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于2020年4月首先由英国儿科医生报道,患儿的临床表现类似川崎病且合并多器官功能损伤。该病多见于6~15岁,黑种人和白种人为主,部分患儿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或血清学抗体检测呈阳性结果,或曾与2019-nCo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2019-nCoV感染后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相关。经过以抗炎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后整体预后良好。应继续对儿童2019-nCoV感染常态化防控,推进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我国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组织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8家儿童医院的细菌培养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收集到确诊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1 138例患儿中感染类型为蜂窝组织炎的住院患儿共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例肺炎链球菌性蜂窝织炎患儿占18家医院IPD患儿的0.6%(7/1 138例)。其中男5例,女2例;起病年龄1个月~6岁,中位年龄为2岁。农村4例,城市3例。1例存在基础疾病,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临床表现:发热、伴感染灶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蜂窝织炎病灶部位:眼眶蜂窝织炎2例,面颊部感染2例,上肢、头部及臀部感染各1例。病初情况:2例眼眶蜂窝织炎患儿分别伴鼻窦炎和化脓性中耳炎,1例为急性根尖周炎治疗后,1例为化疗结束后10个月。并发感染类型:7例中并血流感染6例,并细菌性脑膜炎2例,并肺炎1例。其他培养结果:外周血培养为肺炎链球菌6例,病灶局部脓液培养阳性2例。菌株药物敏感试验: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敏感6例,耐药1例。治疗:3例单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2例头孢菌素联合青霉素类治疗,2例脑膜炎患儿予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3例局部脓肿者予切开引流;2例脑膜炎患儿收住重症监护病房,1例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住院时间14.3 d (5~41 d)。出院结局: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蜂窝组织炎是儿童IPD的少见感染类型,多见于3岁及以下儿童,以头面部和眶周为主要感染部位,可伴血流感染或细菌性脑膜炎,多数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对多中心收治的3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例1为2岁11个月男童,以间断发热1个月余,皮肤发花20 d,发现心脏赘生物1 d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中等团块样回声,血培养结果示肺炎链球菌;例2为3岁10个月女童,以间断发热8 d,腹痛1 d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强回声团,血培养结果示肺炎链球菌。例3为3岁4个月女童,以咳嗽20 d,发热9 d入院。住院期间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团块状高回声,血培养结果示肺炎链球菌,菌株血清型23F。3例患儿均有发热表现,2例合并呼吸系统症状。例2出现脑梗死,例3出现急性左心衰竭。3例患儿均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后有效,提示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万古霉素是重要的抗感染治疗药物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链球菌骨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8所儿童医院收治的诊断为肺炎链球菌骨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短期预后等。结果9例肺炎链球菌骨髓炎患儿中位发病年龄1岁3个月。4例患儿有基础疾病;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9例)及发热(8例)是主要表现,感染部位包括肱骨(4例),股骨(3例),胫腓骨(2例),8例并化脓性关节炎;病初有白细胞升高(8例,中位数22.02×109/L),C反应蛋白升高(7例,中位数55.44 mg/L)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6例,中位数70 mm/1 h)。病初有5例单用头孢菌素治疗,后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患儿均予穿刺、切开引流或开窗减压治疗;最终8例患儿好转出院。结论儿童肺炎链球菌骨髓炎多见于低年龄幼儿,可无危险因素,常见感染部位为长骨干骺端,易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抗生素联合外科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M)的临床特点、细菌耐药情况及部分菌株的血清型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PM患儿72例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及血清型分型结果,分析PM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儿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1个月~9岁;住院天数1~363 d,中位数22.0 d。社区获得性感染71例(98.6%)。有明确基础疾病患儿28例(38.9%),其中前3位为脑脊液鼻漏(6例)、头外伤(4例)和免疫缺陷病(4例)。临床症状以发热为最常见(72例,100.0%),其次为精神萎靡(60例,83.3%)、意识改变(46例,63.9%)、呕吐(45例,62.5%)、抽搐(42例,58.3%)、前囟张力增高(27例,37.5%)及头痛(17例,23.6%)等。神经系统并发症44例(61.1%),以硬膜下积液最多见[29例(40.3%)]。再发细菌性脑膜炎2例,均为反复肺炎链球菌感染。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占比分别为43.1%(31/72例)和56.9%(41/72例)。脑膜炎菌株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为74.3%,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5.7%、95.7%、89.1%;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24例(33.3%)患儿有菌株分型结果,其中19F型8株(33.4%),14型5株,23F型4株,6A型3株,19A型2株,1型和15B型各1株。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覆盖率达95.8%(23/24株)。随访72例,其中好转51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29.2%),遗留后遗症患儿21例(29.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衰竭和外周血白细胞数<4×109/L为PM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本中心儿童PM病例多发生于5岁以下,脑脊液鼻漏、头外伤和免疫缺陷病是儿童PM常见的基础疾病,病程中有呼吸衰竭或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者可能提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