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代谢健康型肥胖(MHO)表型人群发生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探索MHO是否为真正稳定的健康状态。方法2011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贵阳城区40~79岁居民10 140人,通过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血压评定代谢状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判定肥胖程度,其中1 299人代谢健康,根据体重指数分为3组,即代谢健康型非肥胖组(MHNW)、代谢健康型超重组(MHOW)、MHO组,于2014年对基线代谢健康人群进行随访,最终共有966名基线及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本研究分析对象中,随访3年后比较3组人群MS及其组分、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的关系。结果(1)平均随访3年后,MHO人群中有47.77%转变为代谢不健康状态。3组间MS组分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3年后3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MHNW组为对照组,经校正年龄、性别、FPG、血脂、血压后,MHOW组的风险比为0.941(0.661~1.202),MHO组的风险比为0.974(0.702~1.291)。结论3年随访后,虽然MHO人群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未见明显增加,但其MS及三酰甘油、FPG异常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增高,提示MHO人群并不是一"稳定"的健康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社区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关系。方法本研究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检验、臂踝脉搏波速度检查。最后将资料完整者3 912例观察对象纳入研究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baPWV的关系。结果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率、睡眠情况、体质量指数、血糖、血压、血脂异常、踝臂指数等混杂因素后,发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相关。与睡眠时长为6~8 h组相比,睡眠时长≥8 h组PWV异常率的患病风险升高(OR=1.155, 95%CI 0.995~1.367, P=0.037)。与入睡时间~23:00组相比,00:00以后组PWV异常率患病风险升高(OR=1.482, 95%CI 1.008~2.179, P=0.045)。结论睡眠时长过长(≥8 h)和入睡时间过晚(00:00以后)可能与动脉硬化患病风险升高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贵阳市城区40岁以上人群心脏代谢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关系。方法对2011年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贵阳市城区40岁以上居民进行随访,最终将4 506名(女性3 067名,男性1 439名)纳入分析。用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计算心脏代谢指数(cardiometabolic index, CM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脏代谢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ROC分析CMI对代谢综合征发病的预测能力。结果平均随访3年,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代谢综合征患者985例(女性774例,男性211例)。总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粗发病率为21.86%,男性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4.66%,女性为25.24%,且随CMI的增加而增加。在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CMI的所对应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在女性和男性分别为OR=1.303(95%CI 1.263~1.344)、OR=1.724(95%CI 1.162~2.558)。ROC结果显示CMI具有良好预测发病的能力(AUC:男性0.759,女性0.852)。结论CMI的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相关,支持CMI作为一种有用的方法来筛查中国一般人群中的代谢综合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MI)和其他体脂评价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身高比(WHtR)、脂质蓄积指数(LAP)]与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的关系及其对M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的贵阳市城区40岁以上10 14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CMI和其他体脂评价指标与M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切点值,接着以各指标最佳切点值为界使用卡方检验再次评估MS患病率。结果该研究人群MS患病率为39.81%(男性为27.23%,女性为44.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男性、女性,MS患病风险均随着CMI及其他体脂评价指标四分位数水平的升高而增加(P<0.05),以Q1组为参照,CMI Q4组MS患病风险男性为17.15(95%CI 11.64~25.27),女性为45.14(95%CI 37.07~54.96);在男性中,CMI预测M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1(灵敏度79.8%、特异度63.2%,最佳切点值为0.71),相比其他体脂评价指标,AUC最高值为腰围;在女性中,CMI预测MS的AUC为0.831(灵敏度76.8%、特异度75.7%,最佳切点值为0.65),高于BMI、WHtR,低于腰围、LAP。进一步以各指标最佳切点值为界计算MS患病率,男性最佳预测指标仍为腰围,而女性CMI预测价值仅次于LAP。结论CMI及其他体脂评价指标均与MS密切相关,CMI可作为诊断MS的一项新型指标,在预防MS及其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经历3年自然灾害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整群随机抽取贵阳市云岩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0 140例,纳入中国3年自然灾害前后和期间出生人群共3 856人,研究对象按出生年龄分5组:儿童后期暴露组,儿童中期暴露组,儿童早期暴露组,胎儿期暴露组,非暴露组。参照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生命早期经历3年自然灾害对成年期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儿童中期暴露组(P=0.005)、儿童后期暴露组(P=0.039)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风险较非暴露组增加。对性别分层,女性儿童中期暴露组成年期组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较非暴露组增加(P=0.006)。结论生命早期经历3年自然灾害会增加成年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此外,儿童中期经历3年自然灾害的女性成年期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会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阳城区40岁及以上新诊断糖尿病前期人群3年自然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某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10 01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采集血样测定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血脂及HbA1C等。