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夹闭术后患者康复应用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颅内动脉夹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4-2019.4收治我院接受治疗,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结果 试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于颅内动脉夹闭患者康复实施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程度,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运用。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焦虑评分 脑血管疾病 动脉瘤夹闭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左肺下叶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转移1例。患者女,49岁,胸部CT表现为左肺下叶背段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内见多发 囊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颅脑MRI表现为左侧小脑半球占位并周围明显水肿。病理诊断:左肺下叶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转移。

  • 标签: 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挫裂伤患者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重型挫裂伤病患的家属52名,调查其一般情况、心理需求与焦虑程度等。结果:女性组SAS评分(49.58±6.94)分,和男性组(48.57±6.35)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年纪≥40岁者SAS评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川崎病患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gn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333227与川崎病临床症状特点及冠状动脉扩张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7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川崎病儿童患者为研究组,8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NP。分析MPO基因SNP位点rs233322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检测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外周血MPO含量,分析MPO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分级之间相关性。结果MPO基因rs2333227位点GG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4.38,P=0.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2333227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研究组中高于对照组(χ2=10.5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2333227位点与颈部淋巴结肿大(χ2=5.64,P=0.018)、冠状动脉扩张改变(χ2=4.60,P=0.032)相关;MPO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705。结论MPO基因rs2333227位点与儿童川崎病的发病与病情进展相关,且与儿童川崎病中的淋巴结肿大、冠状动脉扩张等症状相关,MPO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具有较高正相关性。

  • 标签: 儿童 川崎病 MPO SNP rs2333227 冠状动脉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基质片段凝胶(SVF-gel)在局部隆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于潍坊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就诊的84例轻度鼻根、鼻梁低平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男2例,女40例,年龄23~42(31.17±5.27)岁]和对照组42例[男2例,女40例,年龄20~44(30.76±5.86)岁]。观察组实施脂肪颗粒抽吸+SVF-gel提取制备+注射隆鼻,对照组实施脂肪颗粒抽吸+注射隆鼻。根据术后鼻根及鼻梁高度变化、鼻额角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满意度等进行评估。结果84例患者术后随访14 d至24个月,鼻根及鼻梁高度明显增加,线条更为和谐,由鼻额角变化得出观察组吸收情况远低于对照组。除观察组3例患者、对照组8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外,其余73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注射区脂肪液化、坏死、硬结以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3例经再次注射后达满意效果,对照组8例经再次注射后1例达满意效果,3例不满意,4例经假体隆鼻修复达满意效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37例、良5例,满意度100%;对照组优20例、良15例、差7例,满意度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6, P<0.05)。结论SVF-gel胶注射在局部隆鼻中较脂肪细胞注射效果持久,脂肪干细胞存活率高,患者满意度较高,尤其适用于不愿接受自体骨、假体、异体组织填充物隆鼻的患者。

  • 标签: 注射 血管基质片段凝胶 自体脂肪移植 注射隆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量化分析1990-2019年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疾病负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影响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研究结果,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其年龄标准化率为指标,分析1990-2019年我国ASCVD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归因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并采用Gupta建立的分解法对人口增长、老龄化、年龄别患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所致的DALY变化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2019年我国61.00%的心血管病疾病负担由ASCVD所致,缺血性心脏病的DALY较1990年增长了133.66%,其中29.57%可归因于人口增长、108.74%归因于人口老龄化、8.87%归因于年龄别患病率的增加、-13.53%归因于疾病严重程度;缺血性卒中的DALY较1990年增长了138.64%,归因于上述4部分的变化率依次为30.95%、123.38%、55.80%和-71.49%。2019年高血压依然是ASCVD首要危险因素,其次是高LDL-C,归因于饮酒的年龄标准化DALY率较1990年增幅最大(486.01%),年均增长10.93%。结论1990-2019年,人口老龄化是我国ASCVD疾病负担大幅增长最主要的原因,而其他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不利趋势,特别是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持续流行同样不容忽视。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疾病负担 人口老龄化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