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信息化血糖管理在虚拟病区围术期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个病区的132名责任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建立护理MDT血糖管理团队,利用血糖信息化联网平台联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虚拟病区,对围术期高血糖患者开展远程治疗,实现围术期血糖规范化管理。选取2018年1—8月在我院住院的416例围术期高血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09例患者,采用传统血糖管理,试验组207例患者,采用护理MDT联合信息化血糖管理。比较目标科室责任护士培训前后的理论成绩,观察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术前1 d、出院前1 d的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比较两组患者高血糖上报数、高血糖及时处理数、围术期高血糖患者入院-下达内分泌会诊医嘱时间及内分泌科会诊实施时间。结果培训后,目标科室责任护士考核理论成绩较培训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1 d、出院前1 d的空腹、早餐后、午餐后及晚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高血糖上报数、高血糖及时处理数高于对照组,围术期高血糖患者入院-下达内分泌会诊医嘱时间及内分泌科会诊实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建立护理MDT血糖管理团队,搭建信息化血糖管理联网平台,开设虚拟病区并规范管理,提升了目标科室护士的围术期血糖管理知识水平及目标科室医护人员的血糖管理意识,提高了围术期高血糖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惰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3至5月对"中国城市三级甲等医院T2DM费用调查研究"中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后了解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如6个月后治疗方案未做升级,即未增加≥1种的口服降糖药物、未起始胰岛素或未起始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即被视为临床惰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以识别临床惰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178例,其中男101例(56.7%),女77例(43.3%),年龄(58±11)岁,糖尿病病程(7±7)年,HbA1c(8.6±1.6)%。T2DM患者总体临床惰性发生率为52.2%(93/178),增加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起始胰岛素或者起始GLP-1受体激动剂的比例分别为30.9%(55/178)、16.3%(29/178)和0.6%(1/178)。临床惰性的影响因素包括HbA1c7.5%~8.9%(OR=3.437,95%CI:1.421~8.309)和HbA1c≥9.0%(OR=9.738,95%CI:3.634~26.9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2.732,95%CI:1.004~7.431)、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OR=2.651,95%CI:1.248~5.635)以及糖尿病病程(OR=1.064,95%CI:1.005~1.126)。结论超过半数血糖控制不达标的T2DM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临床惰性。病程长、血糖控制差、使用两种以上口服药物以及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临床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