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一种提高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淋巴结获取数目的纳米碳淋巴示踪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159例新辅助化疗后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术前1 d经内镜在黏膜下层注射纳米碳设为研究组,93例术中使用皮试针头注射浆膜下层设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平均总淋巴结获取数目为(47.0±14.7)枚,对照组为(38.0±14.5)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获取的平均纤维化淋巴结数目为(3.1±1.9)枚,对照组为(3.0±1.8)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黑染淋巴结数目为(22.3±4.4)枚,对照组为(14.7±4.8)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站淋巴结平均获取数目为(26.6±8.5)枚,对照组为(24.1±9.9)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二站淋巴结平均获取数目为(20.4±6.9)枚,对照组为(13.8±5.7)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 d经内镜在黏膜下层注射纳米碳较术中在浆膜下层注射纳米碳更能提高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获取个数,尤其是第二站淋巴结数目,有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化疗是否对所有pT1N1M0(ⅠB期)的胃癌患者有生存获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185例pT1N1M0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n=100)和非化疗组(n=85)。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送检淋巴结数目、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辅助化疗均与胃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送检淋巴结数目≥16枚(HR=0.363,95%CI: 0.160~0.827,P=0.016)、脉管侵犯(HR=4.117,95%CI: 1.796~9.436,P=0.001)及辅助化疗(HR=4.530,95%CI: 1.932~10.622,P=0.001)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送检淋巴结数目、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辅助化疗均与胃癌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送检淋巴结数目≥16枚(HR=0.344,95%CI: 0.144~0.822,P=0.016)、脉管侵犯(HR=5.113,95%CI: 2.029~12.887,P=0.001)和辅助化疗(HR=4.694,95%CI: 1.854~11.888,P=0.001)均是影响胃癌患者疾病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两个重要的预后因素(送检淋巴结数目和脉管侵犯)将pT1N1M0患者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类别,发现3个风险组之间的无病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诊断为pT1N1M0的胃癌患者有望从辅助化疗中生存获益;淋巴结送检数目不足16枚和脉管侵犯的患者可能特别适合辅助化疗。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对新辅助放化疗后直肠癌患者的纳米碳淋巴示踪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88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患者,按照术前是否采用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分为放化疗后纳米碳示踪组(观察组)和放化疗后非纳米碳示踪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检出淋巴结数为[15(11~19)枚比9(5~12)枚,Z=5.22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淋巴结数为[0(0~0.25)枚比0(0~1)枚,Z=1.199,P=0.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淋巴结<7枚患者比例为(0/34比18/54,χ2=14.248,P<0.001),淋巴结<10枚患者比例为(4/34比29/54,χ2=15.65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后注射纳米碳可提高直肠癌患者术后的淋巴结检出数,同时可提高淋巴结检出数≥7枚和≥10枚患者的比例,更有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脏密度在预测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415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295例,女120例;年龄28~83岁,中位年龄59岁。根据CT扫描检测脾脏密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脾脏密度预测胃癌术后复发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组(脾脏密度≤43.00 HU, n=118)和非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组(脾脏密度>43.00 HU, n=29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脾脏密度预测胃癌术后复发的最佳临界值为43.00 HU,ROC曲线下面积为0.60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9%和40.4%。脾脏密度与患者的白蛋白、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肿瘤直径有关(均P<0.05)。全组415例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45.5%和50.1%。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肿瘤部位、肿瘤直径、Lauren分型、TNM分期、神经侵犯、脉管侵犯、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和辅助化疗均与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有关(均P<0.05);年龄、NLR、肿瘤部位、肿瘤直径、Lauren分型、TNM分期、神经侵犯、脉管侵犯、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和辅助化疗均与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的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LR水平高(HR=1.501,95%CI:1.136~1.984)、TNM分期晚(HR=2.559,95%CI:1.850~3.539)、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HR=2.093,95%CI:1.571~2.788)和未行辅助化疗(HR=1.583,95%CI:1.204~2.083)是影响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TNM分期晚(HR=1.938,95%CI:1.395~2.692)、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HR=1.566,95%CI:1.180~2.078)和未行辅助化疗(HR=1.336,95%CI:1.016~1.758)是影响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对于Ⅰ期患者,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组和非脾脏密度弥漫性降低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8.6%和83.7%,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85.7%和89.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Ⅱ期和Ⅲ期患者,两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5.4%和48.8%,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17.3%和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作为一种影像学评估方法,脾脏密度可预测根治性胃癌切除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内镜下黏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和术中浆膜下注射纳米炭示踪剂对胃癌全胃切除术中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118例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9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26~81岁。