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2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在患者及家属同意下行尿激酶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要严格掌握尿激酶静脉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溶栓 尿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分析BNP水平的变化在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源性脑梗死患者50例,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24h内以及入院第2周的血清BNP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和治疗一周后的NIHSS和MRS评分,分析BNP水平的变化在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同时分析BNP水平的变化对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价。结果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h内以及入院第2周的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NIHSS、MRS、AD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IHSS、MRS、ADL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脑梗死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NIHSS、MRS、ADL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BNP可作为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鉴别的一个血清生物学指标,也可为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清BNP 心源性脑梗死 非心源性脑梗死
  • 简介:摘 要:食品药品是现今较为广泛的消费品,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具有关键与核心作用。而处理技术是影响食品药品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样品处理技术简述及必要性入手,对食品药品检验处理技术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 标签: 食品药品 检验前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道黏液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影响及管理要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就诊,确诊哮喘并进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100例,收集患者病史和一般资料、胸部CT结果、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血常规、过敏原总IgE、烟曲霉M3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根据胸部CT结果将哮喘患者分为有黏液组和无黏液组,统计气道黏液的分布和基于支气管肺段的黏液评分,分析气道黏液和临床病史、哮喘急性发作、肺功能[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预计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及剩余25%、50%、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预计值、MEF25%预计值、MEF50%预计值、MEF75%预计值)]、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气道黏液是否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应的管理策略。结果100例哮喘患者中有黏液组24例,无黏液组76例。黏液组气道黏液的分布以双下肺多见(左肺下叶30.53%、左肺上叶9.16%、右肺下叶29.01%、右肺中叶14.50%、右肺上叶16.80%),黏液评分(4.42±3.12)分;体重指数(BMI)、入组1年内因哮喘急性发作就医次数、FeNO、外周血Eos均显著高于无黏液组[(24.95±4.34)比(23.22±2.91)kg/m2、0(0,1)比0(0,0)次、97(37,169)比31(18,59)ppb(1 ppb=1×10-9)、0.41(0.15,0.70)比0.18(0.09,0.37)×109/L](均P<0.05);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FEV1/FVC、PEF%预计值、MEF50%预计值、MEF25%预计值、MMEF%预计值、MEF75%预计值均显著低于无黏液组[(87.49±19.32)%比(97.34±14.24)%、(76.49±19.58)%比(91.07±18.33)%、(72.44±10.91)%比(79.48±8.13)%、(82.36±24.46)%比(93.83±18.27)%、(53.03±24.81)%比(75.75±27.15)%、(46.47±22.92)%比(64.09±25.90)%、(50.28±23.73)%比(74.53±26.80)%、(71.30±27.55)%比(89.92±26.82)%](均P<0.05);气道黏液评分和患者体重、入组时外周血Eos数量均呈正相关(r=0.413、0.478;均P<0.05),和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576、-0.46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道黏液评分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OR=1.269,95%CI:1.031~1.562;P=0.024)。结论哮喘患者具有较高的气道黏液发生率,并与Eos炎症水平、体型相关。气道黏液可促进患者气流阻塞、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可针对气道黏液制定相应哮喘管理策略,延缓哮喘病情进展,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 标签: 哮喘 气道黏液栓 体层摄影术 嗜酸性粒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左心衰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64例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治疗第1、7天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体(NT-proBNP)的变化;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病12个月后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再次血运重建等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两组的LVDd、LVEF、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LVEF高于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试验组NT-proBNP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心衰 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