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转移规律及胸骨劈开入路治疗性纵隔淋巴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转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与头颈外科联合,通过胸骨劈开入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转移的全部病例,对纵隔淋巴转移的分布、转移率、转移程度、手术方法、手术并发症及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入组31例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46(19~65)岁,经部分胸骨劈开入路治疗28例,全胸骨劈开入路治疗3例。除3P、4L、7区未见淋巴转移外,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最远转移至6组,各组淋巴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2R(61%)、1R(39%)、3A(39%)、1L(16%)、2L(10%)、4R(10%)、5区(3%)、6区(3%)。同时,2R区阳性淋巴比例也最高,达35%(77/219)。甲状腺乳头癌纵隔转移淋巴结外侵犯常见(23%),易融合成团(23%)并侵犯周围血管神经(26%)。术中或术后因渗血或出血多而需要输血比例高达29%。全部患者术后1、3、5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94%、87%、81%。结论除3P、4L和7区未见转移外,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转移至纵隔其余各站淋巴,胸骨劈开纵隔淋巴清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纵隔淋巴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癌,乳头状 甲状腺 淋巴转移 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上纵隔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诊断为临床淋巴阳性(cN1,包括cN1a和cN1b)的248例初治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胸增强CT检查,对可疑上纵隔淋巴转移的患者术中行可疑区域淋巴清扫。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上纵隔淋巴转移组和无上纵隔淋巴转移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提示上纵隔淋巴转移54例;术后病理分期为T1期86例,T2期94例,T3期17例,T4期51例;N1a期21例,N1b期227例,上纵隔淋巴转移组与无上纵隔淋巴转移组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影响因素中,超声肿瘤长径>2 cm、超声肿瘤双侧、CT双颈淋巴转移、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升高均与上纵隔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术后相关影响因素中,肿瘤双侧、双颈淋巴转移、肿瘤侵犯周围器官(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或喉)、T3分期、T4分期、总转移淋巴数目>10枚、Ⅵ区转移淋巴数目>3枚、Ⅵ区转移淋巴数目>6枚、Ⅵ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2、Ⅳ区淋巴转移数目>5枚、Ⅳ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3均与上纵隔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T双颈淋巴转移、Tg升高、ATG升高、Ⅵ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2、Ⅳ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3均为上纵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上纵隔淋巴转移组与无上纵隔淋巴转移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3%和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超声检查考虑有淋巴转移时,需常规行颈胸部增强CT检查。当CT示双颈淋巴转移、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相关抗体异常升高时,需注意有无上纵隔淋巴转移。行颈淋巴清扫过程中,如发现颈Ⅵ区和Ⅳ区淋巴转移较多时,需要警惕上纵隔淋巴转移。达到完整清扫上纵隔淋巴患者与无上纵隔淋巴转移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纵隔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纵隔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上纵隔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超声诊断为临床淋巴阳性(cN1,包括cN1a和cN1b)的248例初治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胸增强CT检查,对可疑上纵隔淋巴转移的患者术中行可疑区域淋巴清扫。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上纵隔淋巴转移组和无上纵隔淋巴转移组。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48例患者中,术后病理提示上纵隔淋巴转移54例;术后病理分期为T1期86例,T2期94例,T3期17例,T4期51例;N1a期21例,N1b期227例,上纵隔淋巴转移组与无上纵隔淋巴转移组患者的T分期和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影响因素中,超声肿瘤长径>2 cm、超声肿瘤双侧、CT双颈淋巴转移、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升高均与上纵隔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术后相关影响因素中,肿瘤双侧、双颈淋巴转移、肿瘤侵犯周围器官(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或喉)、T3分期、T4分期、总转移淋巴数目>10枚、Ⅵ区转移淋巴数目>3枚、Ⅵ区转移淋巴数目>6枚、Ⅵ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2、Ⅳ区淋巴转移数目>5枚、Ⅳ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3均与上纵隔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T双颈淋巴转移、Tg升高、ATG升高、Ⅵ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2、Ⅳ区转移淋巴占总清扫淋巴比例>1/3均为上纵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上纵隔淋巴转移组与无上纵隔淋巴转移组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3%和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结论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超声检查考虑有淋巴转移时,需常规行颈胸部增强CT检查。当CT示双颈淋巴转移、甲状腺功能检查提示相关抗体异常升高时,需注意有无上纵隔淋巴转移。行颈淋巴清扫过程中,如发现颈Ⅵ区和Ⅳ区淋巴转移较多时,需要警惕上纵隔淋巴转移。达到完整清扫上纵隔淋巴患者与无上纵隔淋巴转移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纵隔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纵隔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局部晚期(T3、T4期)喉癌颈部淋巴转移(LNM)规律,为喉癌放疗颈部靶区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初治局部晚期喉癌患者,所有患者至少行双颈Ⅱ-Ⅳ区淋巴清扫,计算颈部各区LNM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NM相关因素。结果共272例患者纳入研究,全组患者LNM率为57.1%(156/272)。根据原发病变部位分3个组:A组(72例),原发灶局限于一侧;B组(86例),原发灶主体偏于一侧但侵犯过中线;C组(114例),原发灶为巨大或中央型病变。各组不同颈部分区LNM率:A组同侧颈部Ⅱ区36.3%、Ⅲ区26.4%、Ⅳ区6.9%,对侧分别为13.9%、8.3%、1.4%;B组:同侧颈部Ⅱ区41.9%、Ⅲ区29.1%、Ⅳ区11.6%,对侧分别为18.6%、14.0%、1.2%;C组:左侧Ⅱ区24.6%、Ⅲ区23.7%、Ⅳ区2.6%,右侧分别为21.9%、26.3%、6.1%。局限单侧(A组)与中线受侵(B、C组)双侧LNM率相近(15.3%、25.0%,P=0.093)。同侧Ⅲ区是否转移和临床淋巴分期与对侧颈是否LNM相关(OR=2.929,95%CI为1.041~8.245,P=0.042)和OR=0.082,95%CI为0.018~0.373,P=0.001)。同侧Ⅱ区、Ⅲ区转移是同侧Ⅳ区转移的危险因素(P=0.043、0.009)。结论双侧颈部Ⅱ、Ⅲ区是高危LNM区,Ⅳ、Ⅴ区转移较少见;同侧Ⅱ、Ⅲ区转移是同侧Ⅳ区及对侧颈LNM的相关因素,cN0期患者少见对侧颈LNM。

  • 标签: 局部晚期喉癌 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