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患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低病毒血症(low level viremia,LLV)对其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门诊接受ART≥1年且存在LLV的HIV感染/艾滋病患者(LLV组),根据性别、年龄、传播途径1∶1匹配血浆HIV-1 RNA<50拷贝/mL的患者为对照组(抑制组)。根据病毒载量将LLV组分成3个亚组,其中LLV-1亚组指HIV-1 RNA为50~200拷贝/mL,LLV-2亚组指HIV-1 RNA为201~400拷贝/mL,LLV-3亚组指HIV-1 RNA为401~1 000拷贝/mL。分析LLV对后续3年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和χ2检验。结果LLV组共纳入137例患者,其中男111例,女26例,年龄为(39.5±13.5)岁。同时抑制组纳入137例患者。LLV-1、LLV-2和LLV-3亚组分别为93、25和19例。LLV组和抑制组ART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年,LLV组累计发生病毒学失败患者比例[7.3%(10/137)]高于抑制组[1.5%(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8,P=0.018);LLV-1、LLV-2和LLV-3亚组分别有8例(8.6%)、2例(8.0%)和0例发生病毒学失败,各亚组病毒学失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V组和抑制组在随访1、2、3年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LV组在随访1、2、3年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均低于抑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83、-2.094、-2.312,均P<0.05)。LLV-1、LLV-2和LLV-3亚组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随访1、2、3年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RT超过1年存在LLV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更易发生病毒学失败,且免疫功能恢复减慢,提示需对其尽早给予干预。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后母婴传播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儿的抗体转阴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以2019年10月至1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科门诊接受随访的106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比较ART前后,抗-HIV转阴与抗-HIV阳性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和HIV RNA。结果106例患儿中,男65例(61.32%),女41例(38.68%),年龄为(8.9±4.7)岁。ART后,3例(2.83%)患儿抗-HIV转阴,103例(97.17%)抗-HIV阳性。3例抗-HIV转阴患儿均为男性,且均在6月龄前开始接受ART。抗-HIV转阴患儿与抗-HIV阳性患儿抗病毒治疗时长分别为4.67(4.19,4.70)年和5.17(3.96,9.01)年,开始ART时年龄分别为1.38(1.36,2.32)月龄和51.14(15.90,73.40)月龄。ART前和ART后目前情况,抗-HIV转阴患儿的CD3+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3 376(2 772,4 813)/μL和2 275(2 122,2 944)/μL、2 457(1 792,2 869)/μL和1 279(1 123,1 640)/μL、0.26(0.24,0.32)和0.37(0.35,0.38)、1.21(0.76,2.01)和1.35(1.25,1.40),分别高于抗-HIV阳性患儿的2 156(1 351,3 163)/μL和1 885(1 468,2 455)/μL、443(167,956)/μL和751(544,977)/μL、0.22(0.18,0.37)和0.27(0.22,0.32)、0.31(0.13,0.50)和0.76(0.53,0.98)。ART前,抗-HIV转阴患儿和抗-HIV阳性患儿的HIV RNA分别为5.73(5.62,5.87) lg拷贝/mL和5.33(4.71,5.75) lg拷贝/mL;ART后,3例抗-HIV转阴患儿HIV RNA均低于检测下限,77.67%(80/103)的抗-HIV阳性患儿HIV RNA低于检测下限。结论经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患儿早期接受ART,可能出现抗-HIV转阴。及早诊断新生儿HIV感染,尽早给予ART,有助于其病毒学抑制和免疫功能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共34例(其中32例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另外2名为无症状感染患者),选取时间开始于2020年1月25日,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制定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医务人员生活区隔离观察及健康监测制度、行政后勤人员疾病症状监测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采用统计学分析预防和控制效果。结果:对比对不同职业人员防护知识培训效果,结果显示培训前后合格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不同人群的疾病症状监测状况,结果显示一线医务人员出现疾病症状与行政后勤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可实现“零感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患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后病毒学、免疫学及肝纤维化指标长期变化特征。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DAAs结束治疗后144周随访期间病毒学应答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APRI评分及FIB-4指数)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共10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87例(87.5%),年龄中位数44岁,DAAs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达97.6%,整个随访过程SVR至少95.9%。与基线相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结束后12周(Z = -2.283,P = 0.022)、24周(Z = -3.538,P < 0.001)、48周(Z = -3.297,P = 0.001)、96周(Z = -3.562,P < 0.001)以及144周(Z = -2.842,P = 0.004)均显著升高。DAAs治疗第4周时,APRI评分(Z = -6.394,P < 0.001)和FIB-4指数(Z = -2.528,P = 0.011)即较基线显著下降,之后它们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未进一步下降。结论HIV/HCV合并感染者经DAAs治疗后可长期保持较高SVR,获得良好免疫重建,并明显改善肝纤维化。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工作人员普遍易感的特点,需要加强定点收治医院的感染管理应急防控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出现。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32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及2名无症状感染者期间,针对院区内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合理的感染管理应急防控,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27名医护人员、60名后勤人员与320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未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感染发生率为0.00%。结论 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率高、危害性较大,通过培训、督导、监督工作,可以保证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交叉感染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