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茯苓水煎液及两者联用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的心衰小鼠的心功能疗效差异。方法:动物随机被分为 A组(健康对照组)、 B组( CHF对照组)、 C组(卡维地洛治疗组)、 D组(茯苓治疗组)、 E组(联合治疗组) 5组,对 B、 C、 D、 E四组采用皮下注射 ISO方法于 14d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 CDE三组进行给予卡维地洛、茯苓连续治疗 28d。结果:与空白组比,心衰模型组的心质量指数、脑钠肽 (BNP)明显增大或增高 (P<0. 01~0. 05),与心衰模型组比, CDE三组均可明显降低心衰大鼠的心质量指数、 BNP。与药物干预组相比, E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相较于心衰组,单用及联合用药组可以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尤以联合用药组疗效最为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苯三酚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排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用山莨菪碱治疗,实验组用间苯三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结石清除情况、排出时间、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速大于对照组,实验组结石排出时间少于对照组,结石排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16%,与对照组(12.24%)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应用间苯三酚可改善患者的泌尿系统,提高结石排出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压氧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样本数量3486例。首先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高压氧科收治的1698例患者展开调查,记录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对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并在之后的一年内通过观察护理质效改善情况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探讨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高压氧科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提升高压氧科的护理质效。结论 在高压氧科临床工作中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增强陪舱护士的综合素质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避免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2~5岁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失访2例,未完成6个月康复治疗3例;治疗组失访1例,未完成6个月康复治疗3例;最终纳入对照组33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作业疗法、运动疗法、推拿、物理因子治疗等,每项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个疗程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镜像视觉反馈训练,治疗时间为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次,治疗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开始下个疗程康复治疗,共治疗6个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肌电积分值(iEMG)对2组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和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FMA评分[治疗组(32.38±4.79)和(38.24±4.83)分;对照组(28.30±5.68)和(32.79±5.49)分]、PDMS-FM总评分[治疗组(123.74±16.54)和(145.68±13.43)分;对照组(111.21±17.62)和(123.94±15.83)分]、抓握能力评分[治疗组(31.68±6.28)和(37.41±5.39)分;对照组(26.79±5.74)和(31.82±4.98)分]和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治疗组(92.06±11.34)和(108.26±8.40)分;对照组(84.42±12.12)和(92.12±11.08)分]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治疗组(2.26±0.83)和(1.85±0.89)分;对照组(2.18±0.88)和(1.82±0.95)分]和iEMG值[治疗组(16.27±3.17)和(14.26±3.50)μV;对照组(16.88±3.15)和(15.00±3.09)μV]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但不能降低肌张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胶质瘤切除术中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联合B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共35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6.9±2.2)岁,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和B超进行实时引导进行手术。另选取同期进行常规胶质瘤切除术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37.2±2.3)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定位准确率、手术全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观察组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时间[(174.6±16.4)min]、术中出血量[(42.3±10.7)ml]、住院时间[(10.2±2.4)d]均少于对照组[(220.3±18.3)min、(65.2±9.4)ml、(16.4±3.2)d],肿瘤定位准确率为91.42%(32/35)、全切率为88.57%(31/35),均高于对照组[65.71%(23/35)、62.86%(2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ADL、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ADL、KPS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ADL评分为(74.3±3.6)分、KPS为(64.6±7.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2.5±4.6)分、(60.7±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2、2.146,均P<0.05)。结论对胶质瘤手术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联合B超的应用,手术定位精准,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效率以及精确度,减少住院时间,提高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手术信息,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方法采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房颤中心数据库(www.china-afc.org)中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房颤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手术参数、手术并发症和术终心律状况。