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温护理对麻醉恢复室术后患者恢复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80名做过手术的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表格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中采取传统护理方式,在观察组中采取体温护理,将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低体温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围术期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复苏病房中使用体温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品质。通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升温护理,环境护理,吸氧护理,注意冷战的防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并总结脑出血患者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IPOST模型构建循证问题,以"intracerebral hemorrhage/cerebral hemorrhage/ICH/HICH/stroke" AND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为英文检索词,以"脑出血/颅内出血/脑卒中"+ "血压"为中文检索词检索美国指南网、UpToDat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协会官方网站,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进行质量评价并对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研究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7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1篇。总结出最佳证据26条,包括降压时机与方法、降压获益与风险、药物选择及方式、脑卒中复发预防、注意事项等5个方面。结论积极的血压管理可以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在证据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临床情景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血压管理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暑病人的急诊处理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中暑病人,对所有病人开展全程护理。结果:18例病人中成功救治17例,身亡1例。结论:通过迅速精确的判断病况,恰当及时降温、保持水电解质强酸强碱均衡、保持呼吸循环系统稳定、保护脑体细胞,同时做好各种护理,能提升中暑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危重症中暑是因为人体受高溫环境或烈日暴晒造成的人体体温调整神经中枢阻碍,汗腺作用衰退,神经系统系统作用损害及水电解质新陈代谢混乱为临床主要表现的一组慢性病症。遵循其临床主要表现及病发体制分成三种:热衰退、热痉挛、热射病。该病病况紧急,严重者多并发多人体器官作用不全综合征,且愈后比较严重,病死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淋巴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ICC置管,根据数字表达法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淋巴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统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淋巴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PICC护理过程中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期间安全性,延长了置管时间的同时,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产生,具有值得积极推广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3个月的屈光状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行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青白联合术)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51例(51眼)。术前用药后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作为正常眼压组(24例),>21 mmHg作为高眼压组(27例)。所有患者术前使用AL-scan测量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并通过该仪器内置的SRK-T公式预测术后屈光度。随访至术后3个月行综合验光。根据术后屈光误差(RE)将患者分为近视误差组(RE<-0.5 D)、远视误差组(RE>0.5 D)、无屈光误差组(-0.5 D≤RE≤0.5 D)。正常眼压组与高眼压组患者术后屈光误差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患者术前生物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生物参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正常眼压组患者术后近视误差4例(17%),远视误差3例(12%),无屈光误差17例(71%);高眼压组患者近视误差7例(26%),远视误差16例(59%),无屈光误差4例(15%)。高眼压组患者术后AL缩短程度大于正常眼压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8,P<0.001)。远视误差组患者术前ACD浅于近视误差组患者,术前AL短于近视误差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3.226,P=0.03;t=4.993,P<0.001);近视误差组与远视误差组间的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263)。术后RE与术前ACD、AL均呈负相关(r=-0.32,P=0.023;r=-0.52,P<0.001),与术前角膜曲率无相关性(r=0.15,P=0.101)。结论:相对于术前眼压正常的PACG患者,术前高眼压患者青白联合术后屈光误差发生的比例更高,且大多是远视屈光误差。另外,PACG患者青白联合术后总体上存在术前ACD越浅,AL越短,术后屈光状态越倾向于远视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