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精确测量皮瓣面积成活率的新方法,为临床评价皮瓣存活情况提供一个量化指标。方法将2827.3 mm2的大布块置于左膝关节、右肘关节和左手背掌指关节处,将201.1 mm2的小布块粘贴于左示指指腹。用3D扫描仪扫描每个部位10次,计算并统计学比较测量面积与已知面积的差别。选我院行皮瓣修复后存活的病例,将1855.0 mm2的布块剪成不同的形状放置在存活皮瓣的表面,模拟成临床5例不同存活情况的皮瓣修复病例。3D扫描测量皮瓣面积成活率。结果大、小布块在人体不同部位所测得的面积结果显示:测得面积与已知实际面积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5例模拟病例的皮瓣面积成活率结果显示:无论皮瓣坏死区域如何变化,3D扫描仪均能准确测得坏死总面积,并得到皮瓣面积成活率。结论3D扫描仪可快速精准测量皮瓣存活面积和坏死面积,从而获得皮瓣面积成活率。皮瓣面积成活率可作为临床判断皮瓣存活情况的一种量化评价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股骨头内动脉走行研究方法的进展。方法以“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供”“股骨头坏死”“支持带动脉定位”及“femoral neck fracture”“ blood supply of the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location of retinacular artery”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2021年4月关于股骨头内动脉走行研究方法的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46篇,排除质量低、无法获取全文及内容不相符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38篇(中文文献15篇、英文文献23篇),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目前用来研究股骨头内动脉走行的方法有灌注对比剂、增强MRI、超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显微灌注三维数字成像等,股骨头内血供主要来源于上、下、前3组支持带动脉,圆韧带动脉也参与股骨头血液的供应,3组支持带动脉在股骨头内彼此交通联结成血管网,分布于骺板上下方,但目前对股骨头内的血供及动脉走行特点仍未达成共识。结论目前用于股骨头内动脉研究的方法及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学者们对股骨头内的动脉解剖及血供模式有了一些认识,但为了满足临床的需要,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股骨头内的动脉解剖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牵张力对3D打印组织血管形成的调控作用及其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脐静脉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明胶、透明质酸、纤维蛋白为支架材料,进行3D打印。以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支架固定打印组织建立牵张力调控血管形成模型。用活/死细胞染色试剂盒检测打印组织内细胞的活性。通过免疫荧光染色CD31观察血管形成,实时定量PCR检测CDC42表达。结果3D打印组织培养14 d,细胞活性为(96.7±0.7)%。与对照组打印组织相比,牵张力组打印组织血管生长方向与牵张力方向基本一致,血管分支数量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牵张力组打印组织CDC42表达显著降低,用含CDC42激动剂的培养基培养牵张力组打印组织能显著增加血管分支数量。结论牵张力对3D打印组织血管分支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下调CDC42表达减少血管分支形成。该研究可能为组织工程皮肤血管化的调控提供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电纺丝脂质体姜黄素对大鼠跟腱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索静电纺丝法创新给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取5~6月龄大鼠60只,采用随机表法分为静电纺丝组(A组)、脂质体姜黄素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20只。建立所有大鼠的跟腱损伤模型。A组跟腱缝合口包裹静电纺丝脂质体姜黄素后缝合皮肤切口,B组术后每3 d切口内注射1 ml脂质体姜黄素,对照组术后每3 d切口内注射1 ml生理盐水。术后3 d所有大鼠肌肉注射青霉素6万U/d。维持石膏外固定4周。术后1、2、4、8周进行大体肌腱粘连评分、炎性分级、组织化学染色、镜下粘连分级、生物力学测定并进行资料统计,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在大体肌腱粘连评分、组织化学染色、镜下粘连分级、炎性分级及生物力学测定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这些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体姜黄素能有效减轻大鼠跟腱断裂术后粘连,但会降低肌腱愈合后的强度。静电纺丝脂质体姜黄素能够在大鼠体内达到缓慢释放药物的效果,静电纺丝法可作为新的给药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受区吻合血管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科治疗的23例复杂手外伤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的患者资料,受区均行DSA检查,明确前臂及手的血供情况,包括桡动脉、尺动脉走行及其穿支动脉、掌深弓、掌浅弓、指总动脉及各指动脉的存在与否等。根据DSA结果及血流动态影像,综合评价血管损伤情况和邻近软组织条件,并以此结果选择合适的供血动脉吻合。结果根据DSA结果制定受区手术入路,术中探查受区吻合血管与DSA检查结果一致。23例双叶皮瓣中穿支血管共干15例,不共干8例(均内增压提供皮瓣血供)。受区血管方式:8例与桡动脉主干吻合,6例与尺动脉主干吻合,5例血流桥接吻合(4例桡动脉、1例尺动脉),2例与尺侧下副动脉吻合,1例与肱动脉分支吻合,1例两块皮瓣分别与桡动脉分支及第3指总动脉吻合。术后2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后好转,所有皮瓣均Ⅰ期存活,远端肢(指)体及皮瓣血运无障碍。其中10例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薄整形,术后患者对外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DSA可以清晰显示患侧前臂和手的血管网,发现可能存在的血管损伤,能有效指导皮瓣受区的供血动脉选择,避免肢体二次损伤,提高皮瓣移植的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股骨头内滋养动脉的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例带髋周血管的新鲜猪股骨头标本,制备成股骨头内滋养动脉铸型标本。