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在社区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卒中患者,38例在康复过程中采用常规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康复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Brunnstrum分期评价患者肢体功能,采用Bobath法平衡功能评定表评价患者坐站平衡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手、下肢Brunnstrum分期,Bobath法坐位、立位平衡功能分级以及MBI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Uc=5.037、4.567、5.228、2.538、6.508,t=36.215,均P<0.05;对照组:Uc=2.483、2.311、2.335、2.200、4.102,t=29.260,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592、2.243、2.897、2.018、2.825,t=8.375,均P<0.05)。结论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任务导向性训练在社区卒中偏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卒中患者,38例在康复过程中采用常规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2例在此基础上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康复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采用Brunnstrum分期评价患者肢体功能,采用Bobath法平衡功能评定表评价患者坐站平衡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手、下肢Brunnstrum分期,Bobath法坐位、立位平衡功能分级以及MBI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Uc=5.037、4.567、5.228、2.538、6.508,t=36.215,均P<0.05;对照组:Uc=2.483、2.311、2.335、2.200、4.102,t=29.260,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592、2.243、2.897、2.018、2.825,t=8.375,均P<0.05)。结论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要临床上开展术后镇痛20余年,但术后镇痛不足仍然十分普遍。因此,全程有效控制疼痛达到无缝衔接,是减少患者伤害性应激反应、加强术后快速康复(ERAS)、预防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重要措施。本文为围术期目标导向全程镇痛(CGPA)管理的专家共识,目的是通过提高术后镇痛率,降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减少疼痛或镇痛相关并发症,提升围术期镇痛满意度和医疗服务满意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平台、智能化镇痛和重要生命体征远程监控手段,实现围术期全时段、全区域、全方位远程监控的个体化镇痛,提高围术期镇痛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