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敖包山遗址是笔者与李嵩岩先生于1980年春,在通榆县兴隆山镇(当时称兴隆山公社)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因该遗址的面积较大(近百万平方米)、遗物非常丰富、文化内涵复杂、面貌独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而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调查结束后,我们便把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情况和采集的文物标本,进行了及时的整理,并撰写了《兴隆山敖包山遗址调查》一文,发表在《白城文物简讯》第2、3期合刊上。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省文物考古部门的重视,多次派员对遗址进行考查。1981年,敖包山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云南省巧家县小东门墓地发现了石棺葬与土坑墓,考古人员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有石器、陶器等文物。为研究早期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简介:安吉县位于浙江北部,其西面与安徽省接壤,地形属浙西中山丘陵区。龙山在县城所在递铺镇的西北面约12公里处,海拔高度378米,地属古城村。这里分布着一座战国——两晋时期的古城址,村因城而得名。古城址在龙山北麓,龙山是城之南面的天然屏障。在龙山及其东南面一片的大小山顶、山脊和山麓岙地上,分布着数百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简介:蒲江县大梵寺,位于蒲江县城东13公里处,属于寿安镇金家村,在寿安镇西2公里,地处平原,座落在蒲江县通往寿安、新津、成都的古道旁(图一)。
简介:2009年,在淅川下寨遗址发掘出一批灰坑。这批灰坑分布相对集中,时代为西周中期至晚期,出土遗物具有早期楚文化的特征,属于“过风楼类型”。
简介:2000年7月,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尉氏县张氏镇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墓室内壁绘满了壁画,内容涉及墓主人、孝子、宗教、商业和农业活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简介:2006年7月至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河南镇平县程庄基地进行了钻探和发掘,清理汉墓43座,为研究南阳地区汉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介绍了其中保存较好的3座汉墓.
简介: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浙川县双河镇两汉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基葬72座,其中M51为一座甲字形土坑竖穴砖室墓,出土陶器、铜镜、五铢铜钱及铁剑等随葬器物103件,其中铜镜为纪年铭文镜,年代为东汉晚期。
简介:2000年10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会同宜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宜阳县寻村镇甘棠寨村的一座汉代窑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建筑材料及生活用陶,该窑的烧造时代当属西汉中后期。
简介:为推进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文物保护工作,2016年4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对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十直镇汀溪村一社的糖房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砖室墓3座,出土了一批器物,墓葬年代为东汉两晋时期。此次发掘为讨论当地东汉两晋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
简介:2013年4月,为了摸清鄂州市矿冶遗址的情况及其与大冶铜绿山的关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新发现和复查冶炼遗址共17处,并对采集的部分炉渣的属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初步获得了对这批冶炼遗址分布、规模、性质、文化内涵、遗迹形态、年代、冶炼水平等方面的认识,这不仅为编制鄂州市矿冶遗址保护规划提供了依据,也为制定考古发掘计划和研究本地区矿冶文明历史进程提供了新资料。
简介:在本期《南方文物》“两重两利、文明重光”栏目中选登了《浙江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和《广东省韶关市矮石墓地发掘简报》三篇简报。
简介: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会仙堡、祠堂堡、水井湾、吊脚崖4个发掘点共发掘墓葬33座,墓葬形制分为土坑墓、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和砖室墓三类。出土器物丰富,主要有陶器、釉陶器、青瓷器、铜器、铁器以及少量银器和玉石器,另外还出土了大量铜钱。墓葬时代大体可分为西汉、新莽、东汉和六朝4个时期。各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有所不同,其中土坑墓的年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土坑一砖室复合结构墓的年代为东汉早期,砖室墓的年代从东汉至六朝。
简介:龙门堂墓地位于湖北省郧县东约60公里的安阳镇小河村一组的五谷庙岭,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7座,现将其中M37与M56两座墓葬的发掘及出土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两座墓葬均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砖室墓,共出土陶器、铜器、玉器和石器35件,钱币233枚。依据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判断,M37时代约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中期,M56时代约为新莽时期至东汉早中期。
简介: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基。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吉林省通榆县敖包山遗址复查
云南省巧家县小东门墓地清理简报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
蒲江县大梵寺遗址发掘简报
河南淅川县下寨遗址西周遗存发掘简报
河南尉氏县张氏镇宋墓发掘简报
河南镇平县程庄墓地汉代墓葬发掘简报
河南淅川县双河镇51号墓发掘简报
河南宜阳县甘棠寨村汉代窑址清理简报
重庆市丰都县糖房遗址2016年度发掘简报
湖北省鄂州市冶炼遗址调查简报
“两重两利”文明重光——浙江余杭星桥后头山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简报
重庆市丰都县汇南墓群2001年度发掘简报
湖北省郧县龙门堂墓地M37与M56汉墓发掘简报
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M189陪葬墓发掘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