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外科ICU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外科ICU收治的患者2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113例),对照组实施外科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免疫水平、预后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干预后各组内CD3+、CD4+、IgA、IgG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科ICU患者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免疫水平,缩短ICU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并解析双源 CT 全脑灌注成像结合 CTA 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 收 治急性脑梗死病人 42 例执行 CTA 检测、全脑灌注成像、双源 CT 平扫,进行数据评测。 结果: 其结果显示 可疑低密度缺血灶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有 7 例, 35 例没有异常; 42 例 急性脑梗死病人均呈现异常灌注脑缺血区,缺血半暗带区病人有 30 例;血管狭窄或闭塞存在病人有 32 例。 结论 : CTA 检查联合双源 CT 全脑灌注成像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诊断具有极高的精准性, 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来评价"模拟康复团队式"带教模式对临床实习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近六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的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学生124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名)学生实行传统康复带教模式,观察组(66名)学生实行"模拟康复团队式"带教模式;分别于实习前、实习3个月后、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考试。结果实习前和实习3个月后,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践考试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后,观察组学生理论及实践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模拟康复团队式"带教可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成绩,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掌握,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到不同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来,系统地将既往理论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及实践的学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癌围手术期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每组4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以此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得分(97.89±2.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7.37±1.98)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第一次痰液排出、下床休息、住院等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围术期患者通过施行强化护理干预后,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第一次痰液排出、下床休息、住院等时间都有明显改善,价值很高,利于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肢体外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8 月 98 例四肢外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学研究的随机性原则 , 确保实验的随机性 , 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 , 取平均值的随机指数法 , 随机分为两组 : 实验组的综合护理方法 (49 例 ) 和对照组 (49 例 ) 的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满意率,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实验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非常值得临床应用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合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工作中,大数据技术对管理工作水平与质量有着积极影响。从技术应用模式角度分析,大数据可为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全方位支持,是企业发展自身人才队伍、强化员工归属感、提升企业生产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企业管理者应正确看待大数据技术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关系,正确理解大数据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促进效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拥有的机制内涵优化企业人才管理与开发工作,深入分析并探讨新时期人才管理工作特性,紧跟时代潮流,确保企业自身各项制度与管理更为贴合人才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而为企业自身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促使高等院校育人工作由专员向全员、由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转变。然而,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重塑教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认同;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建立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管理与制度体系;完善“课程思政”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