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首钢水厂铁矿排岩系统采用矿石干选回收方式,对岩石中矿石进行回收,回收矿石通过料仓进行存储,并通过矿车对料仓中回收矿石进行转运,干选回收矿石料仓,采用人工监控料仓料位,人工利用通讯电台呼叫矿车,人工指挥矿车对位并操作放料装置,本文重点介绍利用自动化检测和控制技术,包括控制逻辑的设计,检测装置,通讯装置,控制装置的选择等实现系统自主运行,取代人工操作过程,减少人力资源使用,降低人工成本。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在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中,燃料电池堆输出电压一般小于300 V,输出电流相对较大。因此,必须使用电流互感器将电池和负载连接起来,将电池盒的低直流电压转换为60 Hz和120 V/240 V交流电压。对于线性载荷,直流交流逆变器输出电感电流为正弦波,直流母线电压和直流是直流分量。但是,由于隔离栅并联整流器(IGBT)的校正效应,直流母线电流包含120Hz的波纹度,波纹度分量将继续通过直流变换器传播,直至添加带有直流变换器输入电流的电池盒输出电流。波纹电流不仅意味着减少电流互感器的初始容量,而且还意味着燃料的浪费。最严重的问题是波浪电流会严重影响电池盒的寿命。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疑似Ⅰ型神经纤维瘤(NF1)患儿进行基因诊断和疾病进展分析及随访研究,探索研究携带NF1基因突变患儿的基因型表型联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疑似Ⅰ型神经纤维瘤诊断的患儿共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个月至5岁,进行相应的遗传学检测明确基因突变,并对阳性患儿进行3年以上长期的随访和病情跟踪,对疾病的进展以及基因型表型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儿检测到明确致病性的NF1基因突变,包含3例未曾报道过的致病性突变;这27例患儿中仅3例患儿突变遗传自明确诊断且有表型的父母,其余均为新发突变。大部分患者随访期间无明显表型变化(14/27),部分患者(7/27)在随访期间发现矮小、肺动脉狭窄和发育迟缓等,其中矮小与肺动脉狭窄分别可能与NF1基因错义突变和严重截断变异存在关联性。结论无家族史的Ⅰ型神经纤维瘤患儿其早期诊断更加依赖于基因检测。低龄患儿早期随访应根据突变的类型和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错义突变患儿应增加心血管异常的早期随访,造成严重截断变异的患儿应关注身高发育情况。
简介:摘要:对于变电站直流系统,作者使用新的氢备用电源,而不是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产品。目的是利用氢能源作为直流系统的备用能源。紧急移动直流电源。在调整直流技术的框架内,对氢备用电源的可行性和解决办法进行了试点研究,提出了设计新的备用电源的建议,采取了措施,并为该系统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结果表明,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取代铅酸电池作为停电时的备用电源,在系统启动时只保留少量铅酸电池作为支撑,停电时自动启动,自动进入备用状态大幅减少铅酸电池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如果氢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包括直流和逆流设备,可为通信站的交流负载供电,更换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减少噪音和振动,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的排放。
简介:摘要:水文测量是一项关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但由于测量工作往往在山区进行,会受到山区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导致测量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水文测量中所应用的技术及方式也更加先进,有研究和相关实践表明,将电磁波测距应用于水文测量中,能够大大降低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电磁波测距和三角高程测量在水文测量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分析其测量精度,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患者不同时间点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肺磨玻璃影(ground glass opacities, GGOs)体积占比(volume%,V%GGOs)的比较,分析其对急性PQ中毒患者早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中国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PQ中毒患者。根据中毒后90 d随访结果分成生存组及死亡组,应用三维重建技术计算两组患者在中毒后第3、5、7天时V%GGOs变化。两组间性别、年龄、中毒时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V%GGOs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该指标在上述不同时间点对PQ中毒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共有89例PQ中毒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生存组49例,死亡组40例。入院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时间、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入院时血中PQ浓度(mg/L)明显高于生存组(6.35±0.51 vs 3.49±0.21,P=0.013)。入院后第3、5、7天死亡组V%GGOs均明显高于生存组(3 d:0.062±0.020 vs 0.049±0.007,P=0.013;5 d:0.292±0.130 vs 0.123±0.044,P<0.01;7 d:0.334±0.116 vs 0.138±0.034,P=0.019)。ROC曲线下面积显示中毒后第7天V%GGOs判断预后AUC为0.967,阈值0.16时灵敏度100%,特异度83.33%,但时间点偏晚。中毒后第5天V%GGOs判断预后AUC为0.842,阈值0.14时灵敏度82.35%,特异度89.47%。中毒后第3天V%GGOs判断预后AUC为0.708,阈值0.05时灵敏度55.00%,特异度78.95%,此时无论是灵敏度还是特异度均较第5、7天低。结论V%GGOs可用来评估急性PQ中毒患者预后,最佳时间点为中毒后第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