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健康"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为有效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成效显著。但是,目前仍存在多重问题制约着签约服务向纵深处推进。本研究参考"三圈"理论,从政策价值、政策资源、政策推动力3个维度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家庭医生数量不足、配套政策不完善、年轻健康群体政策认可度低等。后续应通过充实家庭医生队伍、丰富配套政策、聚焦宣传重点人群等多项优化策略,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长期高效执行。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政策执行 "三圈"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签约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体验,为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汉化版的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rimary care assessment tools, PCAT),于2020年5—6月对某市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所乡镇卫生院的1 400名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体验。同时对机构管理人员及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访谈。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33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PCAT量表总得分25.17分,其中首诊、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社区为导向及文化胜任力7个维度的得分依次为3.57分、3.68分、3.54分、3.40分、3.72分、3.67分和3.59分;372人(47.1%)在去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之前未经过签约机构转诊;不同机构类型、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的居民在首诊、连续性、协调性与综合性4个核心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完善服务的综合性、协调性和可及性,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标签: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生 就诊体验 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 居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和服务意愿,探讨在供方视角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执行障碍及可行性策略。方法2020年7—10月,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关键人物访谈法对山东省3个地市中各县、市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850名家庭医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家庭医生提供签约服务的意愿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关键人物访谈法相结合,探讨家庭医生视角下签约服务的执行障碍因素及服务优化策略。结果获得有效问卷791份,其中688人(87.0%)表示认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开展,679人(85.8%)表示愿意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婚姻状况、服务政策认可度、服务运行效果满意度、服务发展前景乐观度、居民患病首选度是影响家庭医生服务意愿的因素。结论应通过丰富政策配套措施、创新应用"互联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绩效考核工作及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等策略有效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意愿,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高效有序执行。

  • 标签: 医生,家庭 签约服务 认知 意愿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指导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心理契约的满足水平及其对居民行为意向的影响,为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能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抽取山东省9个乡镇/街道的1 100名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签约居民的心理契约满足水平(24个条目)和行为意向评估(9个条目)问卷调查,建立并分析签约居民心理契约对行为意向作用效应模型。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模型验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检验。结果收回有效问卷998份,签约居民心理契约满足水平得分为(3.45±0.56)分,行为意向自评得分为(2.81±0.29)分。交易型和关系型心理契约与行为意向各维度均相关(P<0.01)。在心理契约对行为意向作用效应模型中,交易型心理契约对忠诚意向、建言意向、退出意向和忽略意向的效应系数分别为0.33、0.24、-0.25、-0.49,其中对忽略意向仅产生间接效应;关系型心理契约对忠诚意向、建言意向、退出意向和忽略意向的效应系数分别为0.26、0.10、-0.14、-0.50,其中对建言和忽略意向仅产生间接效应。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心理契约尚未得到有效满足,心理契约的满足能直接增强居民的忠诚意向,降低退出意向,并间接影响建言和忽略意向。应积极开展签约居民心理契约调查,搭建省-市-县-乡协同联动平台,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效能,改善签约居民的就医体验。

  • 标签: 医师,家庭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居民 心理契约 不完全契约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村医生脆弱性内涵进行界定。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于2015年10—11月,在对乡村医生和卫生管理人员进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步界定的乡村医生脆弱性内涵进行咨询和论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两轮咨询分别咨询了20位专家和16位专家。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对7个咨询单元的认同率从74.29%提高到93.16%。结论界定了乡村医生的脆弱性,其是指乡村医生自身内在应对力和获得的外部支持力难以应对其受到的扰动的状态,其由乡村医生所受扰动力和对扰动的应对能力共同决定。

  • 标签: 卫生人力 乡村医生 脆弱性 内涵界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医改背景下山东省乡村医生脆弱性水平现状。方法于2015年10—11月,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乡村医生的脆弱性状态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包括乡村医生基本情况、环境源扰动、工作源扰动、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内在应对力6个分问卷。采用均数和标准差对乡村医生的扰动力及应对力水平进行描述。采用象限分析法对乡村医生所处脆弱性状态进行分析;采用集对分析计算乡村医生的脆弱性指数,采用样本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脆弱性指数得分对乡村医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乡村医生受到的总体扰动力为(3.39±0.46)分,执业风险对其贡献度最大,为19.95%。乡村医生对扰动的应对力得分为(3.33±0.40)分,经济支持对其贡献度最小(4.09%)。经集对分析,乡村医生脆弱性总体得分为(0.49±0.06)分,处于中等水平。聚类分析显示,27.2%(277/1 018)的乡村医生的脆弱性水平属于"较高"状态,30.3%(309/1 018)处于"中等"状态。象限分析显示,35.5%(361/1 018)的乡村医生处于危机型脆弱性状态。结论当前乡村医生脆弱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乡村医生面临的环境源扰动力相对较高,获得的情感性支持较多,而工具性支持力相对不足。

  • 标签: 卫生人力 乡村医生 脆弱性 集对分析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