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冠心病诊疗领域科学研究的推进,心脏功能学评估的重要意义被广泛认可。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CT心肌灌注(CTP)是CT心脏功能学评估的两项新技术,具有成像无创、快速、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可以准确评价心肌缺血,从而用来精准指导冠心病的诊疗。我们应在CT-FFR与CTP临床应用领域做出更多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CT心脏功能学成像技术的落地应用,尽快造福于广大心血管病患者。
简介:摘要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即CT-FFR能够实现冠状动脉解剖及功能的“一站式”评估。当前,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探讨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功能性心肌缺血诊疗和预后评估方面的重要价值。本文将就近年来CT-FFR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简要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简介:摘要CT成像能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病CT影像诊断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基于CT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心肌灌注、心肌应变、细胞外容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得CT突破了单纯的心脏“解剖学”诊断领域,实现了心脏“功能学”诊断的可能性。这是医工结合具体实践带来的成果,促使国内加快医工结合的研发,加快新产品落地应用的步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技术评价山羊动物模型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价值。方法雌雄不限,按5~8月龄随机挑选实验用萨能奶山羊10只。麻醉后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于不同分支冠状动脉远端缓慢注入1 ml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混合液(含微球计数约1.14×106/ml),建立CMD动物模型。成功建模7 d后行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DECT-MPI)、SPECT心肌灌注成像(SPECT-MPI)、PET心肌灌注成像(PET-MPI)、心脏MR心肌灌注成像(CMR-MPI)影像学检查,之后处死实验动物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评估几种影像学方法评价CM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应用ROC曲线评估几种影像学方法诊断CMD的价值。结果10只实验动物,3只死亡,其余7只成功完成造模并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共评估119个心肌节段,证实有缺血心肌节段18个,正常心肌节段101个。以病理学为金标准,DECT-MPI、SPECT-MPI、PET-MPI诊断CMD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5.56%、98.02%,66.75%、98.83%,93.75%、97.68%;因MR检查操作时间长,要求麻醉时间长,仅有1只实验动物顺利完成了CMR-MPI检查,准确度为88.24%。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影像学评估CMD的大型动物建模方法。DECT-MPI、SPECT-MPI、PET-MPI、CMR-MPI在评估CMD具有较好的效能,几种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CMD各有优缺点。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7至2018年我国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扫描方案和及辐射剂量水平。方法根据全国各省市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数量与分布状况进行整群抽样,最终纳入75家医院(二级医院30家、三级医院45家)。对调研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行C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抽样,最终纳入1 31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及CCTA检查的资料(扫描前准备情况、扫描参数、图像采集模式、后处理方案及辐射剂量等),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χ²检验分析各指标的应用情况及相应扫描方案下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低管电压(≤100 kV)应用比例为35.4%(464/1 312),其中三级医院应用低管电压的比例在患者体质量<60 kg组、60~90 kg组及>90 kg组分别为45.0%(126/280)、39.6%(256/647)和33.3%(8/24),均较二级医院[27.8%(25/90)、18.5%(49/265)、0(0/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34.25、51.05、207.05,P<0.001)。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应用比例为38.5%(505/1 312)。迭代重建技术的应用比例为82.5%(1 082/1 312),应用迭代重建的患者中仍有58.8%(636/1 082)的患者应用120 kV及以上的管电压。CCTA检查的ED为11.84(6.33,16.66)mSv。三级医院行CCTA检查的ED较二级医院的ED低(Z=-5.73,P<0.001)。前瞻性心电门控下ED较回顾性心电门控的ED低(Z=-15.76,P<0.001)。应用迭代重建的ED较未应用迭代重建的ED低(Z=-3.45,P=0.004)。结论调研医院CCTA检查均存在管电压固定化、低管电压和前瞻性心电门控应用比例低、迭代重建技术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且扫描方案的不规范是导致CCTA检查时ED高的重要原因。尽管三级医院的扫描规范性高于二级医院,但仍未达到指南要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