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Embase、PubMed、Medline、Cochrane、Google学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试验组)与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类药物(对照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2.2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纳入10项RCT研究共6 839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均数差(MD)=-170.14,95%CI:-243.15~-97.12,P<0.05]、左室射血分数(MD=2.92,95%CI:0.63~5.20,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MD=-5.32,95%CI:-10.25~-0.21,P<0.05)、6 min步行距离(MD=58.4,95%CI:40.37~56.42,P<0.05)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力衰竭治疗有效率[比值比(OR)=1.57,95%CI:0.96~2.57,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程度(MD=-1.27,95%CI:-2.62~0.08,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改善程度(MD=-1.36,95%CI:-10.72~8.00,P>0.05)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0.95,95%CI:0.73~1.23,P<0.05;I2=6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6 min步行距离、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但应注意低血压、高血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龙口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ACS PCI术后无复流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B、C组。A组患者4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地尔硫卓等常规对症治疗。B组患者42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治疗;C组39例,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及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C组患者ST段压低、ST段抬高及缺血损伤导联数明显低于B组,B组患者ST段压低、ST段抬高及缺血损伤导联数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7.7%)明显低于B组(19.0%),B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19.0%)明显低于A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B组,B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清hs-CRP、ET-1及血浆MPO水平明显低于B组,B组患者血清hs-CRP、ET-1及血浆MPO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联合替罗非班治疗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临床疗效明显,其主要是通过降低机体血液炎性因子及血小板聚集率实现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MYD2对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CFs,通过转染SMYD2干扰RNA(siRNA),在CFs中降低SMYD2的表达,利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各组细胞,检测以下指标:(1)噻唑蓝(MTT)法检测CFs增殖;(2)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SMYD2、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等指标的表达。结果AngⅡ诱导CFs中SMYD2的表达增加(P<0.01)。AngⅡ刺激CFs增殖和胶原合成(P<0.01),SMYD2-siRNA和对照组相比,CFs增殖下降(P<0.05),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降低(P<0.05)。结论降低CFs中SMYD2表达可抑制AngⅡ引起的CFs增殖和胶原合成,提示SMYD2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