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对比,进一步总结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规律,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院肿瘤内科所有所收治进行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合并出现感染的患者中,抽取 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群体,患者中疾病主要是包括肝癌、胃癌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主要是采取肿瘤内科的化疗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总结,对其发生感染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积极防范合并感染的问题。结果 在临床 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合并感染发生部位情况方面对比发现,感染出现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 P< 0.0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泌尿道、消化道、腹腔、皮肤感染,证明还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最高。结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主要是与恶性肿瘤对于身体消耗性相对较强以及治疗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最为常见,在临床相关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染风险的防控,早期进行预防如有出现感染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3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A组为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共100例,B组为AMI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52例,C组为消化道出血后发生AMI的患者,共41例。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差异,随访2年后,比较三组患者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包括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非致死性AMI等)的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B、C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A组,B、C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A组,B、C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值明显低于A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的比例均互不相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均有消化道出血,B组输血患者的比例远远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跟踪随访,发现B、C组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比例和死亡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的臨床表现比单纯的AMI患者更加复杂,抗凝治疗更加困难,且再发风险大,预后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對比分析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将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等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给予A组患者普罗帕酮治疗,给予B组患者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58.33%,远低于B组的8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在减少药物剂量及对症治疗后减轻,可继续治疗。结论碘胺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较普罗帕酮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及100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临床特点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3年回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9%、死亡率为47%;对照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24%、死亡率为17%。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心力衰竭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较差,并且死亡率高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状况,旨在为免疫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风湿免疫科和血管科就诊的大动脉炎患者29例,女性28例、男性1例,中位数年龄为39岁,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大动脉炎诊断标准,且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进行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同期选择21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学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治疗的29例大动脉炎患者中,28例为女性,26例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全身症状中以乏力(62.07%)和头痛(41.38%)为主要表现,血管症状中以杂音和脉搏减弱(68.97%)为主要表现,Numano分型中以Ⅴ型(79.31%)最多。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初诊大动脉炎患者的总T(CD3)淋巴细胞的绝对值[(1 337.14±312.46)μl vs(1 139.95±340.96)μl,t=2.120,P=0.039]、辅助T(CD4)淋巴细胞的百分比[46.29%±6.55% vs 36.55%±7.42%,t=4.903,P<0.000 1]和绝对值[(815.52±194.11)μl vs(571.44±187.55)μl,t=4.450,P<0.000 1]、CD4/CD8的比值[1.83(1.41~2.30)vs 1.32(1.03~1.39),Z=3.401,P=0.001]都升高,而自然杀伤(NK)细胞(CD56)的百分比[10.71%(6.45%~14.30%)vs 14.57 %(10.87%~18.47%),Z=2.408,P=0.016]降低。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大动脉炎患者的补体C3[1.16(1.02~1.31)g/L vs 1.05(0.93~1.15)g/L,Z=2.383,P=0.021]升高,免疫球蛋白(Ig)G[11.97(8.74~14.43)g/L vs 14.37(13.11~15.47)g/L,Z=3.017,P=0.003]降低。与健康对照者组相比,初诊大动脉炎患者的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19.31(9.50~28.50)mm/h vs 3.71(2.00~5.00)mm/h,Z=5.338,P<0.000 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6.52(0.32~8.62)mg/L vs 0.73(0.35~1.07)mg/L,Z=2.983,P=0.003]和快速C反应蛋白(Q-CRP)[8.73(1.03~7.72)mg/L vs 0.57(0.08~0.98)mg/L,Z=4.263,P<0.000 1]都升高。结论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大动脉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处于激活状态,外周血中的总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以应对全身大动脉血管的炎症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胰腺炎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本研究抽选的71例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患者均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入院。所有患者均给予ERCP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警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预警性护理干预应用于ERCP治疗的胰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方法:本次实验的对象是2019年7月-2020年4月因冠心病来我院接受诊断的患者76例与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75例,将冠心病患者设置为研究组,将健康体检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以及尿酸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血清胆红素水平、尿酸水平,同时评估研究组患者不同狭窄积分的尿酸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分析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的尿酸水平低于研究组患者,但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 42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救护经验。结果: 42例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病情危重,要求护理工作快、稳、准,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癌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已确诊的4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信息资料纳入计算机系统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共计21例,采用化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另外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21例患者自动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癌患者治疗中,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改善,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价值,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癌症疼痛患者采取止痛药物治疗的过程中,传统干预方法配合认知感与是否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用药依从性是否可以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所有癌痛开展止痛药物三阶镇痛的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完全一致。对照组患者常规开展用药指导和三阶梯止痛,观察组则在这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个案分析,开展认知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评价镇痛效果,并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干预的依从性。结果VAS评分方面干预前并无明显不同(P>0.05),彼此之间高度接近。但分别开展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更低(P<0.05),而且依从性相对更好。结论 临床认知干预的强化可以辅助患者现有止痛药物应用效果的提高,提升患者治疗方面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癌痛所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现有的疼痛方面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9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整体化护理。比较两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透析依从性、透析认知、疾病认知;护理前后患者情绪状况;透析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透析依从性、透析认知、疾病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情绪状况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情绪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透析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和透析认知,减轻不良情绪,减少透析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