118例患者中,56例术前内镜下黏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设为观察组;62例术中浆膜下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总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48±16)枚、3枚(0~25枚)、(26±9)枚、(23±7)枚;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1±13)枚、4枚(0~28枚)、(25±8)枚、(16±5)枚。两组患者总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4,6.588,P<0.05),两组患者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747,t=1.689,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前内镜下黏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和术中浆膜下注射纳米炭示踪剂均为安全、有效的淋巴结示踪剂注射方法。术前内镜下黏膜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较术中浆膜下注射纳米炭示踪剂能提高胃癌淋巴结清扫数目,尤其是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在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胃癌D2根治术并于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38例术中应用纳米碳标记者为观察组,44例未使用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淋巴结获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纳米碳注射。观察组手术时间(150±28) min、术中出血量(207±121) ml,对照组手术时间(140±23) min、术中出血量(256±182) 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共检出淋巴结1 260枚,对照组共检出淋巴结981枚。观察组淋巴结检出时间(17.2±3.3) min,淋巴结数目(33.2±10.4)枚,第一站(19.8±5.3)枚,第二站(13.4±6.4)枚,直径<5 mm淋巴结数目673枚,阳性淋巴结数目13(1~31枚),淋巴结转移率19.1%(241/1 260);对照组淋巴结检出时间(20.6±4.4) min,淋巴结数目(22.3±6.6)枚,第一站(12.6±4.1)枚,第二站(9.7±3.2)枚,直径<5 mm淋巴结数目432枚,阳性淋巴结数目6枚(1~13枚),淋巴结转移率16.5%(162/981)。观察组在淋巴结检出数目、第一站淋巴结数目、第二站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及直径<5 mm淋巴结数目均多于对照组,而淋巴结检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淋巴结转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检出黑染淋巴结686枚,淋巴结黑染率54.4%(686/1 260)。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在新辅助化疗后胃癌根治术中操作简便、安全可行,能够增加淋巴结检出数目,有利于患者进行化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判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全系膜切除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通外科经膈肌裂孔或左侧胸腹联合入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术前诊断食管受累≥1 cm的95例AEG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全系膜切除组(33例)和传统手术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0 d内病死率、上切缘长度以及淋巴结获取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系膜切除组中右侧胸膜破损达10例(30.3%),高于传统手术组4例(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1,P=0.002)。全系膜切除组获拣淋巴结总数目为(47.5±14.5)枚,其中阳性淋巴结中位数为5.0枚,均多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2.2±17.1)枚和3.0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系膜切除组的纵隔淋巴结获取数达到(5.6±1.6)枚,传统手术组仅为(2.2±1.3)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65,P<0.001),但两组纵隔淋巴结阳性数目相当(P>0.05)。两组患者在食管上切缘、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亦接近(均P>0.05)。结论食管全系膜切除应用于食管受累AEG患者的治疗,可提高下纵隔淋巴结获取数目,且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备一定的手术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针法回肠造口方法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中的技术优势。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连续80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的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一针法回肠造口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造口组(对照组),对比两组造口手术操作时间、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粪水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脱垂、造口回缩等相关造口并发症指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2.1±0.9)min vs.(15.2±4.6)min](t=-17.510,P<0.05),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粪水性皮炎、造口回缩等发生率与传统方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1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粪水性皮炎患者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造口回缩患者0例,对照组8例)(χ2=15.313,42.717,8.889;P均<0.05),在造口旁疝、造口脱垂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造口旁疝患者2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造口脱垂患者2例,对照组3例)(χ2=2.222,0.213;P均>0.05)。结论一针法回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较传统方法更具操作优势,而且可减少相关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FLOT方案用于胃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效果及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128例胃腺癌新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新辅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FLOT组(43例)和SOX/XELOX组(85例)。结果FLOT组中疾病控制率达到81%,SOX/XELOX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FLOT组中TRG0/1级患者占比为49%,显著高于SOX/XELOX组的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OT组中ypT0-4分别为2、10、8、17、6例,SOX/XELOX组中ypT0-4分别为1、9、15、26、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FLOT组中ypTNM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11、20、12例,SOX/XELOX组中ypTNM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12、30、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FLOT组发生并发症10例(23%),SOX/XELOX组为18例(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OT方案用于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治疗并不提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FLOT方案的肿瘤退缩和降期效果显著优于两药联合的SOX/XELOX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针法回肠造口在后期回肠造口还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1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剔除未行造口还纳手术病人14例,最终入组12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行一针法回肠造口设为观察组;行传统回肠造口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2)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情况。