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给予其实施心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B组患者常规治疗+心理治疗,同时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A、B两组患者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两方面的得分情况比较,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时给予其实施心理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48例心脏介入治疗合并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其治疗。结果48例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心脏压塞患者,其中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9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6例,射频消融术6例,起搏器置入术8例,房间隔缺封堵术6例,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5例,心包穿刺引流术3例,肥厚性心肌病行NOGA标测5例,救治成功46例,2例因心脏穿孔无法缝合,最终死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介入性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必须对其进行积极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脏介入性治疗 急性心脏压塞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中药熏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30例对照组(康复训练)和30例研究组(中药熏蒸+康复训练),把两组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研究组90%比对照组7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症状积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症状积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可考虑把中药熏蒸和康复训练联合应用,其效果突出,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得到提升,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训练 中药熏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万方医学网、PubMed、Cochrane图书馆以及EMbase等数据库,通过检索词"阿帕替尼""多西他赛""非小细胞肺癌""Apatinib""Docetaxel""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搜索所有关于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由两位研究人员严格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获取数据以及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共69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包括对照组351例、试验组3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1.99,95%CI:1.50~2.64,P<0.01;RR=1.57,95%CI:1.36~1.83,P<0.01;HR=0.28,95%CI:0.25~0.32,P<0.01)。在不良反应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反应(OR=1.21,95%CI:0.86~1.69,P=0.27)、高血压(OR=0.92,95%CI:0.47~1.82,P=0.15)、腹泻(OR=1.14,95%CI:0.53~2.45,P=0.73)、恶心呕吐(OR=0.92,95%CI:0.47~1.82,P=0.81)以及手足综合征发生概率(OR=1.55,95%CI:0.89~2.72,P=0.12)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及样本量受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Meta分析 阿帕替尼 多西他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术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价值。方法选取6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就诊序号将其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行单纯有限减压术治疗,研究组行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研究组,但研究组的术后JOA、ODI、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术具有较好远期疗效,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故应予推广使用。

  • 标签: 有限减压 固定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骨质增生症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服用抗骨增生片的对照组患者83例,服用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83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一般51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8%;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一般47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9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两组患者连续服用药物3~6个月后,并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预后效果良好。结论使用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能够提高骨质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抗骨增生片 骨肽片 骨质增生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缬沙坦+雷公藤多苷的治疗进行观察。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乙组加雷公藤多苷治疗,甲组是在乙组基础上加缬沙坦治疗,对比甲乙两组的不良反应、治疗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不同治疗方法实施后,甲组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乙组(P<0.05);甲组血白蛋白高于乙组(P<0.05);甲组24h尿蛋白定量少于乙组(P<0.05);甲组乙组的血肌酐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缬沙坦+雷公藤多苷的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 雷公藤多苷 治疗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有无抗生素预处理条件下,丁酸梭菌对小鼠结肠炎的疗效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抗生素+DSS组、丁酸梭菌+DSS组、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每组6只。采用四联抗生素(氨苄西林1 g/L、新霉素1 g/L、甲硝唑1 g/L、万古霉素0.5 g/L)加正常饮用水循环预处理30 d后,用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丁酸梭菌+DSS组、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小鼠1×106 CFU丁酸梭菌灌胃。通过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和组织学病理评分评估丁酸梭菌对结肠炎小鼠的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通过粪便16S rRNA测序检测丁酸梭菌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DAI在0分上下波动;DSS组小鼠给予DSS饮用水4 d时出现体重下降、粪便不成形、肉眼血便等结肠炎表现;在DSS干预4 d时,丁酸梭菌+DSS组小鼠DAI低于DSS组[(0.000±0.000)分比(0.444±0.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0,P=0.016 1);在DSS干预10和12 d时,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小鼠DAI均低于抗生素+DSS组[(0.000±0.000)分比(1.111±0.222)分、(0.667±0.000)分比(1.889±0.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0、5.500,P均<0.05)。丁酸梭菌+DSS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DSS组[(2.50±1.73)分比(5.50±1.00)分],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抗生素+DSS组[(1.25±0.96)分比(5.00±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0、5.960,P均<0.05)。丁酸梭菌+DSS组IL-1β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4.464±0.075) ng/L比(3.907±0.080) ng/L],丁酸梭菌+DSS组和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DSS组[(2.402±0.383) ng/L、(1.845±0.345) ng/L比(6.958±1.084)ng/L,(1.752±0.146)ng/L、(1.307±0.048) ng/L比(3.537±0.608)ng/L,(4.464±0.075)ng/L、(4.066±0.190) ng/L比(7.477±0.33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5、3.964、4.495、4.693、6.294、8.674、8.774,P均<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丁酸梭菌干预小鼠肠道菌群中出现了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抑炎或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其中丁酸梭菌+DSS组优势菌有小螺旋菌属[线性判别式分析(LDA)评分=3.667 log10,P=0.004]和寡养单胞菌属(LDA评分=2.778 log10,P=0.044),抗生素+丁酸梭菌+DSS组优势菌属有消化球菌属(LDA评分=2.685 log10,P=0.018)、丁酸单胞菌属(LDA评分=2.712 log10,P=0.011)、嗜胆菌属(LDA评分=3.204 log10,P=0.014)、肠道单胞菌属(LDA评分=3.346 log10,P=0.010)、萨克候选菌(LDA评分=3.363 log10,P=0.029)、脱硫弧菌属(LDA评分=3.402 log10,P=0.025)、颤杆菌属(LDA评分=2.870 log10,P=0.019)和阿克曼氏菌属(LDA评分=4.031 log10,P=0.005)。结论丁酸梭菌可有效改善小鼠结肠炎,调整小鼠肠道菌群结构,而抗生素预处理可强化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增强丁酸梭菌的疗效

