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5岁以上的老年供肾肾移植的中期生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的接受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供者供肾移植的受者(老年供肾组,43例),采用数字随机法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接受供者年龄在18~49岁且受者年龄、性别匹配的标准供者肾移植受者作为标准供肾组(43例)。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移植肾功能状况,以及移植肾功能延迟(DGF)、急性排斥反应、蛋白尿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老年供肾组和对照组受者3年存活率均为95.3%,删失死亡的移植肾3年存活率分别为92.7%与97.6%,两组间受者/移植肾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者术后1周至3年各随访时点的血肌酐水平,老年供肾组高于标准供肾组(P<0.05);术后1周至3年各随访时点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老年供肾组低于标准供肾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GF发生率,老年供肾组20.9%(9/43),标准供肾组18.6%(8/43);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老年供肾组4.7%,标准供肾组2.3%;蛋白尿发生率,老年供肾组27.9%,标准供肾组14.0%;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岁以上老年供肾移植的移植肾功能虽然不及标准供肾移植,但是中期存活效果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接近标准供肾组,经评估后能够用于边缘供肾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对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要点以及预后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20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诊断的10例MC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对10例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20、S-100蛋白、Ki-67、CD56、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等多种标志物染色。结果镜下见经典型癌细胞主要位于真皮,呈梁状、巢团状、缎带样或彩带样结构。细胞多角形,大小一致,缺乏胞质。核大、圆形、类圆形,细胞核膜清晰,染色质细而散布,核仁缺如,核分裂象约10个/50 HPF。其中1例合并肉瘤及原位鳞状细胞癌,1例合并原位鳞状细胞癌,1例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癌细胞均表达CKpan、突触素和CD56,有7例CK20呈核周逗点状阳性,6例不同程度表达CgA,2例p63弱阳性,Ki-67热点区核阳性指数为60%。结论MCC的组织形态比较复杂,正确诊断需要充分取材、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及合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治疗需要规范手术、术后放疗和化疗形式的多模式,未来免疫治疗将可能替代传统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导致院校出现流感疫情的相关因素,然后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11月到2021年5月,研究对象为我市某院校的240名学员,按照双盲法对全体学员分组,其中未实施干预措施的120名学员为参照组,实施干预措施的120名学员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流感疫情发生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学员的流感疫情发生情况,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导致院校出现流感疫情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流感疫情传播途径因素、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因素以及院校环境特殊性因素等,针对这些不同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院校出现流感疫情。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扩大标准的供者(ECD)与标准供者肾移植受者的中长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7年5月共506例肾移植临床资料,根据供者临床数据将相应受者分为ECD组和对照组,基于两组间基线资料初步比较结果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以最大程度消除选择偏差对结果的影响,最终选定ECD组(67例)、对照组(230例)进行分析研究。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应用秩和检验等方法比较两组受者不同时间点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恢复情况、移植肾功能延迟、急性排斥反应、全因感染发生率以及受者/移植肾存活率等。结果ECD组受者在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全因感染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至术后4年,ECD组受者的eGFR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第5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受者/移植肾存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和P=0.076)。结论合理的供肾取舍标准和受者选择标准可以使ECD供肾的应用更安全、更科学、效率最大化。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然而石油资源即将面临着枯竭,石油安装工程隐患治理、改扩建、大修项目随着增多。而要提高石油的开采、加工以及运输和各项运行的本质安全,就需要提高石化安装工程的质量,做好施工管理,才能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减少装置运行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确保本质安全。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和和科技水平发展十分快速,水电机组调速器主配抽动故障作为一个频发性问题,关联变量较多,涉及液压随动系统失稳以及闭环(开度闭环、频率闭环和功率闭环)控制的频繁调节。主配抽动势必带来诸如打油频繁、开度失稳、负荷波动等后果。不少水电站出现过主配反馈断线、跳变问题,造成发电工况下主配剧烈抽动导致开度变化大进而引发负荷大范围扰动,机组被迫事故停机。因齿盘探头安装未指向大轴中心线且距离偏大,引起测频反馈跳变致使频繁的一次调频进而造成主配压阀抽动,通过调整齿盘测速装置支架和探头后得以解决。因导叶开度编码器元件故障,导叶反馈测值跳变开度频繁调节而造成主配压阀抽动,通过更换开度编码器备件后得以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并评估其实施效果。方法在引入智能药柜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建立与智能药柜和医院信息系统对接的麻醉药品智能管控系统,构成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在管控系统中建立病区远程麻醉药品基数数据库(基数库),根据取用病区基数药品还是住院药房药品设计2条麻醉药品批号锁定闭环通路。基于智能药柜功能系统建立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分别在处方开具、处方审核、药品调配和帐册登记等环节进行流程重塑。比较管控体系实施前、后流程重塑环节的工作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全院所有病区均部署了基数库,实现了全院级远程管理。2条批号锁定闭环通路有效管控了麻醉药品的先进先出,并解决了麻醉药品批号追溯难的问题,实现了麻醉药品从入库到患者应用全流程的批号闭环追踪和实时统计、准确查询的精细化管控。智能化管理流程的建立避免了医师处方开具环节和药品调配环节的手工操作程序,简化了药师处方审核程序,提高了处方开具、审核和药品调配的准确率。管控体系实施后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护士处理问题处方、药师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和药房盘点、专册登记等各项工作的耗时均明显少于管控体系实施前(均P<0.001),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构建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初步实现了全院麻醉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合并小脑共济失调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2019年诊治的抗NMDAR脑炎患者中合并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与预后。结果347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中共有15例(4.3%)合并小脑共济失调,其中1例患者合并卵巢畸胎瘤,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28岁,从脑炎发病到出现小脑症状平均病程30.8 d,极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平均3.73分,脑脊液白细胞中位数28×106/L。15例患者均接受了一线免疫治疗,1例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单抗二线免疫治疗,9例患者接受了吗替麦考酚酯长程免疫治疗。随访时间7~66个月,末次mRS评分平均2.73分,预后良好者(mRS评分≤2分)6例(6/15)。结论抗NMDAR脑炎合并小脑共济失调者相对少见,此类患者在神经功能方面预后较差,应及时识别抗NMDAR脑炎患者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采用规范的免疫治疗方案和长程免疫治疗,以期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