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联合胸腔行食管癌McKeow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至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4例用单孔腹腔联合胸腔行食管癌McKeown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 例,女10例,年龄43~75(62±4)岁。胸腔操作部分:左侧俯卧体位,常规四孔胸腔方法完成食管游离及纵隔淋巴结清扫。腹腔操作部分:单孔腹腔逆向胃游离三步法,首先游离小网膜,荷包针线外拉提吊肝左叶,清扫小弯侧淋巴结,离断胃左血管;其次,分离食管裂孔,切断贲门,最后逆向游离脾胃韧带,完成胃游离及腹腔淋巴结清扫。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液总量、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出院时间并进行随访。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行单孔腹腔联合胸腔食管癌根治,无中转开胸,无中转开腹或扩大切口;手术时间194~285(240±21)min,其中胸腔部分时间53~105(60±13)min,腹腔部分时间40~73(49±7)min。中出血量15~110(60±20)ml。纵隔清扫淋巴结数目10~25(13±3)枚,腹腔清扫淋巴结数目6~16(9±3)枚。34例患者术后第2~3天下床活动。患者术后2 d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左颈引流管,术后5 d拔除胸腔艾贝尔引流管。术后胸腔引流总量100~500(300±100)ml。全组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胃排空障碍发生;8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4例出现肺部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治疗后,均治愈后出院。术后住院时间8(6,8)d,常规进半流质饮食后出院。全组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鳞癌,术后病理学分期为T1~3N0~1M0期。34例患者术后随访60(40,75)d,随访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单孔腹腔联合胸腔行食管癌McKeown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食管癌微创术式。

  • 标签: 腹腔镜 单孔 胸腔镜 食管癌 食管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颈椎人工间盘置换(ACDR)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回顾性探讨术前因素对ACDR术后长期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影响,进一步完善ACDR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71例行单节段Bryan ACDR的颈椎退行性疾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0年临床随访。其中男44例,女27例;术后随访时间(129±14)个月;手术时年龄(45±8)岁。术前及随访影像学评估包括通过颈椎动力位X光片测量颈椎置换节段屈伸活动度,通过颈椎侧位中立位X光片测量术前椎间隙高度,通过CT及影像学重建评价椎旁骨化(PO)等级,临床症状评估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计算其最佳截断值。结果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9.7°±4.5°和8.7°±5.4°,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ACDR术后患者长期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与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术前症状学诊断、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术前JOA及NDI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与患者影像学诊断(1:颈椎间盘突出症;2: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和术前PO评级存在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OR=1.228,95%CI:1.012~1.489,P<0.05)与PO分级在总体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OR=0.190,95%CI:0.085~0.424,P<0.05),影像学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计算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与PO分级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185°和2.5级,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和0.72。结论ACDR对于颈椎退行性疾病可取得满意的长期疗效,有效保留了颈椎整体活动度及置换节段活动度。术前节段活动度好、椎旁骨化等级较低的患者术后远期获得良好的节段活动度的机会较大。

  • 标签: 颈椎 颈椎退行性疾病 人工间盘置换术 适应证 节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