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烧伤患者康复期的真实体验,为烧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以“烧伤/烧伤患者、体验/认知/感受、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定性研究/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burn/burns、rehabilitation/recovery/survivor/survive、experience /views/perceptions/、qualitative/phenomenon/interview/grounded theor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INAHL》《PsycINFO》《Cochrane Library》,收集各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收录的探讨烧伤患者康复期真实体验的相关质性研究。根据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统计研究的国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的主要结果,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荟萃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纳入文献的研究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等8个国家,研究方法主要为现象学研究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成年烧伤患者。共提炼出46个明确的主题,归纳总结后形成10个新的类别,最终合成3个整合结果,包括烧伤患者承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生活常态被打破;烧伤患者获得创伤后成长,能够通过积极调整来应对生活困境;烧伤患者存在多重需求。结论烧伤患者在康复期经受躯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渴望获得家庭、社会的多方支持。医护人员、社会团体及家庭成员应关注不同特征烧伤患者康复期的心理体验及需求,构建多方位社会支持系统以助力患者重返社会,重塑新生活。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应用智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lectronic further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 e-fMEWS),探讨其在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病情评估及预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早期、动态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及2020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多个非重症单元住院患者262 805例。其中2018年1月至12月住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由责任护士使用传统的单一评估指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20年1月至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e-fMEWS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⑴患者住院时间≥24 h;⑵患者年龄≥14周岁。排除标准:⑴患者入院前进行过心肺复苏;⑵患者治疗中途中止治疗或者转院;⑶接受姑息治疗患者;⑷急诊预检分诊I级收治非重症病区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se team, RRT)启动情况、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情况,以及启动RRT的患者心搏呼吸骤停发生例数、有创机械通气例数、转入重症监护室例数、住院天数及预后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e-fMEWS评估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搏呼吸骤停小组启动比例下降0.03%;启动RRT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缩短,发生院内呼吸心搏骤停例数下降(12.2% vs. 13.2%)及转入重症监护单元例数较少(42.8% vs. 50.6%),治愈/好转率提高(58.4% vs. 56.1%)。结论应用e-fMEWS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快速、准确识别患者病情潜在恶化风险,通过早期识别非重症单元的潜在重症患者,早期干预、及时治疗,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