于2014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最终2 530名基线新诊断糖尿病前期且随访资料完整者被纳入分析。结果研究人群中糖尿病3年累积发病率为14.3%,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纯IFG及单纯IGT(P<0.01)。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及HbA1C为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6, 95%CI 1.374~2.454; OR=1.398, 95%CI 1.261~1.550; OR=2.526, 95%CI 1.804~3.538,均P<0.01),以及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抑制因素(OR=0.511, 95%CI 0.409~0.638; OR=0.715, 95%CI 0.661~0.774; OR=0.638, 95%CI 0.500~0.816,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糖尿病前期逆转为NGT的促进因素(OR=1.306, 95%CI 1.017~1.678, P=0.036)。根据HbA1C三分位分组,HbA1C≥6.3%的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是HbA1C≤5.9%人群的2.398倍(95%CI 1.733~3.322, P<0.01)。根据体重指数(BMI)随访前后的变化(ΔBMI=随访BMI-基线BMI)三分位分组,ΔBMI最高组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最低组的2.402倍(95%CI 1.859~3.105, P<0.01);进一步以ΔBMI较小三分位数为切点,同时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将研究对象分为体重下降显著及不显著2组,3年随访时,体重下降显著组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较体重下降不显著组降低了40.4%(RR=0.596, 95%CI 0.463~0.766, P<0.01)。结论IFG+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高于单纯IFG及单纯IGT;基线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 h血糖及HbA1C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逆转为NGT的促进因素;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波动与慢性肾脏病(CK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来自中国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的数据,基线数据于2011年5至8月采集,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贵阳市云岩区40岁以上常驻居民共10 140名,并在2014年对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最终纳入400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及血肌酐等。采用2hPG与FPG的差值(2hPG-FPG)作为评价短期血糖波动的指标。根据HbA1c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和血糖控制不达标组(HbA1c≥7%),采用t检验、χ²检验、非参数检验对各组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基线2hPG-FPG与CKD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基线2hPG-FPG与3年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基线2hPG-FPG不同水平(四分位分组)与3年后新发CKD风险关系。结果血糖控制不达标组患者225例,血糖控制达标组患者175例。血糖控制不达标组患者中TG、FPG、2hPG、2hPG-FPG水平均高于血糖控制达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血糖控制不达标组患者中,基线2hPG-FPG与3年后eGFR呈负相关[β=-1.178,95%可信区间(CI) -2.038~-0.319,P=0.007],与3年后发生CKD的可能性呈正相关(rs=0.147,P=0.0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2hPG-FPG水平越高,3年后发生CKD风险呈递增趋势(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胰岛素、吸烟、饮酒及病程后,在血糖控制不达标组患者中,基线2hPG-FPG水平最高组,3年后发生CKD风险显著增加(比值比4.474,95%CI 1.039~19.268,P=0.044)。结论在血糖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中,2hPG-FPG水平越高,3年后发生CKD风险增加;2hPG-FPG可能为发生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探讨睡眠影响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进一步指导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方法本研究共筛选出5 449名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样检验、定量超声检测法测量骨密度,对潜在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睡眠时长、入睡时间与骨质疏松风险的关系。结果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不同骨质疏松风险人群的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调整年龄、BMI、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饮酒、运动后,睡眠时长≥9 h组与7~8 h组相比,骨质疏松风险升高(OR=1.39,95%CI 1.17~1.65,P<0.05);进一步联合睡眠时长及入睡时间分析不同睡眠习惯对骨质疏松风险的影响,与睡眠时长为7~8 h且入睡时间在22:00~23:00的人群相比,睡眠时长≥9 h且入睡时间为22:00~23:00人群骨质疏松风险升高(OR=1.38,95%CI 1.01~1.87,P<0.05),睡眠时长≥9 h且入睡时间≥23:00人群骨质疏松风险更高(OR=1.43,95%CI 1.01~2.01,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长过长(≥9 h)且入睡时间较晚(≥22:00)是骨质疏松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且入睡时间越晚导致骨质疏松风险升高的可能性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升高(>1 400 cm/s)对脆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2011年5月至10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云岩区5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共3 26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脂等代谢相关指标,QUS跟骨骨密度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根据baPWV值分为baPWV正常组和baPWV升高组,并随访38个月,记录随访人群骨折发生情况,最终2 637名基线及随访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被纳入分析。结果3年脆性骨折总发生率为5.08%,其中男性人群baPWV正常组脆性骨折事件率为1.6%,baPWV升高组骨折事件率为2.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后女性人群baPWV正常组脆性骨折事件率为4.4%,baPWV升高组骨折事件率为7.1%,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女性骨密度T值(HR 0.839,95%CI 0.741~0.952,P=0.006)及baPWV(HR 1.700,95%CI 1.046~2.763,P=0.042)与脆性骨折累计发生的危险相关。