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国产经导管二尖瓣夹合器及输送系统Neonova™治疗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短期安全性、有效性及技术特点,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其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10例外科手术高危且符合入组标准的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Neonova™系统二尖瓣夹合器,于术后即刻、术后7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随访,评估该系统治疗中重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的短期临床结局、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及手术技术学习曲线。结果①Neonova™系统治疗二尖瓣反流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反流程度显著减轻(P=0.003)。随访期间,装置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90.0%,1例患者反流程度加重,于术后37 d行外科二尖瓣置换术,其余9例患者术后3个月反流程度改善为轻度(8/9)或中度(1/9)。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和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明显改善(均P<0.001)。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时未出现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无显著增加(P=0.324)。随访期间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减小(P=0.008)。③手术时长60~300(175.8±75.2)min,手术时长与手术台次拟合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手术时间显著减少(F=15.857,P=0.004)。结论Neonova™介入治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外科高危患者的二尖瓣反流程度及临床症状。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是国产经导管缘对缘修复系统治疗二尖瓣反流围术期管理的重要评估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及对机体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4月-2018年1月135例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A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B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三组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效果;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伴发症状消失时间;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HSCRP的水平;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观察组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伴发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治疗前三组各种机体炎症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种机体炎症水平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缩短病程,促使溃疡愈合,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中儿童大骨节病诊断时"等径期前"这一限定是否合理,同时为《大骨节病诊断》标准(WS/T 207-2010)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8年选择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作为调查点,拍摄调查点全部7 ~ 12岁儿童的右手X线正位片,根据其指骨骨骺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X线表现划分为等径期前、等径期、超径期、闭合前期和闭合期5个时期。按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分层,比较各期干骺-骨骺闭合反应检出率;以1990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中黑龙江省林口县和富裕县监测点干骺端改变检出率的均值为依据,推算并比较在等径期前、超径期前的限定下或缩减受检儿童年龄范围,受检儿童中大骨节病干骺端改变的预期检出率和漏诊率。结果共调查5 019名儿童,等径期前儿童所占比例为53.94%(2 707/5 019),超径期前儿童所占比例为77.92%(3 911/5 019)。等径期前主要出现在7 ~ 10岁,并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χ2趋势 = 390.10,P < 0.05);超径期主要出现在10 ~ 12岁,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χ2趋势 = 65.39,P < 0.05);闭合前期主要出现在10 ~ 12岁,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趋势 = 51.86,P < 0.05);闭合期主要出现在11 ~ 12岁,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χ2趋势 = 7.58,P < 0.05)。超径期儿童的干骺-骨骺闭合反应检出率为14.78%(158/1 069),而等径期儿童中并未检出现干骺-骨骺闭合反应。在等径期前、超径期前和7 ~ 10岁受检儿童中,干骺端改变预期检出率分别为5.90%、8.53%和7.42%,预期漏诊率分别为5.06%、2.45%和3.52%。结论为提高干骺端改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在儿童大骨节病的X线诊断和病情监测中,应将"等径期"的儿童纳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