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涂层囊(DCB)治疗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21例。ISR共22处,椎动脉起始段8处、椎动脉V4段12处、基底动脉2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评估靶血管情况。通过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技术成功率和随访情况等分析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21例ISR患者均成功完成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死亡发生。术中2例(9.5%)因DCB扩张后残余狭窄仍>50%行补救性Apollo支架植入。DCB治疗ISR的技术成功率为90.5%(19/21)。靶血管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8.1±11.3)%改善为术后的(22.1±8.3)%。21例患者临床随访资料完整,截至2021年9月末次随访,临床随访时间19(12,33.5)个月,无靶血管责任供血区域卒中、TIA及死亡发生。mRS评分0分患者18例、1分患者2例、2分患者1例。13例(61.9%)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末次影像中位随访时间7(5.5,19)个月,示靶血管再狭窄率7.7%(1/13)。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DCB治疗椎基底动脉ISR是安全可行的,技术成功率高,再狭窄率较低,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但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药物涂层囊(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DCB治疗的4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5例、大脑中动脉21例、椎动脉颅内段11例、基底动脉12例。先行普通囊预扩张病变后再行DCB成形术,术后30、90、180、360 d进行临床随访,术后180 d行影像学随访。分析技术成功率(定义为囊扩张治疗后残余狭窄<50%患者所占比例)、围手术期安全性(1个月内所有的卒中、TIA和死亡)、随访卒中复发及再狭窄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狭窄程度由术前80%(75%,85%)改善为术后即刻20%(15%,30%),技术成功率91.8%(45/49),11例(22.4%,11/49)因严重限流性血管夹层或非限流性夹层,术者担心夹层随后进展给予支架植入。3例(6.1%,3/49)因明显的血管弹性回缩植入支架。围手术期1例(2.0%,1/49)患者发生症状性脑梗死,经治疗后症状好转。无致死致残性卒中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2例(4.1%,2/49)患者发生责任血管区域卒中事件,1例(2.0%,1/49)患者发生非责任血管区域卒中事件。38例(77.6%,38/49)患者获得影像随访,中位影像随访时间6个月,发生2例再狭窄(1例症状性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5.3%(2/38)。结论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技术成功率高,围手术期安全性良好,短期随访卒中复发率低,提示可能具有较好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 标签: 放射学,介入性 颅内动脉硬化 药物涂层球囊
  • 简介:摘要后SAMMPIRS时代,操作简单安全的囊再次受到重视。颅内快速交换球囊、药物涂层囊等的出现,开辟了新的临床思路,为囊成形术灌入新活力。文章对囊导管的分类、结构、性能以及囊导管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疾病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球囊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SAMMPIRS
  • 简介:摘要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一种复杂的脑血管病,其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干预,但许多复杂的bAVM依然是外科治疗的禁区。另一方面,以单纯对症治疗为主的药物管理手段虽然短期自然病程较好,但并不能给患者带来远期的良好预后。探索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以降低bAVM的远期破裂风险可让所有患者获益。近年随着来基因、蛋白组学等新技术的兴起,bAV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逐渐清晰,人们对bAVM的生长、破裂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血脑屏障损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过表达等bAVM药物靶点的研究开始增加。本文简要介绍了bAVM的自然病史,并依据不同的bAVM药物靶点对现有相关bAVM对因药物治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沙利度胺 多西环素 西罗莫司
  • 简介:摘要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辅助脑血管介入手术最有优势的新兴技术,可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辐射、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实现远程协助手术。然而因为脑血管的特殊性,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对精确性、安全性的要求较其他介入手术机器人更加严苛,目前已有报道的脑血管介入机器人多处于动物实验或小规模临床应用阶段。本综述简述了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一般原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对在研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标签: 机器人 脑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在血管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镁基合金作为一种生物降解材料,比铁基合金和锌基合金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镁基合金的降解速度太快,无法与组织愈合的速度相匹配,而且还表现出不均匀腐蚀的特性。因此,研究者们从支架的表面改性、锻造工艺和成分配比等方面优化支架生物金属特性,并且逐步运用到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本综述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展开: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国内外发展历程;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特性;镁基合金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生物可降解支架 镁基合金可降解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支架内血栓 生物降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平板CT高密度征的特点及其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科自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予血管内治疗后行平板CT检查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依据其是否存在局部平板CT高密度征及是否发生出血转化进行分组,对比高密度征组与非高密度征组、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平板CT高密度征与出血转化的关联性;进一步分析高密度征组患者平板CT高密度征的形态特点及分布,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平板CT高密度征患者术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血管内治疗后平板CT高密度征的发生率为41.0%(32/78)。与非高密度征组相比,高密度征组患者出血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高(6.5% vs. 53.1%),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明显更高[2.0(1.0,3.0)分 vs. 3.9(3.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为25.6%(20/78)。与非出血转化组相比,出血转化组患者平板CT高密度征的发生率更高(31% vs. 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板CT高密度征是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3,95%CI:1.125~2.358,P=0.000)。(3)脑皮质及皮质下、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中平板CT高密度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2.5%(4/32)、40.6%(13/32)、21.9%(7/32),出血转化发生率分别为75%(3/4)、53.8%(7/13)和57.1%(4/7),3个月mRS评分平均分别为4.5、3.0和4.0分;另有8例(25%)患者出现血管内平板CT高密度征,其出血转化发生率高达87.5%(7/8),3个月mRS评分均≥4分。(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开通时间≤6 h是平板CT高密度征患者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OR=0.687,95%CI:0.193~0.936,P=0.044)。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平板CT高密度征提示出血转化高风险及较差预后,尤其是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域和血管内区域出现者;尽量缩减血管开通时间或许可减少平板CT高密度征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平板CT 高密度征 出血转化 血管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