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可调控的大孔隙抗菌凝胶对感染创面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C57BL/6小鼠伤口感染模型,按不同处理方式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A组),普通医用凝胶对照组(B组),压力可调控的大孔隙抗菌凝胶实验组(C组)。在第1、3、6、9、12天,比较三组干预方式对小鼠创面的愈合面积、痂下菌量的影响;鉴定创面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比较三种处理方式对伤口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通过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比较三组处理方式对伤口修复过程中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在第1、3天,三组创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9、12天,三组创面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6天,B组、C组创面面积[(1.23±0.16)、(1.14±0.12)cm2]均小于A组[(1.56±0.16)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12天B组创面面积[(0.97±0.13)、(0.76±0.10)cm2]、C组创面面积[(0.66±0.06)、(0.48±0.07)cm2]均小于A组[(1.49±0.11)、(1.39±0.13)cm2],且C组小于B组,以上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1天,三组每克痂下菌量对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9、12天,B组和C组痂下菌落数均小于A组(P<0.05),且C组细菌菌落数均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核酸电泳图显示C组中条带灰度明显较A组、B组深。C组成纤维细胞早期凋亡率[Low-right阳性荧光占比(LR%):9.72%]要明显低于A组(43.99%)和B组(38.43%),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天C组成纤维细胞中的IL-6和β-actin的灰度值比值(0.64±0.10)、TNF-α和β-actin的灰度值比值(0.34±0.05)表达均较A组(1.22±0.21、0.60±0.14)和B组(0.88±0.02、0.41±0.06)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压力可调控的大孔隙抗菌凝胶对感染创面有较强的抗炎及组织修复能力,其机制与减少成纤维细胞凋亡相关。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感染 组织工程 水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