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运用优质护理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入院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就诊的所有患者,筛选出符合此次探究标准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使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n=45)和B组(n=45),给予A组常规基础护理,B组则采取优质护理。结果:B组患者血糖指标低于A组,差异较大P<0.05。B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7.78%(44/45)优于A组77.78%(34/45),差异较大P<0.05。结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能够大幅度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对促进护患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外周血管病变 介入治疗 优质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声带息肉声像图特点,初步探讨高频超声在声带息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声带息肉的患者169例,共176个息肉,总结声带息肉的超声图像特点,观察声门水平甲状软骨钙化特点以及声门水平甲状软骨钙化范围对声带息肉显示的影响。结果声带息肉声像图均表现为上皮层与韧带层之间出现局限性均匀低回声,形态可表现为类圆形与扁平形,并有高张力与低张力之分,彩色多普勒显示96.8%的息肉内未见血流信号。与扁平息肉相比,超声更易检出类圆形息肉,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声门水平甲状软骨钙化发生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水平甲软钙化范围影响声带息肉显示率,随着钙化范围增大,声带息肉显示率逐步降低,无钙化组与中度、重度钙化组之间声带息肉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声带息肉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高频超声可辨别声带息肉的形态、位置、大小,尤其对于声门水平甲状腺软骨无钙化及轻度钙化的患者,超声可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有望成为喉镜检查的有效补充,应用于声带息肉的初步筛查及术后复查。

  • 标签: 高频超声 声带息肉 甲状软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陶瓷净水工艺的应用与性能。陶瓷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高过滤效率、耐腐蚀性和长使用寿命等优点,在净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陶瓷的制备方法和特点,然后分析了陶瓷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陶瓷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标签: 陶瓷膜 净水工艺 应用与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21年5月,对22例指体软组织缺损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皮瓣移植修复。其中拇指9例,示指5例,中、环指各3例,小指2例;修复指端8例,指腹7例,指背及甲床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0.8 cm×0.5 cm~1.5 cm×0.8 cm,皮瓣切取面积1.0 cm×0.7 cm~1.8 cm×1.0 cm。供区6例直接拉拢缝合,其余予以中厚皮片覆盖,加压包扎。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例因缝合过紧致皮瓣肿胀、青紫,给予间断拆线后解除;2例皮瓣术后出现张力性水疱,1周后消退;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及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末次随访: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患指屈、伸功能也恢复正常,TPD为7~11 mm。除未能重建指体的特殊结构,如指甲、指腹螺纹及精细的感觉外,重建了指体原有的基本外形及功能。依中华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结果优11例,良9例,中2例,优良率91%;供区无功能影响。结论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岛皮瓣移植修复指体软组织缺损伤,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满意,而且不损伤指体主干血管,值得推广。

  • 标签: 岛状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 修复 指损伤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氯碱行业离子工艺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提升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氯碱行业离子工艺的原理和流程进行概述,分析其在我国氯碱行业的应用现状。其次,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两个方面,详细探讨离子工艺的作用机制。最后,结合我国氯碱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离子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建议。

