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宽颈动脉合并载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内宽颈动脉合并载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5~76(61.07±10.43)岁;8例为破裂动脉,6例为未破裂动脉。术前载段血管狭窄率为70%~90%,中位数为70%。根据载段血管狭窄与动脉的解剖位置关系分型为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闭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采用先处理载段血管狭窄再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的治疗方法,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栓塞程度RaymondⅠ级12个、Ⅱ级2个,术后载血管残余狭窄率20%~30%,中位数为25%。术后3个月14例患者mRS评分0分12例、2分1例、3分1例。11例患者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45(6~10)个月,DSA示Raymond Ⅰ级10例、RaymondⅡ级1例,11例患者均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情况。结论内宽颈动脉合并载血管重度狭窄病变复杂,采用先处理载段血管狭窄再进行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还需大样本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放射学,介入性 载瘤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2015年2月至2019年7月应用FD(Pipeline+Tubridge)治疗的内大型(最大径≥10 mm)未破裂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2例(95个动脉)。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标准评价临床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闭塞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术后6个月动脉完全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患者95个动脉共置入101枚FD,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3%(4/92),其中缺血性1例,出血性2例(死亡1例),术后出现烦躁等症状1例。7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1~5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 0分70例,1分5例,2分、3分各1例。55例患者(56个动脉)行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6(3~29)个月,动脉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40个(71.4%,40/56),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1%(4/56)。52例患者(53个动脉)6个月随访时动脉完全闭塞34个(64.2%,34/53),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为7.5%(4/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联合弹簧圈填塞是术后6个月时动脉完全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8.98, 95% CI:1.87~43.22 ,P=0.006)。结论FD治疗内大型未破裂动脉的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应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联合弹簧圈填塞可促进动脉完全闭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大型 血流导向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EO Baby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内宽颈动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21例内宽颈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共23个动脉,其中5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2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3个位于M2段、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所有动脉的颈体比均>1/2。其中,22个动脉采用单纯LEO Baby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另1个采用Y形支架(LEO Baby + Neuroform EZ)栓塞。术后即刻行血管造影检查,以判断动脉闭塞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评估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以判断患者预后,其中≤2分为预后良好;术后6~8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判断动脉闭塞和支架内血流通畅情况。结果21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18个(78.3%)动脉为Raymond Ⅰ级,3个(13.0%)为Ⅱ级,2个(8.7%)为Ⅲ级。2例(9.5%,2/21)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因重度肺部感染死亡;另1例因迟发性血管痉挛导致脑梗死,出院时mRS为3分。20例患者术后3个月均行mRS,其中1例为1分、1例为2分,余18例均为0分;预后均良好。16例患者的17个动脉获得DSA随访,随访时间为(6.4±0.7)个月(6~8个月),其中15个为术后即刻Raymond Ⅰ级,显示闭塞完全;另2个分别为术后即刻Raymond Ⅱ、Ⅲ级,均未见颈、腔进一步增长。所有动脉均未出现支架内狭窄或迟发性血栓形成事件。结论初步推测LEO Baby支架应用于具有小直径载动脉的内宽颈动脉栓塞中是安全、有效的;同时为内位于血管分叉部和血管远端的动脉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宽颈 LEO Baby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内段夹层动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应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和Tubridge)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内段夹层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例(25个动脉)患者。对手术过程、围手术并发症、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的闭塞情况。结果25例未破裂椎动脉内段夹层动脉患者共使用26枚血流导向装置,其中16例使用Pipeline 16枚,9例使用Tubridge 10枚;血流导向装置结合弹簧圈2例;单纯置入1枚血流导向装置24例,置入2枚血流导向装置1例。术后所有血流导向装置均完全覆盖病变且贴壁良好,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腔内对比剂均滞留。25例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个月(3~39个月),其中mRS 0分19例,1分6例;1例术后8个月尾状核出血破入脑室,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中19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3~29个月),OKM分级D级11例,C级2例,B级6例,无动脉复发。