结论baPWV值>1 400 cm/s与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风险独立相关,前者可能是预测脆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此类差异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经历饥荒与绝经后女性超声骨密度的关系。方法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整群随机抽取贵阳市云岩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0 140人,并对其随访3年,以随访人群7 493人为研究对象,最终共纳入1 504人。根据出生日期分组,分别比较各经历组与非经历组之间超声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患病风险的差异。结果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经历组的超声骨密度(SOS、T值、QUI)较非经历组明显减少(P<0.05)。非经历组、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经历饥荒组中高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分别为50%、46.8%、58.4%、62.8%(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经历饥荒与SOS、T值、QUI呈显著负相关,胎儿期经历与SOS、T值、QUI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经历组相比,中高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在婴幼儿和学龄前期经历饥荒组OR分别为(OR=1.41,95%CI 1.02~1.96)、(OR=1.68,95%CI 1.21~2.3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期经历组无统计学意义。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经历组相比,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经历饥荒组中高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分别为1.64和1.90(OR=1.64,95%CI 1.16~2.32,P<0.05和OR=1.90,95%CI 1.35~2.70,P<0.05)。结论在绝经女性中,生命早期经历饥荒与超声骨密度(SOS、T值、QUI)呈显著负相关,与骨质疏松患病风险增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命早期经历严重饥荒对成年期肥胖/中心型肥胖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基线数据,纳入中国3年自然灾害之前和期间出生人群共4 495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按出生日期分为儿童期经历组(1954年10月1日至1956年9月30日,947人)、幼儿期经历组(1956年10月1日至1958年9月30日,939人)、胎儿期经历组(1959年10月1日至1961年9月30日,525人)、对照组(1952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30日,1962年10月1日至1964年9月30日,共1 525人)。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28 kg/m2,中心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生命早期经历严重饥荒对成年期肥胖/中心型肥胖的影响。结果校正混杂因素后,男性胎儿期经历组成年期肥胖风险较对照组增加(OR=2.817, 95%CI 1.120~7.088, P=0.028);女性胎儿期经历组(OR=2.383, 95%CI 1.517~3.743, P=0.000)及幼儿期经历组(OR=1.554, 95%CI 1.039~2.324, P=0.032)成年期肥胖风险较对照组增加。此外,与对照组相比,男性胎儿期经历组成年期中心型肥胖风险增加(OR=2.440, 95%CI 1.253~4.752, P=0.009),在女性中未发现这种关联。结论生命早期经历严重饥荒增加成年期肥胖的风险,尤其是在胎儿期及女性幼儿期。不仅如此,胎儿期经历严重饥荒的男性成年期中心型肥胖患病风险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指南提出的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REACTION)研究贵阳分中心的10 140名40~79岁居民,根据糖尿病病史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IFG+IGT组、既往诊断糖尿病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计算在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及2017年ACC/AHA的高血压指南标准下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在JNC 7标准下,贵阳城区40~79岁血糖正常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人群的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8.19%、9.57%、8.19%。在2017年ACC/AHA标准下,高血压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20.27%、16.35%、11.59%。相比之下,以血糖正常及IGT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最为显著。新增的高血压患者共1 739例,其中25.8%需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省人口数据,估计贵阳市40~79岁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新增的高血压患者约12.3万人,新增需治疗人数约2.0万人;糖尿病人群中新增高血压患者约6.8万人,新增需治疗人数约2.1万余人。结论2017年ACC/AHA高血压指南会使贵阳市城区40~79岁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高血压人群的需治疗比例也会相当高,社会医疗负担加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不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2011年5至10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居住5年及以上、40岁及以上居民共10 140名,最终纳入5 819人进行观察。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基本资料,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HbA1c及TSH。将人群分为TSH正常组(0.55 mU/L≤TSH<4.78 mU/L)和TSH升高组(TSH≥4.78 mU/L)。以HbA1c>6.0%为HbA1c升高,HbA1c≤6.0%为HbA1c正常。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各因素与HbA1c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SH正常组4 632名,TSH升高组1 187名。与TSH正常组相比,TSH升高组HbA1c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升高组体质指数(BMI)、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1c为因变量,在校正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2 h血糖、胰岛素、HOMA-IR、TG、HDL-C、LDL-C等相关指标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SH正常组相比,TSH升高组为影响HbA1c的独立因素,TSH与HbA1c呈负相关(OR=0.845,P=0.024,95%可信区间为0.730~0.978)。进一步性别分层后,男性人群TSH为影响HbA1c的独立因素,二者呈负相关(OR=0.672,P=0.034,95%可信区间为0.466~0.970),而女性人群TSH与HbA1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TSH升高可能降低HbA1c水平,男性非糖尿病人群血清TSH与HbA1c呈负相关,女性非糖尿病人群血清TSH与HbA1c无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