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7—11月对全国102家三级公立医院的满意度调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探索医务人员满意度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满意度对患者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P<0.01),医务人员满意度每提高1个单位,会带来患者感知质量20.9个百分点的变化,并且这种影响在患者感知质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下发生。结论医务人员会通过其与患者接触时的情绪、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让患者产生不同的就医体验,并就此形成不同的满意度评价。因此,要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还应该着力提升医务人员内部的满意度水平。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自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共计7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36例,常规护理)、B组(36例,优质护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案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相较于A组,B组SAS评分、SDS评分更低(P<0.05);护理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经过不同护理方案干预,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升高,相较于A组,B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相较于A组,B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护理效果为患者所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脑氧饱和度监测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的相关性,为术中NIRS监测提供证据。方法纳入2018—2020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及经右腋动脉选择性单侧脑灌注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93例。NIRS用于术中脑灌注的监测,记录基础值和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最低值。根据术后有无卒中发生分为无卒中组(n=178,92.2%)和卒中组(n=15,7.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差异,并分析最低NIRS值和NIRS变化值[(基础-最低)/基础]与术后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与无卒中组相比,卒中组术前合并心房颤动(6.7%比0.6%,P=0.026)和低血压(26.7%比9.0%,P=0.031)发生比例更高。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无差异,但卒中组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无卒中组[(256.1±84.8)h比(217.8±58.4)h,P=0.020]。卒中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39.3±172.8)h比(35.6±45.6)h,P<0.001],气管切开(20.0%比1.1%,P<0.001)、急性肾损伤(73.3%比30.3%,P=0.001)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比例(46.7%比11.8%,P<0.001),以及死亡率(20.0%比5.1%,P=0.022)均高于非卒中组。两组患者术中左侧和右侧基础NIRS、深低温停循环期间最低NIR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卒中组右侧NIRS变化值大于无卒中组(15.2%±15.7%比9.2%±7.0%,P=0.006)。结论NIRS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脑氧饱和度监测对控制脑氧供需平衡具有指导价值,相较于最低NIRS值,NIRS变化值与术后卒中更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老年骨科患者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4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根据分析得出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25.9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2.59%)高于对照组(70.37%),且P<0.05。结论分析老年骨科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名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关节屈伸活动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对比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可以加快患者疼痛缓解、缩短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有利于关节屈伸活动,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提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6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划分2组,设为研究组(31例)和参照组(31例)。对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康复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正常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等康复指标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睡眠状况和依从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护理过程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获取显著的干预效果,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各院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服务项目优化。方法:选取在在我院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接受PCI治疗的98例患者,分析护理路径和护理服务项目及其评价参数,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临床护理中静脉输血、胃管置管术和胃肠减压是技术难度及风险程度最高的护理服务项目,最重要的项目为泵辅助动/静脉输液(血)和有创连续动脉血压监测,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远远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构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服务项目优化,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63),2021年3—5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17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EA)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CD-RISC、ESEA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D-RISC、ESE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一点二源的适应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心理弹性,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