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坏死性肺炎(N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不同病原学NP的临床特点。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中国13家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494例NP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年份分为2008至2011年、2012至2015年、2016至2019年3组,根据地域分为南方和北方,分别比较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根据感染的病原菌不同分为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单一细菌感染组,进行临床特征和炎症指标的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χ²检验。结果494例NP患儿(男272例、女222例)年龄4.7(0.1~15.3)岁,其中494例NP中病原菌不明确147例,病原菌明确347例。常见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支原体238例,肺炎链球菌6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1例,铜绿假单胞菌13例,流感嗜血杆菌10例,腺病毒10例,流感病毒A 7例。3个年份组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2016至2019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高于2012至2015年组[52.1%(197/378)比36.8%(32/87),χ²=6.654,P=0.010],2012至2015年组肺炎支原体比例与2008至2011年组[31.0%(9/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314,P=0.575)。南方组与北方组患儿最主要的病原均为肺炎支原体,北方组肺炎支原体的比例高于南方组[60.5%(92/152)比42.7%(146/342),χ²=13.409,P<0.01],而肺炎链球菌的比例则低[7.9%(12/152)比14.3%(49/342),χ²=4.023,P=0.045]。单一肺炎支原体组(200例)与单一细菌感染组(98例)均以发热(分别为197、98例)和咳嗽(分别为200、96例)为主要临床表现,单一肺炎支原体组较单一细菌感染组胸痛症状更常见[17.0%(34/200)比6.1%(6/98),χ²=6.697,P=0.010],而气促、喘息症状更少见[16.0%(32/200)比60.2%(59/98),4.5%(9/200)比21.4%(21/98),χ²=60.688、20.819,均P<0.01];单一细菌感染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高于单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7(1.0~67.1)×109/L比10.5(2.5~32.2)×109/L,122.50(0.5~277.6)比51.4(0.5~200.0)mg/L,2.13(0.05~100.00)比0.24(0.01~18.85)μg/L,Z=-3.719、-5.901、-7.765,均P<0.01]。结论我国儿童NP病例逐年增多,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我国儿童NP的重要病原体。NP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和咳嗽常见,细菌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明显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及冷冻介入在儿童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呼吸科,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为TBTB的1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儿童TBTB的临床特征及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10例患儿(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为1~1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咳嗽7例,伴咯血2例。9例患儿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10例患儿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均为阳性。10例患儿行胸部CT检查,8例存在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0例患儿及时行儿科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新生肉芽组织和(或)干酪样坏死物不同程度堵塞各支气管9例;余1例支气管黏膜存在明显充血水肿。患儿支气管镜下分型为淋巴结瘘型8例、肉芽增殖型1例、炎症浸润型1例。其中7例留取标本送病理组织活检,均符合结核病理表现。9例进行儿科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TBTB患儿中,8例行可弯曲支气管镜下冷冻疗法(包括2例联合应用硬质支气管镜术)。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1~3次后,患儿原堵塞的各支气管管腔均转为通畅,疗效显著,且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儿童TBTB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且有助于其分型。经支气管镜冷冻介入对儿童TBTB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淋巴结瘘型和肉芽增殖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住院的214例重症和危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重症与危重症流感患儿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合并基础疾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临床转归等。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重症流感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214例患儿中,男153例(71.5%),年龄<5岁177例(82.7%),52例患儿合并基础疾病,207例有发热,54例出现惊厥,其中有3例为急性坏死性脑病,流感病毒以甲型为主[88.79%(190/214)]。危重症42例(19.6%),危重症流感患儿中合并基础疾病比例为61.9%(26/42),高于重症组的15.1%(26/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75,P<0.01)。危重症流感患儿中CRP≥40 mg/L的比例为33.3%(14/42),高于重症组的9.3%(16/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比值比(odds ratio, OR)=8.79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3.845~20.111]和CRP≥40 mg/L(OR=5.050,95%CI 1.966~12.970)是流感患儿发生危重症的影响因素。所有重症患儿均好转出院,42例危重症患儿中死亡7例。结论重症和危重症流感多发生于5岁以下患儿,合并基础疾病和CRP≥40 mg/L是发生危重症流感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