60);疫情具有明显的密闭场所聚集性,暴露方式以共同生活(24.66%)、同工/学习(11.64%)、同乘交通工具(9.59%)和共同就餐(9.59%)为主。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引起、由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流行疫情,主要通过旅游、同乘交通工具、聚餐、居家接触等进行传播。疫情流行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病例表现临床症状不明显和潜伏期缩短的特点,感染以≥18岁人群为主。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切口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的护理方法。方法100例切口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术中护理。结果患者护理之后,紧张情绪消除,手术仪器有着完善的保养,手术获取成功。结论切口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患者护理中,手术室护士更要做好积极主动的配合,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小切口超声乳化 白内障 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100-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截至2020年2月19日24时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1 265例确诊病例(包括地区分布,重症及死亡例数),及其中整理汇总的河南省各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布的1 0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详情(含有详细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1 079例患者中男性573例(53.2%),女性505例(46.8%),男∶女为1.14∶1;高发年龄集中在36~59岁(553例,51.3%),平均年龄为46(四分位间距为24)岁;515例(47.7%)有武汉居住、旅游、经商或火车在武汉短暂停留史,382例(35.4%)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 265例患者中重症病例72例(5.7%),病死率为1.5%;河南省信阳市(269例,21.26%)、郑州市(156例,12.33%)、南阳市(155例,12.25%)、驻马店(139例,10.99%)最多,其次是商丘(91例,7.19%)、周口(76例,6.01%);其中605例患者中发热有553例(91.4%),乏力44例(7.3%),咳嗽110例(18.2%),咳痰19例(3.1%),畏寒6例(1.0%),寒颤7例(1.2%),流涕21例(3.5%),鼻塞8例(1.3%),咽干咽痛24例(4.0%),头痛21例(3.5%),前胸疼痛6例(1.0%),气促18例(3.0%),消化系统症状者21例(3.5%);死亡病例年龄在33~86岁,平均年龄为72(四分位间距为17)岁;男性7例(63.6%),女性4例(36.4%)。结论河南省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且与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存在家族聚集性发病现象;新增病例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亡病例以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居多。

  • 标签: 河南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乙肝病毒大蛋白(LHBs)、乙肝病毒DNA以及乙肝两对半(HBV M),探讨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  共检测357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LHBs和乙肝两对半采用酶免法, 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结果 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29; HBeAg阳性的175份标本中,HBV DNA的阳性率(97.2%)与LHBs的阳性率(94.3%)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HBeAg阴性的182份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与HBV DNA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可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 标签: 乙肝病毒大蛋白   乙肝两对半  HBV DNA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乙肝病毒大蛋白(LHBs)、乙肝病毒DNA以及乙肝两对半(HBV M),探讨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  共检测357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LHBs和乙肝两对半采用酶免法, 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结果 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29; HBeAg阳性的175份标本中,HBV DNA的阳性率(97.2%)与LHBs的阳性率(94.3%)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HBeAg阴性的182份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与HBV DNA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可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 标签: 乙肝病毒大蛋白   乙肝两对半  HBV DN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恢复期血浆治疗在重型及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集出院2周后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浆200~400 mL,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及抗体检测后,输注于16例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观察患者输注血浆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血浆输注总量、平均抗体浓度、抗体输注总量及输注血浆前后1 d和3 d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及乳酸(Lac)的变化率。结果①患者特征:16例患者中有5例(31.25%)为重型,11例(68.75%)为危重型;62.50%(10/16)的病例存在基础疾病;危重型患者中有创呼吸机使用比例为90.91%(10/11),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使用比例为45.46%(5/11)。②恢复期血浆抗体浓度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本研究中输注的恢复期血浆抗体浓度在10.93~114.70 kAU/L,平均(56.44±39.40) kAU/L。有10例患者在恢复期血浆输注前2019-nCoV核酸检测呈持续阳性(可统计核酸转阴时间),其中8例患者在输注血浆后2~8 d核酸转阴,且重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危重型明显缩短〔2(2~3)d比5(3~8)d,P=0.036〕;2例危重型患者输注的血浆抗体浓度较低,病毒未转阴,分别在血浆输注后3 d和6 d死亡。③实验室检测指标:恢复期血浆输注前后1 d WBC的变化率(0.81±0.28比1.00)、NEU的变化率(0.75±0.33比1.00)均明显降低(均P<0.05),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患者的CRP水平在输注后1 d下降至输注前的约63%(P=0.017)。未观察到恢复期血浆输注过程中及输注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多数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患者2019-nCoV核酸转阴时间在输注后2~8 d,且重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危重型更短;恢复期血浆治疗可降低患者CRP水平,治疗期间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事件。