结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内段夹层动脉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但长期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椎动脉 血管内操作 血流导向装置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联合弹簧圈治疗的5例内破裂动脉(5个动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5例患者治疗均成功。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完全闭塞[O′Kelly-Marotta(OKM)分级D级]3个,颈残留(OKM分级C1级)1个,体部分残留(OKM分级B1级)1个;5个动脉破裂口均完全不显影。术后均未出现新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术后随访4~6个月。5例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为0分;影像学随访5例患者的动脉均完全闭塞,载动脉通畅、无狭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第2代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 Flex)治疗内复杂动脉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应用PED Flex治疗内复杂动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闭塞情况。结果131例患者共应用144枚PED Flex治疗159个动脉,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07个动脉采用单纯支架置入,52个动脉结合弹簧圈填塞。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1%(4/131),其中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31),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8%(1/131),无死亡病例,出院mRS 0分101例,1分25例,2分4例,4分1例,致残率为0.8%(1/131)。61例患者共80个动脉获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6.0(3~9)个月,动脉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57个,完全闭塞率为71.3%(57/80);支架内狭窄4(6.6%,4/61)例,均无神经系统症状。8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9.0(2~21)个月,mRS 0分78例,1分5例,2分3例,4分1例。结论PED Flex治疗内复杂动脉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较好;术后6个月随访完全闭塞率高,疗效良好。

  • 标签: 血流导向装置 颅内动脉瘤 随访研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 Flex)与第一代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 Classic)在治疗内动脉手术操作参数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应用PED Classic和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应用PED Flex治疗的内动脉患者,PED Classic组53例,PED Flex组118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术中透视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术中透视时间的差异,以χ²检验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ED Classic组53例共治疗73个动脉,PED Flex组118例共治疗146个动脉。PED Classic组手术时间为(159.0±42.0)min,PED Flex组为(121.9±4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2,P<0.001)。PED Classic组术中对比剂用量为(156.4±39.4)ml,PED Flex组为(110.1±3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9,P<0.001)。PED Classic组的术中总透视时间为(34.7±5.7)min,PED Flex组为(22.8±7.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6,P<0.001)。PED Classic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4%,5/53)高于PED Flex组(2.5%,3/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503,P=0.114)。结论应用PED Flex治疗内动脉的安全性好,且同PED Classic相比,其术中操作更为简单,但仍需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放射学,介入性 脑血管重建术 围手术期并发症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
  • 简介:摘要针对内动脉的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弹簧圈发生解旋的情况少见,一旦出现可导致严重的缺血事件。本文报告1例椎动脉内段动脉行血管内栓塞的患者,由于路径严重迂曲,弹簧圈推送困难,术中出现弹簧圈的解旋。通过联合使用球囊和鹅颈抓捕器进行抓取,顺利完成动脉的栓塞,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8个月后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完全闭塞。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内动脉的血管内治疗过程中,弹簧圈发生解旋的情况少见,一旦出现可导致严重的缺血事件。本文报告1例椎动脉内段动脉行血管内栓塞的患者,由于路径严重迂曲,弹簧圈推送困难,术中出现弹簧圈的解旋。通过联合使用球囊和鹅颈抓捕器进行抓取,顺利完成动脉的栓塞,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8个月后复查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动脉完全闭塞。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未破裂动脉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应用FD治疗的256例内未破裂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256例患者共337个动脉。患者术前均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其中170例(66.4%)有较高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在FD释放时或释放后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简称替罗非班组);86例(33.6%)患者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简称常规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动脉的最大径、位置、形态、是否应用弹簧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所应用的支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6例患者的337个动脉均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100%。FD均完全覆盖颈且贴壁良好,载动脉通畅。