(3)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直肠癌低位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每个月随访1次,随访至回肠造口还纳手术后3个月,了解病人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人127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31~83岁。127例病人中观察组66例,对照组61例。(2)回肠造口还纳手术情况: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回肠造口还纳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粘连程度(轻度粘连、明显粘连)分别为4.25 cm(4.00 cm,5.00 cm)和7.50 cm(7.00 cm,8.50 cm),48.00 min(33.75 min,58.00 min)和70.00 min(57.00 min,80.00 min),30 mL(20 mL,50 mL)和30 mL(30 mL,50 mL),34、32例和13、48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549、-6.133、-2.758,χ2=12.405,P<0.05)。(3)术后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切口感染分别为5例和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7,P<0.05)。(4)随访情况:127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随访期间仅对照组3例病人出现术后切口疝,经保守治疗痊愈。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吻合口瘘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一针法回肠造口具有造口还纳的优势,能有效缩短回肠造口还纳手术的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经内镜注射纳米碳标记肿瘤上界预切点及淋巴示踪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并行D2根治术的81例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新辅助化疗前是否在内镜下应用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将全组患者分为纳米碳示踪组(39例)和常规手术组(42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情况、上切缘长度及淋巴结获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米碳示踪组食管上切缘长度长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0.5)cm比(2.8±0.5)cm,t=8.696,P<0.001]。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检出时间、总体淋巴结检出数目、第1站淋巴结数目、第2站淋巴结数目及下纵隔淋巴结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总体和下纵隔阳性淋巴结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新辅助化疗前经内镜注射纳米碳淋巴示踪剂标记肿瘤上界预切点及淋巴示踪安全、可行、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上界定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7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内行MRI检查。首先在患者的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图像上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及强化方式等情况,然后在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独立测量肿瘤上界与贲门切迹的距离,并与手术大体标本中实测肿瘤上界与贲门切迹的距离进行对照。结果本组73例患者的MRI测量肿瘤上界位置平均为(1.75±1.98)cm,手术大体标本测量平均为(1.72±1.97)c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2, P=0.569)。两组测量值的一致性为优(组内相关系数=0.974,95% CI:0.959~0.984,P<0.01)。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测量的肿瘤上界与手术大体标本测量的结果基本一致,MRI动态增强扫描可用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肿瘤上界的定位。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后出现结肠漏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2例患者二次手术行肠造瘘术后顺利出院,1例患者在保守治疗失败后再次行回肠造瘘后顺利出院。胃癌术后结肠漏治疗应以肠造瘘为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术中应及时消除隐患,减少结肠漏的发生。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发生Ⅳ级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2例患者采取吻合口离断术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作为Ⅳ级食管胃/食管空肠吻合口漏的抢救治疗,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接受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食管空肠吻合口为术后吻合口漏的主要部位。如何提高食管空肠吻合口的安全性是目前临床讨论的热点。本文旨在评价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法在胃癌全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术前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腺癌、经影像学检查判断为可完成R0切除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76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排除术中非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或无法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的患者。其中,采用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者295例(改良吻合组),常规方法吻合者为469例(常规吻合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情况(Ⅲ级及Ⅲ级以上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改良吻合组与常规吻合组的手术时间[(140.7±27.0)min比(139.6±22.8)min]、术中出血量[(200.6±111.0)ml比(214.4±114.1)ml]、食管空肠吻合时间[(20.4±4.3)min比(19.9±4.6)min]、术后排气时间[(4.1±1.1)d比(4.2±1.1)d]、术后进流食时间[(5.4±1.0)d比(5.5±0.9)d]、术后鼻肠管拔出时间[(9.8±3.2)d比(10.0±2.3)d]以及术后住院时间[(15.4±6.5)d比(15.9±5.6)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吻合组相比,改良吻合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7%(5/295)比4.7%(22/469),χ2=4.768,P=0.029]和吻合口漏发生率[1.0%(3/295)比3.4%(16/469),χ2=4.282,P=0.039]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在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出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吻合组与常规吻合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4.2%(101/295)比32.2%(151/469),χ2=0.838,P=0.36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4.7%(14/295)比7.2%(34/469),Z=-1.465,P=0.1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管空肠两层半吻合在胃癌全胃切除手术中安全可行,能够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