并将患者分为单纯封堵组和封堵+导管消融(一站式)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特征、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全国175家医院共2 001份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其中男1 178例(58.9%),平均年龄69.4岁,年龄范围29~91岁,阵发性房颤892例(44.6%),CHA2DS2-VASc评分平均3.7分,HAS-BLED评分平均3.9分;封堵器以Watchman封堵器(63.8%,1 276/2 001)为主,手术成功率98.9%(1 979例),手术并发症7.4%(148例),残余分流5.1%(102例),术终窦性心律63.4%(1 269例)。与单纯封堵组(1 075例,53.7%)相比,一站式组(926例,46.3%)的患者年龄较小[(65.3±8.2)岁对(71.9±8.7)岁,P<0.001]、阵发性房颤比例高[67.4%(624例)对24.9%(268例),P<0.001]、CHA2DS2-VASc评分较高[(4.0±1.5)分对(3.7±1.4)分,P<0.001]、HAS-BLED评分较低[(3.6±1.6)分对(3.9±1.2)分,P<0.001]、残余分流率较低[2.8%(26例)对7.1%(76例),P<0.001]、术终窦性心律比例较高[96.7%(895/926)对34.8%(374/1 075),P<0.001],而手术成功率[99.2%(818/926)对98.7%(1 061/1 075),P=0.27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9.7%(48/926)对9.3%(100/1 075),P=0.760]。结论近年来,我国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左心耳封堵术联合导管消融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但可显著提高术终窦性心律比例。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7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诊疗记录,采取全程护理模式,并严密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观察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除3例患者因中毒程度过深出现迟发性脑病外,其他患者经救治后症状均有明显的减轻,其中有65人在治疗后1-4h内即恢复意识,在治疗过程中未见其他不良病症发生。结论 临床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高压氧+常规药物治疗再辅以科学有效的全程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中毒对脑神经细胞造成的损伤,降低迟发性脑病及其他不良症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意义。方法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的UALCAN等多个在线数据库筛选肾透明细胞癌分级、分期和预后高度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肾癌切除术且随访超过5年的127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制作组织芯片(TMA),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评估CDCA5表达高低,将其分为CDCA5低表达组(n=77)和CDCA5高表达组(n=50),并分析预后相关性。采用χ2检验比较患者临床病理CDCA5表达差异,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CA5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率为39.37%(50/127),低表达率为60.63%(77/127)。CDCA5高表达组与较大肿瘤直径(χ2=5.550,P<0.05)、远处转移(χ2=13.402,P<0.01)、高TNM分期(χ2=19.634,P<0.01)、高Furhman分级(χ2=9.342,P<0.01)有关,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血尿、手术入路、手术方式、有无合并慢性病等无明显相关。随访时间(72.77±15.64)个月,CDCA5高表达组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0.00%,总生存期(OS)为90.00%;CDCA5低表达组5年PFS为88.31%,OS为90.9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CA5表达和Furhman分级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显示,CDCA5高表达量[风险比(HR)=145.920,P<0.01]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淋巴结无转移(HR=0.010,P<0.05)则降低对OS的影响;CDCA5高表达量(HR=15.217,P<0.01)和年龄>60岁(HR=4.203,P<0.05)是影响PFS的危险因素。结论CDCA5表达上调是肾透明细胞癌不良预后新的分子标志物和肿瘤治疗潜在新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干预对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保护作用及其差异蛋白质组学表达谱。方法于2021年1月,将39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噪声暴露组、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每组13只。噪声暴露组和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大鼠连续暴露在声压级120 dB(A)、中心频率8 kHz的倍频程噪声下4 h;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大鼠从噪声暴露前3 d开始给予200 mg/kg/d二甲双胍干预,共7 d。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各组大鼠右耳噪声暴露前、噪声暴露后1、4、7 d的听力阈值变化情况,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定量蛋白组学鉴定并分析各组大鼠内耳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用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验证。结果在噪声暴露后1、4、7 d,噪声暴露组和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大鼠右耳短声ABR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大鼠右耳短声ABR阈值明显低于噪声暴露组(P<0.05)。与噪声暴露组比较,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大鼠差异表达上调蛋白1 035个,差异表达下调蛋白1 145个;GO富集分析显示,显著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结合、分子功能调节、信号转导等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显著富集的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焦点黏附、糖尿病性心肌病、分裂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等。免疫荧光实验显示,与噪声暴露组比较,二甲双胍+噪声暴露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荧光强度增加,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IF4EBP1)荧光强度减弱。结论噪声暴露可导致大鼠听力阈值升高,二甲双胍可通过多条通路和生物学过程改善噪声引起的听力阈值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