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气道湿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经气管切开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交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护理干预方式为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护理,试验组应用氧驱气道湿化护理,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的气道湿化适中比例明显升高,气道黏膜出血、吸痰不彻底、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氧驱气道湿化护理干预对于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脑部缺氧,提高患者满意度作用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SWI)显示的不对称的显著皮质静脉(asymmetrically prominent cortical vein, APCV)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在发病3 d内完成MRI检查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SWI评价APCV。END定义为发病后7 d内任何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HISS)评分较基线时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较基线时增加≥1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PCV与END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3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57.3岁(四分位数间距:47.5~67.5岁)。基线NIHSS评分(5.9±5.0)分。51例(38.3%)患者存在APCV,38例(28.6%)患者发生END。END组与非END组APCV、同侧大血管狭窄以及入院后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构成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后,APCV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6.907,95%可信区间2.798~17.052;P<0.001)。结论SWI显示的APCV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基于循证护理的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恢复期护理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选择某医院白内障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接受基于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视力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评估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视力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实验组视力恢复时间缩短,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统计学分析表明,循证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基于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显著改善了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策略,应在白内障术后恢复期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研究可以探索更多个性化的循证护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和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