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018年收治的56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6例隐脑患者,有基础疾病者39例(69.6%),有鸽子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2例(3.6%);误诊率为66.1%(37/56),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6.4%,26/56)。头痛为最常见临床症状(89.3%,50/56),颅内压>330 mmH2O者占25%(14/56),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9例(69.6%),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31例(55.4%)。17例患者接受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其中12例(12/17)阳性。治疗方案分8种,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方案最优。56例患者治愈12例,好转28例,死亡16例。结论隐脑误诊率和死亡率高,脑脊液墨汁染色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是隐脑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是治疗隐脑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MSR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及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3例设为前列腺癌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男性受试者9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918位点及rs190457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分析前列腺癌化疗相关因素及MSR1基因rs918、rs1904577位点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918位点基因型GG、AG、A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G、AA基因型者相对于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前列腺癌的OR值分别为1.364、7.941;两组受试者MSR1基因rs1904577位点基因型GG、AG、A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G、AA基因型者相对于携带GG基因型者罹患前列腺癌的OR值分别为1.819、8.228。对可能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T分期、Gleason评分以及MSR1基因rs1904577位点基因型进入回归模型(P<0.05),是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MSR1基因rs918位点GG以及AG+AA基因型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R1基因rs1904577位点GG基因型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情况显著优于AG+AA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MSR1基因rs918位点和rs19045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相关,其中rs190457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化疗的疗效及生存预后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018年收治的56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6例隐脑患者,有基础疾病者39例(69.6%),有鸽子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2例(3.6%);误诊率为66.1%(37/56),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6.4%,26/56)。头痛为最常见临床症状(89.3%,50/56),颅内压>330 mmH2O者占25%(14/56),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9例(69.6%),脑脊液培养阳性患者31例(55.4%)。17例患者接受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其中12例(12/17)阳性。治疗方案分8种,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方案最优。56例患者治愈12例,好转28例,死亡16例。结论隐脑误诊率和死亡率高,脑脊液墨汁染色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是隐脑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联合治疗是治疗隐脑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R-451对膀胱癌细胞迁移、侵袭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T24、5637、SW790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的表达量;T24细胞随机分为不转染模拟物的对照组、转染NC模拟物的NC组、转染miR-451模拟物的miR-451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51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结果T24细胞中miR-451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5637细胞、SW790细胞;在T24细胞中,miR-451组的miR-451相对表达量、E-cadherin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NC组,迁移能力、侵袭能力均明显弱于对照组、NC组,Vimentin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NC组。结论miR-451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迁移、侵袭且该抑制作用与增加E-cadherin表达、减少Vimentin表达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患者7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中患者35例,采取的是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照组中患者35例,采取的是电切镜冷刀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方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9±7.8),比对照组时间更长(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0.5±5.4),较对照组更少(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照组患者的85.71%(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并尿道结石手术操作简便,并且创伤性和出血量更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的68例晚期前列腺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常规组的34例患者进行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采用间歇性治疗方式治疗。分析和比较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显效概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质疏松、性欲降低方面,两组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贫血、发热等方面,实验组的患者均优于常规组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实验组的各项指标都要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一组设为研究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激光碎石,一组设为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加膀胱切开取结石,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尿管拔除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1.4)、(2.76±0.52)和(8.5±1.3),都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手术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钬激光碎石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更佳,并且并发症现象更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