术后有3.1%(8/256)的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1.2%(2/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7.0%(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256)的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0.6%(1/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2.3%(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m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采用FD治疗内未破裂动脉的患者,在传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且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手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未破裂动脉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应用FD治疗的256例内未破裂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256例患者共337个动脉。患者术前均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其中170例(66.4%)有较高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在FD释放时或释放后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简称替罗非班组);86例(33.6%)患者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简称常规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动脉的最大径、位置、形态、是否应用弹簧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所应用的支架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6例患者的337个动脉均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100%。FD均完全覆盖颈且贴壁良好,载动脉通畅。术后有3.1%(8/256)的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1.2%(2/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7.0%(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256)的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其中替罗非班组的发生率为0.6%(1/170),常规治疗组的发生率为2.3%(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和末次随访时的m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采用FD治疗内未破裂动脉的患者,在传统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于术中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且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手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T1加权序列可变反转角度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 T1-SPACE)结合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 MRA)在内动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因内动脉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均为宽颈动脉。术后6~10个月所有患者均行3D-TOF MRA、3D T1-SPACE序列MR扫描和DSA检查。分别使用3D-TOF MRA和DSA以Raymond分级法评价腔栓塞情况,使用3D-TOF MRA和3D T1-SPACE序列以4分法评价载动脉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采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栓塞程度分级和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以DSA为金标准,计算3D-TOF MRA评估动脉残留的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术后6~10个月随访,对于动脉闭塞情况,DSA造影显示Raymond 1级23例,2级1例,3级1例;3D-TOF MRA 1级21例,2级3例,3级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7,P=0.577),其中有4例患者两种评估方法结果不一致。对于载动脉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显示,3D-TOF MRA评分3分14例,2分8例,1分3例;3D T1-SPACE序列25例均为4分,3D T1-SPACE优于3D-TOF MRA(Z=-4.484,P<0.001)。以DSA为金标准,3D-TOF MRA结合原图像评估动脉栓塞情况的特异度为86.9%(20/23),准确率为84.0% (21/25)。结论3.0 T MR 3D T1-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管腔,能准确判断支架内血管的通畅情况,3D-TOF MRA可充分评估动脉腔有无残留。将上述两种MRI血管成像技术相结合,可用于动脉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的随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栓塞,治疗性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T1加权序列可变翻转角度快速自旋回波(3D T1-SPACE)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内动脉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由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应用Pipeline Flex FD行血流重建术后的内动脉患者,共20例(25个内动脉)。所有患者随访时均行3.0 T 3D T1-SPACE序列、3D-TOF 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价动脉腔的闭塞情况,采用4分法评价支架内的管腔显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0±0.8)个月(4~7个月)完成随访,随访中DSA评估结果显示,OKM分级D级18个,C级2个,B级5个;3D-TOF MRA结合源图像评估结果显示,OKM分级D级19个,C级2个,B级4个。3D-TOF MRA与DSA OKM分级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8.0%(22/25)。20例患者共使用23枚Pipeline Flex FD,以DSA为金标准(均为4分),3D-TOF MRA评价结果显示,3分的16枚,2分的6枚,1分的1枚,无一枚与DSA结果完全符合;而使用3D T1-SPACE技术的评价结果为4分的21枚,3分的2枚。3D T1-SPACE与DSA的总体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初步观察结果显示,与DSA比较,FD治疗内动脉术后3D-TOF MRA能较好地评估动脉腔的闭塞情况,3D T1-SPACE序列显示支架内管腔较清晰。两种序列可联合用于FD治疗内动脉术后的随访。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成像 随访研究 血流导向装置
  • 简介:摘要脊髓动脉罕见,临床上易被误诊及延误治疗。2020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胸段脊髓前动脉动脉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慢性闭塞,脊髓前动脉逆向代偿内双侧供血。采用弹簧圈栓塞脊髓前动脉动脉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动脉罕见,临床上易被误诊及延误治疗。2020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胸段脊髓前动脉动脉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该患者双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慢性闭塞,脊髓前动脉逆向代偿内双侧供血。采用弹簧圈栓塞脊髓前动脉动脉后,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