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美国医学物理学会(AAPM)2004年提出TG43号报告[AAPM TG43(2004)]提供公式,计算放射碘-125粒子周围剂量分布,验证放射碘-125粒子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精度。方法AAPM TG43(2004)报告在计算单颗放射源周围剂量时提供了两种计算方法,不考虑放射源几何结构计算方法称之为点源计算方法,考虑放射源几何结构计算方法称之为线源计算方法。假定单颗活度100 UAmersham 6711型号放射碘-125粒子,根据AAPM TG43(2004)号报告提供两种计算方法计算以下各点剂量,在放射碘-125粒子0°、90°方向,距离0.5、1、1.5、2、2.5、3、3.5、4、4.5、5、5.5、6 cm处;45°方向,距离0.71、1.41、2.12、2.83、3.54、4.24、4.95、5.66、6.36、7.07、7.78、8.49 cm处;在临床使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variseeds 8.0上分别采用上述两种计算方法计算对应活度、对应型号放射碘-125粒子周围剂量,使用计划系统自带将点捕捉到模板功能,可以精准找到以上相应点位置,故采用单次测量以上对应点剂量;并对比两者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AAPM TG43号报告采用点源计算方法计算单颗活度100 UAmersham 6711型号放射碘-125粒子0°、90°方向剂量,距离相等点,剂量相同,距其0.5、1、1.5、2、2.5、3、3.5、4、4.5、5、5.5、6 cm处分别是8 082.18、1 870.08、756.58、381.47、217.11、131.91、86.55、58.32、39.97、27.42、19.74、14.13 Gy;45°方向,距离0.71、1.41、2.12、2.83、3.54、4.24、4.95、5.66、6.36、7.07、7.78、8.49 cm处剂量分别是3 957.37、865.83、329.99、155.69、84.10、48.50、28.49、17.80、11.37、7.38、4.98、3.39 Gy。对于线源计算方法,放射粒子同上相应距离,0°方向各点剂量分别是3 128.71、755.44、330.30、180.53、107.74、68.56、46.40、32.22、22.70、16.00、11.51、8.24 Gy,90°方向各点剂量8 306.46、1 981.01、802.74、405.38、230.60、140.03、91.83、61.84、42.36、29.05、20.91、14.97 Gy;45°方向,同上相应距离处剂量分别是4 020.78、877.43、333.49、156.93、84.69、48.81、28.65、17.89、11.42、7.41、4.99、3.40 Gy。采用点源计算方法两者剂量差异最大值(0.3%)在45°方向7.78 cm处,线源计算方法差异最大值(-0.3%)在45°方向8.49 cm处,其他采样点数值差异均<0.3%。Amersham 6711型号碘-125粒子0°、45°、90°方向距离源越近,剂量跌落越快,随距离增加逐渐平缓跌落。结论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variseeds 8.0和AAPM TG43号报告计算剂量最大差异0.3%,可以精确计算放射碘-125粒子周围剂量分布,为临床开展放射粒子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提供了可靠工具。

  • 标签: 放射治疗计划,计算机辅助 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 剂量计算 放射性碘-125粒子 AAPM TG43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导航系统辅助三维(3D)打印模板联合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术前、术后计划差异,验证光学导航辅助下粒子植入计划完成质量。方法回顾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导航系统辅助3D打印模板引导下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患者共20例(男10例,女10例,中位年龄60.5岁),植入部位为头颈部8例、胸壁1例、盆腔9例、椎旁和(或)腹膜后2例,中位处方剂量150 Gy。对比术前、术后计划中粒子数、针数、相关剂量学参数等。剂量学参数包括靶区90%大体肿瘤靶区(GTV)所接受处方剂量(D90)、GTV分别接受100%、150%、2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50、V200)、GTV接受最小边缘剂量(MPD)、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指数(HI)以及2 cm3范围脊髓接受剂量(D2 cm3)。采用配对t检验及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数据。结果术后使用针数与术前计划一致[均为12 (9,19)根];术后实际粒子数较术前计划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35,68)和49(35,63)颗;z=1.859,P>0.05]。术后计划MPD较术前计划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52±14.89)和(67.22±20.56) Gy;t=-3.769,P=0.001];其余剂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0.533,-0.423,z值:-0.849~1.416,均P>0.05)。术后剂量质量评价为优者17例(17/20),为良者2例(2/20),为中者1例(1/20)。结论联合模式引导对植入计划完成质量良好,术后实际靶区剂量可达到术前预计划要求。

