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加上老年人固有的骨质疏松等因素,老年人骨折发生率有增高趋势。特别是对于老年精神患者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受病态意识的驱使,不能有效地控制和判别自身的行为,其骨折发生率更高^[1];加之术后不能有效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肢体康复功能训练,导致其致残率增高,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其结局不容乐观。本文对21例老年精神患者骨折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老年精神病 骨折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T2DM)BMI变化与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关联。方法基于农村社区T2DM队列,基线和随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和HDL-C。分析中剔除随访期间死亡及失访或信息不全者,共纳入8 953例研究对象。使用多重线性回归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变化和心血管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关联。结果基线调查时,有40.97%的T2DM患者伴有超重肥胖。超重肥胖组的SBP、DBP、TG水平显著高于BMI正常组,HDL-C水平低于BMI正常组(P<0.01)。随访期间,患者血糖控制率上升了15%,不同BMI变化组的HbA1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BMI持续正常组相比,持续超重肥胖组的HbA1c水平下降幅度较小,SBP、DBP上升幅度较大;HbA1c、SBP、DBP、TG、HDL-C不达标比例分别比BMI持续正常组高1.142(1.057~1.233)倍、1.123(1.055~1.196)倍、1.220(1.128~1.320)倍、1.400(1.282~1.528)倍、1.164(1.069~1.267)倍;BMI转为异常组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变化与持续超重肥胖组相似;BMI转为正常组血糖、血压等变化值以及不达标比例与BMI持续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变化值与SBP、DBP、TG和LDL-C的变化值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BMI异常变化将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不利变化,BMI的正常化将有利于CVD不良因素的转归。

  • 标签: 糖尿病,2型 体质指数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队列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急诊科实施输液治疗的1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 心理疏导 输液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中应用静疗小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验患者46例,选自2021年7月-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肿瘤化疗患者,应用数字表随机分类法进行分组,均有23例,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中应用,静疗小组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实验组患者中应用,对比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更低,对比P

  • 标签: 静疗小组 肿瘤化疗患者 PICC置管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