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颅内动脉瘤(MIA)与单发颅内动脉瘤(SI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 082例颅内动脉瘤(I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13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确诊并收治,根据动脉瘤的数量将患者分为MIA组[118例(共269个动脉瘤)]和SIA组(964例)。观察两组动脉瘤的一般特征,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定义为短期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短期预后不良。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自变量以及临床上较为关注的自变量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对MIA组和SIA组的临床资料进行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及短期预后。结果M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1±3.5)mm(0.2~25.0 mm),SIA组动脉瘤的直径为(5.7±3.8)mm(0.9~35.0 mm)。两组性别、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级别、CT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IA组相比,MIA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2.4±11.7)岁、(58.8±11.6)岁,P=0.002]。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饮酒史、吸烟史、原发性高血压的级别、入院CT Fisher分级指标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IA组年龄更大,但SIA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精确匹配0对,模糊匹配118对,共计匹配成功118对。匹配后的两组患者住院时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组比较,MIA组短期预后较好(P=0.008);两组治疗方式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其中MIA组血管内治疗更多。结论与MIA患者比较,SIA患者更易合并原发性高血压3级,但MIA患者的年龄更大,且更倾向于采用血管内治疗,短期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右心室内迹线、波前和心室内相对压的变化规律,为定量评估ASD右心室流场运动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继发孔型ASD患者97例,按照肺动脉高压(PAH)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不伴PAH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30 mmHg]30例,轻度PAH组(PASP 30~50 mmHg)25例、中度PAH组(PASP 50~70 mmHg)22例和重度PAH组(PASP>70 mmHg)20例,同期选取健康志愿者29例为对照组。采用VFM技术分析右心室内迹线和波前的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估各组间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左心室收缩末期偏心指数(LVEIs)、左心室舒张末期偏心指数(LVEI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内压差(IVPDs)、右心室横径(RVTD)、右心房横径(RATD)、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Tei指数,三尖瓣E峰流速、A峰流速、E/A,三尖瓣环速度e、a、e/a以及E/e等参数,对以上参数与IVP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对照组、不伴PAH组与轻度PAH组右心室迹线和波前均显示舒张期能顺利到达心尖顶部;中度和重度PAH组整体呈漩涡状不能顺利到达心尖顶部,血流流动效率随PAH压力升高逐渐减低。②各组间MPA、RVAW、LVEIs、LVEId逐渐增大,LVEF逐渐减小(P<0.05);与对照组和不伴PAH组比较,轻度、中度、重度PAH组RVTD、RATD逐渐增大(P<0.05),Tei指数、E/e逐渐增大,TAPSE、RVFAC、E、E/A、e、e/a逐渐减小(P<0.05)。③与对照组和不伴PAH组比较,轻度、中度、重度PAH组IVPDs逐渐降低(P<0.05),IVPDs峰值均出现在快速充盈期。④IVPDs分别与TAPSE、RVFAC、E、e呈正相关(r=0.848、0.735、0.915、0.822,均P<0.05),与Tei指数、E/e呈负相关(r=-0.711、-0.905,均P<0.05)。结论迹线、波前以及相对压成像可为定量评估ASD右心室血流流场变化、PAH压力大小及右心功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05靶向调控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对结直肠癌细胞乳酸水平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集的280例结直肠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205和MCT1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介导对照miRNA和miR-205感染SW480结直肠癌细胞系,构建miRNA对照组和miR-205组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比色法测定肿瘤组织和两组细胞胞内乳酸水平;采用碘化丙锭测定两组细胞周期;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205靶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增殖和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miR-205表达水平(1.22±0.19)明显高于结直肠癌组织(0.5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1,P<0.05)。癌旁组织MCT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87±0.17)明显低于结直肠癌组织(2.72±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98,P<0.05)。癌旁组织乳酸水平[(1.97±0.24) mmol/L]明显低于结直肠癌组织[(4.71±0.8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8,P<0.05)。miRNA对照组细胞乳酸水平[(2.76±0.82) mmol/L]明显高于miR-205组[(1.20±0.1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P<0.05)。miRNA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1.86±0.64)]明显高于miR-205组[(1.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5)。miRNA对照组细胞G0+G1期比例[(32.73±3.09)%]明显低于miR-205组[(43.19±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0,P<0.05)。miRNA对照组细胞S期比例[(34.22±4.17)%]明显高于miR-205组[(24.44±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2,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MCT1是miR-205的靶基因。miRNA对照组细胞MCT1相对表达水平(1.09±0.12)明显高于miR-205组(0.4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4,P<0.05)。结论miR-205通过调控MCT1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内乳酸水平,进而促进了肿瘤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