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的相关临床特征与死亡相关性。方法文献检索2020年1月至8月发表的有关HIV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共感染的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和病例系列,选择年龄、合并症、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水平、抗反转录病毒方案为评价指标,使用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评估与病死率的关系。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939例HIV/2019-nCoV共感染病例。总体病死率为10.3%(97/939),高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肿瘤与病死率增加相关(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05~0.050,0.042~2.294,0.390~2.754,0.513~2.848,0.348~3.743,1.943~7.101,P=0.021、0.043、0.012、0.008、0.022、0.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或>500/μL、HIV R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及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替诺福韦)与病死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HIV感染人群患COVID-19整体预后与普通人群相似,高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肿瘤与病死率增加相关,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死率无关,初步评估主流抗HIV药物对于COVID-19无明显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气促、外周血白细胞不高或降低以及胸部CT改变等,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随着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近期内已连续6次修订诊疗方案。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或其他新冠肺炎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曾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为集聚发病。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临床以呼吸道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已越来越模糊,各级综合医院陆续面对新冠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挑战。现将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肺部影像学特征,与北京协和医院历年收治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肺病的其他肺部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进行比较,尝试找出其相似及不同之处,为新冠肺炎鉴别提供线索,保证精准诊疗。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合并肢端缺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凝血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5日至2020年2月15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在武汉收治的7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9(49~71)岁,3例合并基础病。发热7例,干咳6例,呼吸困难4例,腹泻4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肢端缺血,表现为肢端青斑或青紫、血疱、干性坏疽等。7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时均存在D-二聚体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正常,6例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升高,4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随着病情进展,D-二聚体及FDP进行性升高,4例患者符合2017年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6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后D-二聚体及FDP下降,但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中位随访26 d,5例患者死亡,从出现肢端缺血症状至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2(7~16)d。结论部分危重型COVID-19患者存在明显高凝倾向,应关注此类患者凝血功能,及时识别高凝期并予抗凝治疗,肢端缺血提示预后不良。抗凝治疗能否改善预后仍需更多临床数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接受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 c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至2020年来自全国多中心的长期接受cART的HIV感染/AIDS患者队列的基线数据,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按年龄和性别匹配未接受过cART的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抗病毒药物不良事件的数据简化模型(data collection adverse events of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rugs reduced model, D:A:D [R])评分、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amingham risk score, FRS)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风险评分,分别评估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患者的10年CVD风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10年CVD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01例长期治疗的HIV感染/AIDS患者和300例未治疗的HIV感染/AIDS患者,平均年龄为39.8岁,男性患者490例(81.5%)。基于D:A:D[R]评分,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10年CVD风险评估≥10%者分别占4.3%(13/301)和6.3%(19/300);基于FRS,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10年CVD风险评估≥10%者分别占13.4%(36/269)和10.6%(28/264);基于ASCVD风险评分,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10年CVD风险≥7.5%者分别占10.4%(14/135)和13.8%(17/123)。3种CVD风险评估模型均显示,长期治疗组和未治疗组的10年CVD高风险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A:D[R]评估10年CVD风险≥10%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调整后的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 AOR)=697.48、4 622.28、23.11、25.95、27.72、18.25,均P<0.010];FRS评估10年CVD风险≥10%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AOR=53.51、4.52、36.93、36.77、6.15、3.84,均P<0.050);ASCVD风险评分评估10年CVD风险≥7.5%的危险因素为年龄≥50岁、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AOR=18.48、14.11、14.81、13.42、12.41,均P<0.050)。结论未发现长期接受cART对HIV感染/AIDS患者CVD风险产生影响。HIV感染/AIDS患者CVD高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年龄≥50岁、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传统CVD危险因素,以及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L。
简介:摘要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出现与普及大大延长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生存期,但同时该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也逐步升高。现借鉴国内外指南及学术报道,结合我国艾滋病和心血管病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对中国HIV感染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特别是血脂异常和高血压这两个危险因素的管理提出建议,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HIV感染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会随着地域、感染原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本建议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和国内外文献提出,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时需结合当地HIV感染的具体情况确定患者的治疗策略。
简介:摘要自1981年报道全球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的防治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随着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的发现、推广和不断改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生存和预后已得到了显著改善。随之而来的非艾滋病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越来越成为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后"鸡尾酒"疗法时代的到来对艾滋病的临床诊治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简要回顾了全球艾滋病治疗和研究的现状,并阐述了当前我国艾滋病临床诊治研究中面临的个体化方案与多学科诊治、治疗简化与耐药应对,以及功能性治愈与慢性炎症控制等关键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出现颈动脉异常的发生情况和影响颈动脉异常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AIDS门诊规律随诊,并于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完善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69例HIV感染/AIDS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44岁)和中老年(≥45岁),收集纳入患者的体格检查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单样本t检验。结果169例HIV感染/AIDS患者中,颈动脉异常40例(23.7%),颈动脉无异常129例(76.3%)。中老年[比值比(odds ratio,OR)=3.85, 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1.54~9.65,P<0.01]、高血压(OR=6.24,95%CI 1.95~20.00,P<0.01)、高脂血症(OR=2.44,95%CI 1.00~5.93,P<0.05),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DR+CD8+/CD8+增高(OR=1.03, 95%CI 1.01~1.06,P<0.05)可增加发生颈动脉异常的风险。HIV感染/AIDS患者中Ⅰ组(20~30岁)、Ⅱ组(31~40岁)、Ⅲ组(41~50岁)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ner medium film thickness,IMT)分别为(0.061 0±0.001 2)、(0.062 9±0.001 4)、(0.065 6±0.002 6) cm,分别厚于对照组的(0.051±0.003)、(0.056±0.004)、(0.063±0.00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9、4.775、1.739,均P<0.05)。HIV感染/AIDS患者中A组(30~44岁)、B组(45~59岁)的颈总动脉IMT分别为(0.062 6±0.001 1)、(0.072 3±0.003 4) cm,分别厚于对照组的(0.052±0.011)、(0.064±0.015)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20、3.012,均P<0.01)。结论相对年轻的HIV感染/AIDS患者较同龄HIV阴性人群发生颈动脉异常的概率更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更大。提示对于HIV感染/AIDS患者特别是青年患者,应早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尽早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