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禁欲时间对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男科的正常育前检查、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人群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禁欲时间(分别为禁欲2 d、3 d、4 d、5 d、6 d、7 d)对少精子症(n=5127)、弱精子症(n=4003)和正常对照男性(n=4529)精液参数的影响,观察不同组别男性的精子浓度、前向精子百分比、活动精子总数(total motile sperm count,TMSC)等参数随禁欲时间的变化。结果正常育前检查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3±1.2)mL升至(4.1±1.3)mL(r=0.167,P<0.001),精子浓度从(89.0±60.9)×106/mL升至(125.2±82.3)×106/mL(r=0.181,P<0.001),精子总数从(273.2±169.8)×106/次升至(473.5±193.7)×106/次(r=0.310,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从62.1%±13.0%降至59.5%±13.3%(r=-0.057,P<0.001),存活率从80.6%±8.5%降至79.0%±9.1%(r=-0.048,P<0.001)。少精子症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1±1.4)mL升至(3.9±1.6)mL(r=0.171,P<0.001),精子浓度从(10.3±5.5)×106/mL降至(8.7±4.3)×106/mL(r=-0.043,P<0.001),精子总数从(29.0±17.1)×106/次升至(38.6±19.8)×106/次(r=0.285,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从41.1%±17.0%降至35.1%±17.3%(r=-0.141,P<0.001),存活率从71.1%±12.3%降至63.1%±16.6%(r=-0.225,P<0.001),禁欲2 d时精子浓度和前向精子百分比达峰值。弱精子症组随禁欲时间延长,精液体积从(3.1±1.4)mL升至(3.8±1.9)mL(r=0.197,P<0.001),精子浓度从(35.1±30.5)×106/mL升至(49.7±31.9)×106/mL(r=0.071,P<0.001),精子总数从(109.1±82.3)×106/次升至(170.1±99.3)×106/次(r=0.394,P<0.001),存活率从59.6%±16.4%降至54.0%±16.4%(r=-0.081,P<0.001),前向精子百分比、圆细胞浓度与禁欲时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TMSC(r=0.119,P<0.001)随禁欲时间延长而增高。结论延长禁欲时间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少精子症患者、弱精子症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的精液体积和精子总数,并使精子存活率降低。少精子症患者缩短禁欲时间可得到精子浓度、前向精子百分比、存活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较高的精子,但TMSC并未显著增加;弱精子症患者通过延长禁欲时间能得到浓度、TMSC较高的精子,但前向精子百分比并未显著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现状及其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分析自2013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类精子库进行自体精液保存的8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据患者年龄将患者分为13~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5个年龄段,比较其支原体感染情况;据患者婚姻状况将患者分为已婚及未婚,比较其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①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例数为167例,阳性率19.65%。各年龄段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以>50岁阳性率最高[35.29%(6/17)],其次为31~40岁年龄段[26.23%(80/307)],支原体感染率最低的年龄段为13~20岁[2.86%(2/70)];已婚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率[23.51%(91/387)]明显高于未婚人群[16.41%(76/463)](P=0.009)。②167名支原体阳性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其次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强力霉素及克拉霉素;对环丙沙星耐药性最高,其次为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及氧氟沙星。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最强,且不同年份间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体精液保存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已婚患者及育龄期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建议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进行自体精液保存前应治疗,转阴后再进行精子冻存,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反应。
简介:摘要圆头精子症是一种罕见的畸形精子症,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约占0.1%,是诉诸第二代试管婴儿[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病症之一。圆头精子症的精子头部呈圆形、顶体缺陷,其特征还包括颈部异常和尾部弯曲,这源于精子发生过程出现了异常(顶体形成异常、线粒体及微管排列紊乱、核染色质浓缩延长异常等)。圆头精子症发病具有家族集中倾向。目前已证实5个人类基因和17个小鼠基因与圆头精子症的发生相关。相比传统ICSI技术,结合人工卵子激活(AOA)的ICSI技术对圆头精子症更有效。本文对圆头精子的发现、认识及定义、形态学特征及超微结构、相关基因及发病机制、辅助生殖结局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及讨论。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NSM)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84例早期原发性乳腺癌并接受NAC的NSM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使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M生存曲线评估术后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影响NSM术后患者DFS和OPS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局部复发8例,远处转移6例,术后5年DFS为83.3%,OS为91.7%。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乳晕距离(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最大径、TND、腋窝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及Her-2阳性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状态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情况同时影响患者术后DFS和OS,术前系统、精准地评估并妥善处理特殊腋窝淋巴结可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