  • 标签: 氯碱行业 离子膜工艺 生产效率 产品质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袖胃切除术70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了对称三孔法腹腔镜袖胃切除术与常规袖胃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表明,对称三孔法腹腔镜袖胃切除术组较常规袖胃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且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对称三孔法腹腔镜袖胃切除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病变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分子过程中可能的途径。方法筛选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中DN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GSE96804,采用R 3.6.2软件分析在DN肾小球与正常肾小球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应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11.0及Cytoscape 3.7.2软件分析关键基因及其相关通路。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得到168个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后得到7个关键基因ALB、FN1、EGF、PTGS2、PLG、KDR、LOX,其中ALB、EGF、PLG直接作用于肾小球。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主要表现在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血小板脱颗粒等生物过程,细胞外基质、分泌颗粒腔、血小板α颗粒等细胞组成,分子伴侣结合、铜离子结合、抗氧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主要调控与脂肪酸降解信号通路、CYP酶相关的外源性物质代谢及药物代谢信号通路相关的代谢过程。结论本研究从肾小球病变的角度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利于了解DN发生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验证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病变 生物信息学 关键基因 通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合用眼底激光及雷珠单抗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为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运用雷珠单抗治疗。结果:施治前视力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视力水平为观察组更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为观察组较低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和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结论:对于DR患者合用眼底激光及雷珠单抗治疗能够获得确切疗效,可更好的改善视力水平并改善视网膜症状。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眼底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理解性教学(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TfU)在血管外科实习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轮转的27名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TfU教学,通过设定启发性论题和理解目标,设计标准化病人、小组情景模拟等理解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进行教学。通过理论成绩考核和教学满意度调查,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的27名实习同学进行比较,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核结果显示,两组同学血管外科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上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临床护理和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4、2.641,P=0.005、0.011)。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护士对于理论知识掌握、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和总体教学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U能够增加实习生对相关疾病的临床护理知识掌握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沟通和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 标签: 实习护士 理解性教学 血管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分别应用游离甲瓣与瓦合中、环指相邻侧岛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适应证。方法2009年5月至2021年5月,宝鸡第三医院手显微外科共收治拇指末节脱套伤共24例24指,根据患者的意愿、职业等选择两种方式进行修复,其中13例采用游离甲瓣移植修复(甲瓣组),11例采用带同一掌侧指总动脉血管蒂的中指尺侧和环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皮瓣瓦合修复(瓦合皮瓣组)。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分别于1、3、6、12、18个月等时间段随访,主要随访皮瓣的外形、色泽、质地和TPD,以及拇指屈、伸、对掌及抓捏功能,并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4例皮瓣均成活,并均获得随访。甲瓣组和瓦合皮瓣组随访时间分别为12~60(18.5±0.5)个月和6~18(6.8±0.3)个月。末次随访指体外形及功能:甲瓣组均恢复了指甲、指腹螺纹及精细感觉,TPD为5~8 mm;拇指屈、伸、对掌及抓捏功能良好;瓦合皮瓣组除无指甲、指腹螺纹外,皮瓣外形、质地良好,也恢复了保护性感觉;TPD为6~11 mm;患指也恢复了屈、伸、对掌及抓捏等基本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甲瓣组优7例,良5例,可1例;瓦合皮瓣组优3例,良5例,可3例。从皮瓣外形(如指甲、指腹螺纹)、精细感觉恢复及抓捏功能的准确度、稳定性等方面观察, 甲瓣组明显优于瓦合皮瓣组。供区均无功能影响。结论两种皮瓣均为移植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的经典术式。对指体恢复要求高特别是爱美或职业需求的群体,采用游离甲瓣修复,可恢复其完美外形及功能;对不愿牺牲足趾或对指体外形要求不高的中老年群体采用瓦合皮瓣修复恢复指体功能,可达到满足个体需求、提高疗效的目的。

  • 标签: 脱套伤 甲瓣 瓦合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 拇指末节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中记录的心房扑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持续时间与脑卒中事件的相关性及抗凝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植入CIED患者,基础心律均为窦性心律,收集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或经腔内心电图确诊的房颤/房扑(心房激动频率≥250次/min,持续时间>6 min)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房高频事件(AHRE)信息,记录随访最长房颤/房扑持续时间和抗凝药物使用情况,记录脑卒中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比较不同持续时间房颤及抗凝方案对患者脑卒中风险的影响。结果共植入2 342例双腔CIED,2 136例完成随访,年龄(68.9±9.6)岁,其中男868例随访(42.4±16)个月,24.3%的患者记录到AHRE。根据房颤/房扑最长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无房颤组(75.7%,1 618/2 136)、<1.0 h(3.7%,79/2 136)、1.0~5.9 h(4.4%,93/2 136)、6.0~23.9 h(6.3%,135/2 136)、≥24.0 h(9.9%,211/2 136)5个组。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与无房颤患者比较,6.0~23.9 h房颤组的脑卒中事件增加3.8倍(P=0.04),≥24 h组房颤增加脑卒中风险17.3倍(P<0.001),该2组患者抗凝治疗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P=0.044)。结论房颤持续时间6 h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规律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缺血性卒中发生,房颤持续6 h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启动抗凝治疗的时间节点。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脏起搏器,人工 心房高频事件 脑卒中 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艾塞那肽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不同基线特征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探讨艾塞那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10日至2017年6月20日于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资料齐全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59例。研究设计为随机、前瞻、平行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和入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艾塞那肽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胰岛素治疗组。根据基线患者cIMT<1 mm以及≥1 mm分为基线无动脉粥样硬化组以及基线有动脉粥样硬化组;根据体质指数(BMI)<24 kg/m2以及≥24 kg/m2分为体重正常组和超重及肥胖组;根据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与HbA1c≥8.5%亚组分为一般高血糖组和显著高血糖组;根据52周时HbA1c下降<1.5%与HbA1c下降≥1.5%分为降糖效果一般组和降糖效果良好组。测量cIMT,采用非参数检验、χ²检验比较各组结果,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结果T2DM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为64.41%(38/59)。艾塞那肽治疗52周后,基线存在AS的患者cIMT较基线无AS下降明显(P=0.02)。艾塞那肽治疗52周后,超重及肥胖受试者cIMT下降,正常体重受试者cIMT轻度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艾塞那肽治疗52周后,降糖效果一般组与降糖效果良好组cIMT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艾塞那肽治疗后,52周内cIMT变化值与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及BMI变化值均无相关性(P值分别为0.576、0.188和0.352)。结论基线存在AS患者应用艾塞那肽后,cIMT改善更显著,获益更大。艾塞那肽治疗后cIMT水平不受基线体重及降糖疗效影响,与BMI及血糖变化值无相关性。

  • 标签: 胰岛素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糖 体重 艾塞那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