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和安全。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将常规西药治疗应用在对照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将针灸治疗应用在实验组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88%)相比对照组的(78.13%)要高,不良反应发生率(3.13%)相比对照组的(18.75%)要低,P

  • 标签: 骨质疏松 针灸 腰椎压缩性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骨折踝关节损伤联合应用推拿按摩、针灸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非骨折踝关节损伤患者取样71例,皆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06月来我院就诊,随机分为联合组(推拿按摩+针灸治疗,n=37)和参照组(针灸治疗,n=34),观察不良反应,对比总有效率、满意度、NR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联合组94.59%总有效率比76.47%的参照组高,同时,联合组满意度(92.36±6.19)分,比参照组(86.70±6.25)高,NRS(2.60±0.76)分,比参照组(3.44±0.82)分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骨折踝关节损伤治疗中联用推拿按摩疗法和针灸疗法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其疼痛度,值得借鉴。

  • 标签: 效果观察 非骨折性踝关节损伤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骨折块体积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4例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内固定组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2~71岁;保守治疗组11例(行保守治疗),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38~78岁。术前均通过肘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测量尺骨冠状突体积和骨折块体积,并计算出相应的加权比值Z(%)。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全肘关节评分系统(HSS2)评定疗效,并对冠状突骨折块加权比值与HSS2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同时,记录末次随访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保守治疗组与内固定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术后获18~54个月(平均36.7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组和保守组患者HSS2评分分别为(93.77±0.84)分(82~98分)、(86.00±1.42)分(78~90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3/23)、63.64%(7/11),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体积加权比值与肘关节HSS2评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99.44-0.121x(r2=-0.93,P<0.01);保守治疗组患者冠状突骨折块体积加权比值与肘关节HSS2评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1),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9.46-0.144x(r2=-0.91,P<0.01)。将HSS2评分取90分(优)分别代入内固定组和保守治疗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内固定组y=90时,x=78.02;保守组y=90时,x=3.75。结论冠状突骨折块加权体积比>3.75的冠状突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无法达到患者满意的预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块加权体积比<78.02的患者通常可达到患者满意的预后。

  • 标签: 肘关节 冠状突骨折 相关性 线性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肺炎球菌疫苗功能抗体的标准株分子特征分析,为肺炎球菌疫苗的临床评价奠定基础。方法对24株检测肺炎球菌疫苗功能抗体的标准株的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序,并运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方法,对相关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24株菌株的基因序列与肺炎链球菌模式株NCTC 7465的16S rRNA基因序列(LN831051)的相似在98.35%~99.86%之间,碱基的差异在2~23 bp;多位点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4株标准菌株的ST型各不相同;PFGE分析结果表明24株标准菌株100~1 000 Kb大小的DNA片段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各血清群/型的菌株各具其特征的条带(12~15个片段)。结论本研究发现检测肺炎球菌疫苗功能抗体的标准株的ST型和PFGE图型均不相同,具有代表,为肺炎球菌功能抗体检测用标准菌株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炎球菌疫苗 功能抗体检测 标准菌株 分子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伤口疗法(NPWT)治疗非复杂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可行。方法2013年1月—2020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非复杂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35例,行回顾队列研究,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7~84岁。在创面彻底清创联合持续NPWT(负压值约-16.67 kPa)的基础上,将脉冲发生器埋植于胸大肌、胸小肌之间,原囊袋腔隙内放置引流管,关闭创面后再次同前行持续NPWT治疗5~7 d。对本组患者切除囊袋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观察起搏器重植术后10~12 d伤口愈合情况;术后随访6~42个月,观察有无感染复发。结果本组患者囊袋组织可见纤维囊壁,局部被覆复层上皮,较多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患者囊袋组织伴多核巨细胞反应。起搏器重植术后10~12 d,35例患者皮肤伤口均愈合良好,拆除伤口缝线。术后随访6~42个月,31例患者起搏器囊袋感染消退,伤口愈合良好;4例患者在术后因再次感染,移除全套起搏系统。结论对非复杂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NPWT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负压伤口疗法 囊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