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7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84例,其中205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患者186例,以及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对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2019-nCoV IgM和2019-nCoV IgG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70.24%(144/205)和96.10%(197/205),临床特异度分别为96.20%(76/79)和92.41%(73/79)。2019-nCoV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5.63%(197/206),阴性预测值为91.03%(71/78),2019-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186/186),阴性预测值为80.61%(79/98)。2019-nCoV抗体检测和2019-nCoV核酸诊断2019-nCoV感染的总符合率为88.03%(250/284)。结论血清2019-nCoV 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指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有效互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护理流程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日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2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2例。2组患者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病房日常管理模式,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新型护理流程。2组术后均随访2~6个月,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对腹股沟疝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护士错误率、工作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护士错误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士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日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运用新型护理流程进行病房管理,优化了医护人员工作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增加了参与感,整体就医感受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护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具有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并寻找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月1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基础资料、临床特征以及预后相关信息。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AKI诊断标准,将发生AKI的患者纳入AKI组,未发生AKI的患者纳入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方法,分析AKI对新冠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94例新冠肺炎患者,整体病死率为5.6%;37例(9.4%)发生新冠肺炎相关性AKI,新冠肺炎相关性AKI患者病死率达18.9%。是否发生AKI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恶性肿瘤史、心血管疾病史及脑血管疾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结果中,除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等直接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外,新冠肺炎相关性AKI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D -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及C -反应蛋白(CRP)均较非AKI患者显著升高〔WBC(×109/L):5.75(4.13,7.83)比4.52(3.35,5.90),NEU(×109/L):4.55(2.81,6.11)比3.06(2.03,4.50),AST(U/L):40.0(24.5,69.5)比30.0(23.0,42.5),LDH(μmol·s-1·L-1):5.21(3.68,7.57)比4.24(3.05,5.53),D -二聚体(μg/L):456(266,2 172)比290(152,610),PCT(μg/L):0.33(0.03,1.52)比0.01(0.01,0.11),CRP(mg/L):53.80(26.00,100.90)比23.60(9.25,51.10),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显著下降〔LYM(×109/L):0.68(0.47,1.05)比0.91(0.63,1.25),PLT(×109/L):142.0(118.0,190.0)比171.0(130.0,2 190.0),均P<0.05〕。AKI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18.9%(7/37)比4.2%(15/357),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KI组30 d累积存活率低于非AKI组(log-rank:P=0.003);Cox回归分析显示,新冠肺炎相关性AKI能使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约3.2倍〔风险比(HR)=3.208,95%可信区间(95%CI)为1.076~9.566,P=0.037〕。结论新冠肺炎相关性AKI发生率较高,对具有AKI风险的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进行干预和预防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初期接种场所运转情况,估算大人群接种需求。方法通过"北京市新冠疫苗接种信息系统"和日报表,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月11日接种量、接种场所数。问卷调查1月1日至21日接种场所的运行情况,访谈调查10名区级/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负责人。描述性分析接种场所运行指标,估算180 d内完成全市70%~90%的≥18岁人群全程接种的场所需求。结果全市接种场所数波动在418~582家,临时接种场所(固定临时接种点和上门接种)数:预防接种门诊数由0.5:1升至1.4:1。固定临时接种点累计接种量占57.1%,接种点工作人数(17人)、运转天数(14 d)、接种量(5 955剂)高于预防接种门诊(12人、8 d和907.5剂)和上门接种点(12人、2 d和910剂)。完成≥18岁人群接种需新增122~215个固定临时接种点。结论固定临时接种点在本次接种中起主要作用,大人群接种建议增加固定临时接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