恢复期血浆抗体水平可能是影响输注后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之一,检测并筛选高滴度的恢复期血浆,并早期应用于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有望提高恢复期血浆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恢复期血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和抗体浓度 核酸转阴时间 C -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后的预后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95例患者,其中72例应用DAA获得SVR,23例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在3~71个月的随访结束时,DAA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肝硬度测定值均较入组时改善[42(23,61) U/L比18(13,28) U/L,54(37,75) U/L比23(18,28) U/L,39(33,42) g/L比45(41,48) g/L,26(18,37) kPa比15(11,26) kPa,Z=-6.005、-7.008、-6.057、-3.162,均P<0.01],但DAA治疗组与未行抗病毒治疗组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12%(9/72)比17%(4/23)]、病死率[3%(2/72)比13%(3/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DAA治疗和未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细胞癌累积发生率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细胞癌患者与未发生肝细胞癌患者年龄[(60.3±3.6)岁比(54.4±9.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8,P<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DAA治疗后,6例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中4例患糖尿病,未发生肝细胞癌的患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7%(7/42),发生肝细胞癌较未发生肝细胞癌者空腹血糖更高[(7.3±1.9) mmol/L比(5.9±1.1)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30,t=-2.442,P=0.019、0.019)。结论DAA可以显著改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但未发现可以改善其近期肝细胞癌发生率、病死率;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可能为代偿期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丙型肝炎,慢性 肝硬化 癌,肝细胞 直接抗病毒药物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儿色素失禁症(IP)患儿的眼部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0~3月龄婴儿IP患儿18例3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眼底检查。行基因检测9例。根据眼底病变程度选择是否行视网膜激光光凝(LIO)、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0.25 mg/0.025 ml)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4~43个月。观察患儿眼部临床特征和疗效。结果18例患儿中,男性1例,女性17例;首诊年龄(1.2±1.0)个月(2 d~3个月)。均有典型的皮肤改变。合并神经系统异常4例;牙齿异常10例;瘢痕性脱发4例。行基因检测的9例中,IKBKG基因第4~10外显子缺失5例;IKBKG基因第9号外显子发生c.1124delT杂合突变1例。18例36只眼中,IP相关眼部病变13例21只眼(58.3%,21/36),均为视网膜病变。双眼病变不对称9例(69.2%,9/13)。21只眼中,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沉着3只眼(14.3%,3/21);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18只眼(85.7%,18/21)。36只眼中,接受治疗8只眼。其中,LIO治疗4只眼;IVC治疗3只眼;IVC联合LIO治疗1只眼。治疗后患眼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视网膜全脱离1只眼,因监护人拒绝而未行手术治疗,随访过程中出现知觉性外斜视,眼球萎缩。结论IP相关眼部病变发病早,以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为主;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婴儿 色素失调症 视网膜疾病 疾病特征 激光凝固术 玻璃体内注射 血管生成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确定及医学观察情况,为疫情防控策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一般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对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确定确诊病例。结果1 665名密切接触者中在医学观察期发病的有10例,占全市所有确诊病例的30.30%,10例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多为确诊病例近亲属,与确诊病例最晚接触时间最长为8 d,最短为0 d。10例密切接触者病例构成了6起家族聚集性疫情。结论在COVID-19防控工作中,某市积极追踪确诊病例传播证据链,及时确定密切接触者,将确诊病例发病前14 d接触人群纳入密切接触者管理,在控制疫情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全市近1/3的病例在医学观察期发病,做到了传染源有效管控和切断传播途径,及时阻止了聚集性疫情的扩散传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医学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在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年1至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CP确诊患者共计116例为疾病组,非NCP人群包含非NCP住院患者84例和健康体检者50名,共计134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浓度。2019-nCoV IgM、IgG抗体单项检测及其联合检测3种方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采用χ2检验;NCP患者2019-nCoV核酸转阴前后其IgM、IgG抗体阳性率和浓度的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NCP患者病程中2019-nCoV抗体浓度变化趋势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2019-nCoV IgG的敏感度(90.5%,105/116)高于2019-nCoV IgM(75.9%,88/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5);2019-nCoV IgG的特异度(99.3%,133/134)高于2019-nCoV IgM(94.0%,126/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2019-nCoV IgM联合IgG后的敏感度(89.7%,87/97)高于2019-nCoV I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5);2019-nCoV IgM联合IgG后的特异度(100%,125/125)高于2019-nCoV Ig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0,P<0.05)。在2019-nCoV核酸转阴后血清2019-nCoV IgM抗体阳性率(9/17)及浓度[13.0(4.9,24.7)AU/ml]均显著低于核酸转阴前IgM抗体阳性率(15/17)和浓度[29.5(14.0,61.3)AU/ml](χ2=5.10,Z=-3.195,P均<0.05)。在NCP病程中,从确诊第1天到每隔3天留取患者血清标本,共留取3次。第1次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浓度[分别为19.4(12.4,63.7)AU/ml,105.8(74.8,126.1)AU/ml]均显著高于第2次的浓度[15.8(7.1,40.3)AU/ml,80.5(66.7,105.9)AU/ml](Z分别为-2.897、-3.179,P均<0.05)。结论2019-nCoV IgG抗体用于诊断NCP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2019-nCoV IgM抗体浓度与2019-nCoV核酸检出有一定的关联性;2019-nCoV IgM和IgG抗体联合2019-nCoV核酸检测可能是目前诊断NCP最佳实验室指标。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肺炎,病毒性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核酸类 敏感性与特异性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