  • 标签: 近距离放射疗法 碘放射性同位素 打印,三维 放射疗法 影像引导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导航辅助CT引导放射粒子治疗盆腔复发恶性肿瘤术前、术后计划剂量学参数探讨该技术治疗精确。方法回顾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导航联合3D打印个体化模板(3D-PIT)辅助CT引导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恶性肿瘤患者共15例,其中宫颈癌7例,直肠癌7例,前列腺癌1例。患者年龄34~84岁,中位年龄55岁。术前处方剂量100~150 Gy。比较术前、术后粒子数、针数、剂量学参数差别。剂量学参数包括90%和100%靶区体积剂量(D90, D100)及100%、150%和200%处方剂量靶区体积(V100、V150、V200)、适形指数(C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均匀指数(HI)。结果中位病灶体积为29.20 cm3,中位粒子数43颗,中位D90 150 Gy。术后剂量评估V150较术前计划低(64.1% vs. 67.1%,t=2.937,P=0.011);术后HI较术前增大(32.01% vs. 26.68%,t=-2.950,P=0.011);其余指标术前及术后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航辅助3D-PIT辅助CT引导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盆腔复发恶性肿瘤,术后验证实际剂量分布达到术前计划设计要求,具有良好治疗精确和一致

  • 标签: 导航系统 3D打印个体化模板 放射性粒子植入 剂量学 盆腔复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深度学习模型,探索多模态影像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放疗靶区自动勾画效果影响。方法收集30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序列和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增强T1加权序列(T1C)以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FLAIR),对每例病例原发肿瘤靶区(GTV)及其对应临床靶区1(CTV1)和临床靶区2(CTV2)根据RTOG标准进行人工勾画,并设计4种不同数据集:CT数据集(仅含30例CT序列单模态数据)、CT-T1C数据集(包含30例CT序列和T1C序列双模态数据)、CT-T2-FLAIR数据集(包含30例CT序列和T2-FLAIR序列双模态数据)和CT-MRIs数据集(包含30例CT序列、T1C序列和T2-FLAIR序列三模态数据)。使用每种数据集中25例对改进后3D U-Net进行训练,并用剩余5例进行测试。评价测试样本中GTV、CTV1和CTV2自动勾画效果,定量评估指标包括Dice相似系数(DSC),95% Hausdorff距离(HD95)和相对体积误差(RVE)。结果该3D U-Net模型在多模态影像CT-MRIs上获得最好GTV自动分割结果,与在单模态影像CT自动分割结果相比(DSC: 0.94 vs. 0.79, HD95: 2.09 mm vs. 12.33 mm and RVE: 1.16% vs. 20.14%),DSC(t=3.78,P<0.05)和HD95 (t=4.07,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模态影像CT-MRIsCTV1和CTV2自动分割结果(DSC: 0.90 vs. 0.91, HD95: 3.78 mm vs. 2.41 mm, RVE: 3.61% vs. 5.35%)也均有较好一致,但与单模态影像CT自动分割结果相比,两个靶区DSC和HD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模型对于GTV上下界和CTV2临近重要器官(如脑干和眼球)自动勾画有一定局限性。结论基于改进后3D U-Net在多模态影像数据集CT-MRIs上对脑胶质母细胞瘤放疗靶区具有更好分割效果,显示出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胶质瘤 自动分割 3D卷积网络 多模态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计划物理剂量学参数,验证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癌精确与可行。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癌患者共12例。记录治疗前计划和治疗后计划实际植入针数及粒子数,比较治疗前后计划90%靶区体积剂量(D90)、匹配周边剂量(MPD)、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靶区外体积指数(EI)及100%、150%和200%处方剂量体积百分比(V100、V150和V200)。结果中位病灶体积31.2 cm3,中位粒子数61.5颗,中位处方剂量130 Gy。治疗前计划D90、MPD、V100、V150和V200均值分别为134.2 、64.6、93.3、75.3和39.3 Gy,治疗后计划分别为146.7、68.94、97.47、80.40和48.30 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植入针数、粒子数、CI、HI、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治疗后计划剂量质量评价为优(66.6%);4例为良(33.3%)。结论光学导航系统联合3D打印模板辅助下,粒子植入治疗计划完成质量良好,治疗后各项剂量参数均符合预计划要求,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光学导航系统 3D打印非共面模板 放射性粒子植入 剂量学 头颈部复发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