肉眼及显微镜下观察股骨头骨内动脉的来源、数量、走行特点及分布情况,显微镜下测量股骨头内滋养动脉中最粗骺动脉主干起始点的外径。结果在猪股骨头内,动脉依其分支走行分布可分为骺动脉区、骺动脉网区和骺上动脉区共3个区。骺动脉起源于支持带动脉,其总数量为5~13(8.7±2.2)支;骺动脉区分为上骺动脉、下骺动脉、前骺动脉3组,分别为(3.2±1.4)、(3.2±1.3)、(2.3±0.8)支,各组中最粗支起始点外径分别为(0.43±0.16)、(0.50±0.08)、(0.34±0.12)mm。3组骺动脉沿皮质下走行,跨越骺板后直接吻合交通形成骺动脉网区。3组骺动脉及骺动脉网向上发出的呈辐射状分支组成骺上动脉区,分布于股骨头软骨下,近中央致密,近周边稀疏。结论在猪股骨头内,动脉根据其分支、走行及分布分为3个区,其中骺动脉区动脉的走行特点和口径大小为显微吻合提供了解剖学基础,骺动脉网的存在可能为股骨头整体供血理论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单一微挤压一次性3D打印皮肤组织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从人皮肤真皮层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以成纤维细胞和HaCaT细胞为种子细胞,用明胶、透明质酸和纤维蛋白原组成支架材料,通过微挤压法打印真皮层和表皮层,凝血酶交联支架材料。通过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3D打印皮肤组织的细胞分布。用活/死细胞染色试剂盒检测3D打印皮肤组织内细胞的活性。采用甲苯胺蓝渗透试验检测打印皮肤组织的屏障功能。结果分离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阳性细胞占98%以上。当支架材料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在真皮层和表皮层分别为5 mg/ml和1 mg/ml,成纤维细胞(4×106个/ml)打印8层,HaCaT细胞(5×106个/ml)打印1层时,制备的3D打印皮肤组织气液培养7 d后,HE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显示表皮层和真皮层分层良好,表皮层厚度为(63.5±3.5)μm。3D打印皮肤组织浸没培养2 d和气液培养7 d,细胞活性分别为(90.2±0.9)%和(95.3±0.8)%。3D打印组织皮肤气液培养7 d后和正常皮肤具有类似的屏障功能。结论我们建立了单一微挤压一次性3D打印皮肤组织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结构、表皮层厚度和屏障功能类似于正常人皮肤组织的组织工程皮肤,有可能成为未来批量生产组织工程皮肤的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命名法在旋股外侧动脉(LCFA)主要分支命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解剖37具69侧成人防腐下肢标本,观察LCFA的起源以及其主要分支数目、口径、长度、走行分布等情况。使用三级命名法对主要分支进行命名并分析主要分支间关系。结果69侧LCFA起源于股深动脉64侧(92.8%)、股动脉5侧(7.2%)。按照三级法对69侧下肢标本的LCFA各主要分支进行命名:65侧(94.2%)出现斜向上走行的升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17 ± 0.42)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3.21 ± 0.91)cm;65侧(94.2%)出现近乎水平走行的横支共65支,其起始处外径(1.00 ± 0.51)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2.9 ± 1.1)cm;66侧(95.7%)出现斜向下走行的斜支共78支,其中12侧(17.4%)为双斜支,其起始处外径(0.94 ± 0.48)mm,自发出位置至入肌长度(4.6 ± 2.4)cm;69侧(100.0%)出现近乎垂直走行的降支共72支,其中4侧(5.8%)为双降支,其起始处外径(1.40 ± 0.68)mm,自发出位置入肌长度(11.1 ± 4.6)cm。69侧中,采用一级命名法命名者44侧(63.8%)、二级命名17侧(24.6%)、三级命名8侧(11.6%)。结论LCFA主要分支发出位置及形态学变化较大,首次采用三级法可以准确命名各主要分支,可行性高,对股前外侧皮瓣血供解剖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第2趾胫侧趾背动脉皮瓣(简称趾背动脉皮瓣)与第2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皮瓣(简称趾底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9~59(37±10)岁,清创后缺损面积1.5 cm×1.2 cm~2.6 cm×1.8 cm。根据对缺损手指采用的皮瓣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趾背动脉皮瓣组(12例)和趾底动脉皮瓣组(15例)。趾背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2 cm~2.5 cm×1.6 cm,趾底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1.3 cm~2.6 cm×1.8 cm,对皮瓣供区创面行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皮片移植,将皮片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记录患者皮瓣动脉口径、皮瓣切取时间及术后2周皮瓣成活情况与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皮瓣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第2趾供区与手指受区瘢痕情况进行评分,采用Michigan手概况问卷(MHQ)中的外观与自我满意度2个子量表对患指进行评价。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趾背动脉皮瓣组患者皮瓣动脉口径为0.35~0.80(0.56±0.14)mm、皮瓣切取时间为(14.0±2.7)min,均明显短于趾底动脉皮瓣组的0.80~1.35(1.02±0.16)mm、(19.7±3.4)min(t值分别为7.81、4.79,P<0.01)。术后2周,2组患者受区皮瓣均成活。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皮瓣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皮瓣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TAM、第2趾供区和手指受区瘢痕的VSS评分及患指MHQ中外观与自我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趾底动脉皮瓣,趾背动脉皮瓣解剖层次浅,手术切取皮瓣时间短,能够保留趾底固有动脉与趾底固有神经,减少供区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