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股沟疝使用不同手术方式产生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2.01~2023.01时间阶段中选择60例腹股沟疝患者做样本,平均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使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总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TEP治疗腹股沟疝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手术实施能改善相关指标表现,抑制并发症,综合效果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经皮穿刺与开腹引流术治疗策略,帮助患者达成理想的治疗结局。方法:针对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0年1月,截止为2021年1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开腹引流术,观察组为经皮穿刺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以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益于患者病情逐步好转,减少疾病造成的损伤,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85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采用mPCNL术(mPCNL组),47例患者采用URL术(UR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5 d的结石清除率、术后30 d的结石清除率情况。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大于U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效果方面,mPCNL组术后3~5 d结石清除率[100%(38/38)]明显高于URL组[85.1%(40/47)],术后1个月mPCNL组结石清除率[100%(38/38)]明显高于URL组[93.6%(4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mPCNL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38)、URL组为12.8%(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CNL与URL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均具有良好疗效,而mPCNL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具有更好的结石清除率,可作为一种常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夜分析前禁烟禁酒干预对检验质控工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的160名有烟酒嗜好的男性志愿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各80名,对照组不作任何要求,干预组则要求禁烟禁酒不少于72d,对比两组受试者精液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与a+b精子占比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0.5h时相比,观察组2h、3h时的精子活率明显降低,1h、2h、3h时的a+b精子占比明显降低,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分析前质控环节与因素较为繁杂,标本采集运送以及受试者烟酒嗜好均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检验人员应审慎对待各个环节,确保精液分析参数的可靠性。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2 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进行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两组各 46 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 结果: 对照组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研究组( P < 0.05 );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 P > 0.05 )。 结论: 晚期结肠癌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选择传统手术,观察组选择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分析颅内减压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和昏迷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以及昏迷程度、颅内减压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患者实施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与多点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abdominal plane block, TAPB)在开腹肝脏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开腹肝脏手术的患者60例(手术切口均为经典反"L"型切口),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VB组(TP组)和多点肋缘下TAPB组(TA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术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TP组行双侧T7-T8和T8-T9 TPVB, TA组行双侧肋缘下和经典肋缘与髂前上棘之间的TAPB,共4个阻滞点。记录并比较两组阻滞操作时间,记录切皮前(T0)、切皮后(T1)、上腔静脉阻断时(T2)、肝切除时(T3)、缝皮时(T4)的MAP和心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瑞芬太尼消耗量、术后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即刻(患者拔管苏醒后,可进行正常语言交流)、术后2h、术后6h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记录术后6h内给予阿片类药物的例数、术后第1次给予阿片类药物的时间。结果TA组的阻滞操作时间短于TP组(P<0.05)。两组患者T0时MAP和心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T1、T3、T4时TP组的MAP和心率均低于TA组(P<0.05)。TP组术中瑞芬太尼消耗量、术后PACU停留时间、术后即刻和术后2h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也明显少于TA组(P<0.05),但术后第1次给予阿片类药物的时间,TP组长于TA组(P< 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腹肝脏手术中,TPVB较多点肋缘下TAPB能提供更加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提供更完善的围手术期镇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乳房再造术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对其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结果将275例乳腺癌患者分为接受组和不接受组,其中接受组110例,不接受组165例。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BIBCQ评分和AAQ-Ⅱ评分是乳腺癌患者对乳房再造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对乳房再造术的接受度较低,其影响因素涉及患者年龄、收入、自我形象水平以及经验性回避态度等,提供相关应对策略有助于提高其接受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g)预测131I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66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男28例,女138例,年龄(16.5±3.0)岁]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及131I治疗。131I治疗后6~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据治疗结果分为反应完全(ER)组与反应不完全(非ER)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2组间临床病理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131I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Tg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ER患者61例,非ER患者105例。非ER组sTg水平明显高于ER组[52.5(11.8,259.1)和3.0(1.5,9.7) μg/L;z=6.508,P<0.001];2组患者的年龄、初始危险度分层、N分期、M分期、淋巴结转移比例及131I治疗剂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622和3.000,z=2.678, χ2=11.432和16.299;均P<0.05)。sTg[比值比(OR)=1.156,P=0.002]及131I治疗剂量(OR=0.958,P=0.048)是影响131I治疗效果的独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sTg预测疗效的最佳截断值为16.1 μg/L,灵敏度和特异性为72.4%(76/105)和96.7%(59/61)。结论sTg可预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首次131I治疗效果,sTg≤16.1 μg/L时,获得ER的概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效果。方法: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共取样72例,收治时间2021年06月至2022年06月,抽签分组,37例/组,对照组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试验组应用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对比HSS、VAS评分、 股骨胫骨角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HSS评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股骨胫骨角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膝内翻骨关节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减轻患者疼痛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ESS)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妇科微创技术,术中手术器械及设备经脐部进入腹腔,利用患者脐部皮肤皱褶遮挡手术切口。该术式对施术者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提出新的挑战。为解决由于器械置入部位集中、相互碰撞及"操作三角"丧失导致的TU-LESS操作困难问题,相继研发TU-LESS专用器械,如加长预弯、可变视角腹腔镜镜头等。这样虽然解决了妇科TU-LESS的手术操作技术难题,但是由于专用器械费用昂贵,多为一次性器械,而限制TU-LESS在基层医院妇科临床的广泛开展。采用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器械开展妇科TU-LESS,具有费用低及操作相对容易等优势,而适于基层医院普及,而且既可节约手术成本,又可达到手术切口美观目的。笔者拟就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开展妇科TU-LESS的利弊及其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 将在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进行治疗的 84 例 70 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 84 例高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每组各 42 例。对比两组高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进行客观报告。 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对比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术后满意程度数据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7.1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3.81% (P < 0.05) 。 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高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少,术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