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特别是疾病接受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44例IBD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接受度量表(AIS-CHI)和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IBDQ)量表统计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特征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和疾病接受度的相关性。结果IBD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173.71 ± 33.52)分,处于偏低水平。疾病接受度评分(22.32 ± 7.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性格、收入、疾病接受度、疾病活动度的IBD患者间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接受度和疾病活动度是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b = 2.625,t = 10.477,P<0.001),疾病活动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b = -5.559,t = -2.645,P = 0.00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疾病接受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 = 0.293,P<0.001),且疾病接受度与生活质量中肠道功能、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疾病活动度和疾病接受度可独立影响IBD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接受度越高,疾病活动度越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次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2020年7~11月选取MCI患者40例,随机分为iTBS真刺激组和iTBS假刺激组,每组20例。iTBS作用靶点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基线期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评估。在两组单次干预前后,分别采集5 min静息态脑电图(resting-state electroencephalography,rsEEG),计算脑电功能连接的相位延迟指数(phase lag index,PLI),并绘制功能连接矩阵图。统计分析使用SPSS 26.0软件。数据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MoCA、MMSE、ADL、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TBS真刺激组中,与治疗前[0.140(0.133,0.144)]相比,治疗后β频段PLI[0.146(0.136,0.16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增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央区(C3/C4-T7/T8)。iTBS真刺激组iTBS治疗后α频段PLI[0.286(0.241,0.359)]与iTBS治疗前[0.251(0.232,0.299)]相比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iTBS可使MCI患者脑电功能连接增加,iTBS作用于左侧DLPFC可以有效地调节MCI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这可能揭示了iTBS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