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急性缺血性 脑卒中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埋豆以及穴位按摩在日间肠息肉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日间肠息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在此基础上将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埋豆以及穴位按摩运用到常规组患者的护理中。选取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一至五天的腹痛、腹胀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术后一至五天的腹痛、腹胀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耳穴埋豆以及穴位按摩可促进日间肠息肉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腹痛以及腹胀,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日间肠息肉术 延续性护理 耳穴埋豆 穴位按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22年8月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按照消化内科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随机抽取的100例住院患者均分为至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与实验组(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较于常规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化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对妇科宫颈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7月我院接收的70名宫颈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取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涵盖患者护理满意度、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应用在妇科宫颈癌护理当中,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能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宫颈癌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我院接收的86名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取优质护理。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涵盖患者康复优良率、生活质量两方面。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别明显,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护理当中,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护理 优质护理 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我院接收的66名宫颈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33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责任制护理。研究并比较双方患者的护理情况,涵盖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护理当中,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责任制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肝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肝癌患者中抽取68例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术后恢复效率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机体指标恢复,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康复效率。

  • 标签: 肝癌 围手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周边虹膜切除(SP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邯郸市眼科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SPI+GSL+GT的中晚期PACG患者27例35眼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9(7,10)个月。采用ETDRS视力表及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分别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不使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下,眼压控制在5~18 mmHg(1 mmHg=0.133 kPa)且眼压较基线下降20%,无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无需接受额外的抗青光眼手术,无光感丢失;条件成功定义为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条件下达到完全成功的标准。结果术眼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为(15.69±3.70)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30.83±8.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8,P<0.001);眼压平均降低13.00(8.00,21.00)mmHg,降幅为44.00%(34.78%,60.00%)。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为0(0,1)种,较术前的2(0,3)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9,P<0.001)。术前、术后6个月BCVA分别为0.80(0.63,1.00)和0.80(0.6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777)。手术完全成功率为62.86%(22/35),条件成功率为91.43%(32/35)。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6/35)、一过性眼压升高(3/35)和术后浅前房(4/35),未发生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结论SPI+GSL+GT是治疗中晚期PACG安全、有效的方法,为PACG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多中心研究 房角切开术 房角分离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有效性 安全性
  • 作者: 张秀兰 林凤彬 范肃洁 唐莉 唐广贤 谢琳 卢岚 原慧萍 聂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 0560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成都 610041,石家庄第一眼科医院眼科,石家庄 05000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重庆 40112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福州 3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哈尔滨 150086,重庆市人民医院眼科,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开展,其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周边虹膜切除(SP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作为新型的微创联合术式,目前被证实在治疗合并透明晶状体或没有白内障手术指征的中晚期PACG中是安全、有效的,目前在临床上已用于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但其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用药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了治疗效果的正确评价。国内部分青光眼治疗专家针对目前SPI联合GSL及GT治疗PACG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详细、完整的规范专家推荐意见,包括手术适应证、麻醉方法、手术部位、手术步骤、围手术期用药方法,以规范临床医生应用该技术治疗PACG的医疗过程,为更好地评价MIGS疗效奠定基础。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房角切开术 推荐意见
  • 作者: 张秀兰 宋云河 范肃洁 唐莉 卢岚 谢琳 唐广贤 原慧萍 周民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 510060,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 0560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成都 61004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眼科,福州 35000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重庆 401120,石家庄第一眼科医院眼科,石家庄 05000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哈尔滨 150086,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 200080
  • 简介:摘要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在中国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眼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既往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的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EI)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多。近年来PE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被证实是安全和有效的,目前受到关注并且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然而,PEI+GSL+GT手术治疗方案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国内部分青光眼专家根据PEI+GSL+GT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中晚期PACG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详细、完整的手术操作规范,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方法、手术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用药方法提出推荐意见,使临床医生对该治疗方法的应用过程进行规范。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房角分离术 房角切开术 青光眼/手术疗法 推荐意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视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眼前节参数特征及近视与PACG的关系。方法: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深圳市眼科医院、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等5个眼科中心明确诊断的近视合并PACG患者210例(263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受检眼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1.00 D)、中度近视组(SE-6.00~-3.00 D)、高度近视组(SE≤-6.00 D)。根据眼轴长度(AL)将受检眼分为AL≤24 mm组和AL>24 mm组。所有患眼均接受常规眼科检查,采用主观验光仪进行屈光度检查,采用IOLMaster 700测定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AL,根据公式计算SE、玻璃体腔长度(VL)、相对晶状体位置(RLP)。不同近视程度组间眼前节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AL组间眼前节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低度近视组176眼,中度近视组60眼,高度近视组27眼,3组受检眼AL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5,P<0.001),其中高度近视组AL长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3组间L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P=0.003),其中高度近视组LT短于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P=0.002、0.001);3组间RLP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P<0.001),其中高度近视组RLP比低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更靠前(P<0.001)。AL>24 mm组受检眼ACD比AL≤24 mm组深(t=-2.60,P=0.010),但AL>24 mm组受检眼RLP比AL≤24 mm组更靠前(t=6.74,P<0.001)。结论:高度近视合并PACG的AL较长,LT较短,但RLP更靠前。相对拥挤的前房结构可能是此类近视患者发生房角关闭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近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前节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择62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时间段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包括31名患者。依照组别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在完成护理工作后统计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能够促进病人康复,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应认识到该种护理方法的可靠性,并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综合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