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秋水仙碱中毒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住的秋水仙碱中毒患者,根据14 d的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两组患者入院首次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心超等临床指标的差异,探讨其在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秋水仙碱中毒患者共41例,年龄15~85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6例;生存组27例(65.9%),死亡组14例(34.1%);蓄积中毒(58.7%),自杀中毒(41.3%)。秋水仙碱中毒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82.93%)、多器官功能不全(78.05%)、感染性发热(73.17%)、心肌损害(48.78%)、凝血功能障碍(46.34%)、骨髓抑制(41.46%),部分患者出现肠梗阻(19.51%)、横纹肌溶解(2.44%)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QTc间期、乳酸、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碱性磷酸酶绝对值升高是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028,95%CI:1.000~1.056;OR=1.599,95%CI:1.088~2.350;OR=1.205,95%CI:1.002~1.450;OR=1.242,95%CI:1.242,95%CI:1.089~1.417;OR=1.013,95%CI:1.002~1.024);ADL评分、间接胆红素绝对值下降是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947,95%CI:0.909~0.988;OR=0.756,95%CI:0.572~0.9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AU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0.913]、乳酸(AUC=0.875)、碱性磷酸酶(AUC=0.770)对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其截断值分别为8.965 mg/L、4.05 mmol/L、230.5 U/L。结论秋水仙碱中毒患者入院时已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危重,早期D二聚体及乳酸、碱性磷酸酶水平能有效预测秋水仙碱中毒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也向着新的方向不断深化发展,如何让幼儿健康自主创造性的学习越来越重要,而注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质量势在必行。而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很明显地存在着幼儿游戏过于简单和机械化的问题,教师多是主导者的角色,导致学生多被动的盲目的参与游戏活动,这不仅禁锢了孩子的思想,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开发和创造性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幼儿与教师的良好关系。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立足于自主性来探究什么样的游戏内容和方式更能帮助幼儿健康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艾司氯胺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及对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94例AD患者(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尼麦角林治疗,实验组47例以艾司氯胺酮治疗,为期1个月。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及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介素-6(IL-6)、降钙素基因相关钛(CGRP)水平,另外,统计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3.62%高于对照组78.72%,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实验组MMSE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较高,ADL评分及AngⅡ、IL-6水平较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在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者中显示出较尼麦角林更优的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对血清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介素-6(IL-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表明其可能通过调节这些神经和炎症相关因子来发挥作用。此外,艾司氯胺酮的治疗安全性与尼麦角林相当,未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艾司氯胺酮可作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药物,为A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