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接受治疗的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脉冲射频组(A组,n=68)和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组(B组,n=42)。A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71.9±9.9)岁;B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6.3±16.9)岁。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前(T0)及术后 1 d(T1)、3 d(T2)、1周(T3)、1个月(T4)、2个月(T5)及3个月(T6)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辅助性使用加巴喷丁的剂量、有临床意义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在T0、T1、T2、T3、T4、T5、T6各时间点的NRS评分M(Q1,Q3)分别为6(6,6)、2(2,2)、3(3,4)、3(2,3)、2(2,3)、2(1,3)、1(0,2)分,B组患者分别为6(6,6)、2(1,2)、3(3,4)、3(2,3)、2(2,3)、2(1,3)、1(0,2)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NRS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3、T4、T5、T6时间点的NR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T0、T4、T5、T6各时间点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M(Q1,Q3)分别为0.6(0.6,0.6)、0.3(0.3,0.6)、0.3(0.0,0.3)、0.0(0.0,0.3)mg/d,B组患者分别为0.6(0.6,0.6)、0.3(0.2,0.3)、0.0(0.0,0.3)、0.0(0.0,0.0)mg/d;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4、T5、T6时间点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有临床意义的PHN的发生率分别为25.0%(17/68)和7.1%(3/4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气胸、脊髓损伤、血肿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部及上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更加安全有效,可降低有临床意义的PHN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脊神经后根射频消融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于嘉兴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行CT引导下脊神经后根射频消融术治疗的PHN患者102例,年龄(69.7±9.4)岁,男42例,女60例。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前(T0)及术后1 d(T1)、3个月(T2)、6个月(T3)、9个月(T4)和12 个月(T5)时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PHN患者在T0、T1、T2、T3、T4、T5时间点的NRS评分M(Q1,Q3)分别为6(6,7)、2(2,3)、3(2,4)、3(2、4)、2(1,4)、2(1,4)分,PSQI评分M(Q1,Q3)分别为14(13,16)、4(3,6)、6(4,8)、5(4,6)、4(2,8)、4(2,9)分;与T0相比,术后T1~T5各时间点的NRS和PSQI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71.6%(73/102),满意度为8(5,9)分,复发率为14.7%(15/102),复发时间为(7.5±0.8)个月。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麻木,发生率为86.0%(88/102),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麻木程度逐渐减轻。结论CT引导下脊神经后根射频消融术治疗PHN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可能是治疗PHN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案。
简介: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其发病机制复杂,牵涉到离子通道功能改变、异常动作电位的产生与扩布以及中枢和外周敏化,因而一直是临床疼痛诊疗中最棘手的问题,治疗方法也种类繁复。除各种口服药物外,神经阻滞、脉冲射频、射频消融、中枢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电刺激、鞘内输注系统、开颅手术神经减压或梳理、脊神经根入髓区毁损术等不一而足,各种方法的疗效也褒贬不一。针对周围神经的射频消融仍然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最简捷有效的手段。本文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临床表现、病理机制以及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临床医师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肢体冷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43例采用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治疗肢体冷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和注入无水乙醇后5 min患者心率、无创血压(NIBP)、足趾血氧饱和度(SpO2)、脚掌温度和末梢灌注指数(PI)的变化。并于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进行随访。结果43例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双侧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所有患者均顺利穿刺至靶点。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PI分别为1.2±0.6、7.2±3.0,治疗后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86,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脚掌温度分别为(29.6±1.7)、(34.6±1.1)℃,治疗后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57,P<0.05);治疗后患者心率、NIBP、Sp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9例(90.7%)患者腰交感神经毁损性阻滞临床有效,4例(9.3%)患者无效。39例临床有效的患者中,29例患者疗效达到优良,10例患者疗效达到改善。术后复发者10例(25.6%)。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满意度分别为93.0%、90.7%、86.0%、76.7%、69.7%、65.1%和53.4%。结论腰交感神经化学毁损性阻滞是治疗肢体冷感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肢体冷感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择期行CT引导下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侧眶上孔形态,将患者分为有孔组(n=28)和切迹组(n=34)。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统计分析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疼痛数字评分(NRS)的平均秩次和有效率(NRS≤1分为有效),以及术后1 d、术后2年麻木程度的差异。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术前NRS、术后各时间点NR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NRS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的平均秩次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53.6%、46.4%和0,术后2年分别为42.9%、46.4%、10.7%和0;切迹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29.4%、67.6%和2.9%,术后2年分别为55.9%、38.2%、5.9%和0;两组患者术后2年麻木程度较术后1 d麻木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与切迹组患者术后2年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患者在术后除不同程度的穿刺点肿胀外,无其他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同解剖变异类型,眶上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近期和远期有效率均较高;有孔型眶上孔远期有效率更高,除麻木外,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