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程度与胆囊结石、泌尿系结石患病率的相关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住院的2 47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每例受试者均接受体格检查、生化检测、腹部B超检查。总人群按照腰臀比的四分位数分为4组,使用方差分析各组间基线资料差异。χ2检验分析各组间胆囊结石及泌尿系结石患病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在胆囊结石组中,随着腰臀比四分位数的增加,患病率由2.4%(15/625)增加至12.5%(77/618)。胆囊结石患病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胆囊结石组,T2DM患者中位于腰臀比第4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第1四分位数的患者,其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显著增加(OR=3.78,95%CI 1.16~12.30,P=0.027)。在肾结石组,随着腰臀比四分位数的增加,患病率由2.4%增加至6.8%。在校正除体质指数外其他可能混杂因素后,T2DM患者中位于腰臀比第4四分位数的患者相比第1四分位数的患者,其患肾结石风险显著增加(OR=5.34,95%CI 1.14~25.01,P=0.033)。但进一步校正体质指数后,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2DM患者腹型肥胖程度与胆囊结石患病风险增加存在显著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腺病毒(HADV)2、3和7型的流行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呼吸道感染于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25 686例,采集其深部痰液或鼻咽吸取物,使用多重PCR检测13种临床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并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采用随机数法选取的510份HADV阳性标本进行2、3和7型的分型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HADV阳性检出率为7.99%(2 052/25 686),3~<6岁年龄组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1.44%),2019年HAD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10.64%)。510份HADV阳性样本中,3型构成比最高(31.16%),其次为7型(21.37%)和2型(11.18%)。2019年HADV2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2018年和2020年(χ2=8.954和16.354,P=0.003和<0.01),而3型的阳性检出率则明显高于2018年和2020年(χ2=5.248和4.811,P=0.022和0.028)。HADV 2型在冬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3型在春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秋、冬季明显升高;7型在秋季的阳性检出率最低,冬季明显升高。HAD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率为43.33%(221/510),其中HADV 3型的混合检出率最高(47.32%),且2、3和7型的混合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单独检出率(χ2=20.438,P<0.01;χ2=42.105,P<0.01;χ2=27.573,P<0.01)。HADV 7型(15.89%)阳性患儿中重症肺炎的构成比高于非7型(8.23%)阳性患儿(χ2=5.260,P=0.022)。结论HADV是2018—202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易感人群为3~6岁学龄前儿童,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3型和7型可能是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别,7型可能是儿童重症肺炎危险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通过统计学方法,回顾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合并骨质疏松组(实验组)与2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组(对照组)分为两组。结果:实验组的患者中2型糖尿病病程长,高龄、体重指数低、空腹胰岛素低、高糖化血红蛋白(P<0.05)骨质疏松高发。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患者的年龄、雌二醇、睾丸、HbAlc、FPG、FSH、体重、空腹胰岛素、高糖化血红蛋白均为二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实验组患者的sBAP、sOC、sCTx、uNTx/C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2型糖尿病的病程长、高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高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T值、Z值、BMD值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3种克隆抗体染色一致性、相关性,为逐步规范IHC法各种抗体检测PD-L1表达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制作成组织芯片。3种克隆抗体(Dako公司22C3,Roche公司Ventana SP142 和SP263)检测肿瘤细胞中PD-L1表达,判读并对比3种抗体染色结果;抗体间互换cut-off值、筛定公共cut-off值,分别判读染色结果并计算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对抗体一致性、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抗体均获得了良好的染色结果,定位准确、背景清晰,其中抗体SP263、22C3 PD-L1阳性染色结果均高于SP142染色结果。SP263与22C3抗体相关性较好(Kappa=0.828,P<0.01);SP142与SP263(Kappa=0.570,P<0.01)和22C3(Kappa=0.722,P<0.01)抗体间有一定相关性。5%可作为判读公共cut-off值,此时3种抗体的PD-L1表达差异最小,一致性较高。3种抗体互换判读cut-off值时,22C3和SP263 抗体间PD-L1表达一致率为95%,一致性较高。结论3种抗体均能检测肿瘤细胞中PD-L1,22C3和SP263 抗体间一致性较高。5%或许可以作为3种抗体PD-L1判读共用cut-off值。提示不同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中PD-L1染色结果有交换的可能,有助于各种PD-L1抗体及检测平台的合理使用,意味着在未来的临床用药筛选上将加大实用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2014年至2018年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HIV-1感染者880例,采集其血浆标本,使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区的蛋白酶及反转录酶区,获得的扩增序列与耐药数据库对比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分析。采用病毒基因分型工具软件分析HIV-1亚型分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880例患者中,血浆HIV-1病毒载量为(4.12±0.63) lg拷贝/mL;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51±124)/μL;抗病毒治疗中位时间为26个月。亚型分析中,重组型( 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01-AE亚型在HIV-1亚型中占比最大,为38.9%(342/880),CRF07-BC亚型占28.5%(251/880),B+C亚型占16.2%(143/880)。其中534例患者存在耐药突变,总耐药率为60.7%。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 PI)的耐药率分别为51.0%(449/880)、58.6%(516/880)和1.7%(15/880)。对拉米夫定、恩曲他滨、依非韦仑和奈韦拉平的耐药较为严重,中高度耐药率分别为46.8%(412/880)、46.8%(412/880)、51.3%(451/880)和53.6%(472/880);而对齐多夫定(6.0%,53/880)、依曲韦林(9.0%,79/880)和PI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尚不严重。NRTI最常见的耐药突变位点为M184IV(47.3%)、K65R(22.2%)和K70RE(12.6%);NNRTI为K103NS (25.1%)、V106A(19.7%)和V179DE(14.4%);PI为L10FIV(7.4%)和A71IVT(6.5%)。CRF01-AE亚型的耐药率为69.3%(237/342)高于CRF07-BC亚型的49.8%(125/251)和B+C型的51.0%(73/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6、14.6,均P<0.05)。结论重庆市HIV-1感染者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6个月后,耐药发生率高,以对NNRTI类药物耐药最为多见,其次为NRTI,PI较少耐药。耐药是HIV-1感染者病毒学突破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