  • 标签: 丁酸梭菌 抗生素预处理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 电力行业在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贯穿着电力发展的始终,若工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问题,将会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现在电力建设工程的建设力度也在逐渐增强,在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关系着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当前电力工程管理的安全性问题,并对这类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性措施。希望能够对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电力 工程项目 安全 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发生率约为3.5%1,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属关节囊外骨折。患者常因跌倒时股骨在过度外展或内收位,或直接撞击大转子而引起不同类型的骨折。按股骨距的完整性,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类。按骨折线的方向,又可分为两型骨折线自外上至内下方的I型,自外下至内上方的II型。I型的一度和二度属稳定类,三度和四度属不稳定类,II型全属不稳定类。按骨折部位,还可分为转子间骨折和转子下骨折2,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无论何种类型的骨折,均极少不愈合,即使不处理亦可以愈合,主要问题是常遗留髋内翻、下肢外旋、短缩畸形以及死亡率高。而此类骨折多为老年人,大多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卧床牵引,因此,良好的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也大大降低伤后死亡率。笔者所在的科室自2003年7月—2013年11月共收治了31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并对其中的23例施行切开复位130°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术。结果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股骨粗隆骨折 130° 加压滑动鹅头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本团队首创的"烧卖缝合法"在胃黏膜下肿瘤(SMT)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后闭合缺损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标准:(1)病灶位于胃底或胃大弯,并确认起源于固有肌层;(2)肿瘤直径≤3.5 cm,与腔外腹膜内组织和器官无广泛粘连;(3)肿瘤在超声内镜下无恶性肿瘤特征;(4)患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严重合并疾病的患者。根据上述标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20例胃SMT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1(38~70)岁。全组均行EFTR并采用"烧卖缝合法"闭合术后胃壁缺损。"烧卖缝合法"使用临床上常见的内镜抓取钳辅助尼龙绳圈套结扎装置,借助抓取钳轻拉缺损胃壁,将尼龙绳圈套锚定在缺损部位并结扎,成功完成闭合。观察记录手术时间、闭合过程时间以及随访情况。结果20例病例的肿瘤均通过EFTR一次性完整切除,全组胃壁缺损的部位均通过"烧卖缝合法"成功闭合。3例肿瘤位于胃大弯的中上部,17例肿瘤位于胃底部。肿瘤直径1.4(0.5~3.5)cm。平均手术时间为43.8(20~100)min,闭合过程平均耗时10.1(3~30)min。所有病例的病理结果均显示肿瘤完整切除,且肿瘤包膜无明显中断,整块切除率为100%。术中和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于术后3.1(1~11)d出院。术后6个月时,所有病例的创面均已完全愈合,仅见瘢痕,未见溃疡。中位随访41(15~54)个月,未发现有残留病变、肿瘤复发或转移,亦未发现有消化道漏或窦道的形成。结论"烧卖缝合法"用于闭合胃SMT的EFTR后缺损的胃壁可行、有效、安全,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新型闭合方法。

  • 标签: 胃黏膜下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术 胃穿孔 内镜下闭合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至2019年9月,检索关于丝裂霉素C治疗良性气道狭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加以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包括440例气道良性狭窄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3,95%CI:1.08~1.39,P<0.05)。根据人种的不同,对该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群中,治疗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2,95%CI:1.04~1.44,P<0.05);在高加索人群中,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RR=1.24,95%CI:1.01~1.51,P<0.05)。同时,治疗组经丝裂霉素治疗后气道直径(SMD=0.47,95%CI:0.20~0.75,P<0.05)及气促评分(SMD=0.47,95%CI:0.13~0.82,P<0.05)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个月内介入治疗次数也低于对照组(SMD=-2.30,95%CI:-2.88~-1.72,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58~2.50,P>0.05),可对症缓解。结论在单纯气道介入治疗基础上加以丝裂霉素C可改善患者气促症状,减少气道介入治疗的频次,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总体耐受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丝裂霉素C 良性气道狭窄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菌移植治疗IBS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粪菌移植的IBS住院患者28例。所有IBS患者于粪菌移植前、粪菌移植后4和12周完成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系统评分(IBS-SSS)和胃肠道症状分级(GSRS)评分。IBS患者粪菌移植前和粪菌移植后4周行16S rDNA测序,从门、科、属水平分别分析粪菌移植对IBS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进一步应用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EfSe)筛选差异菌属。采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粪菌移植后12周,IBS-QOL心境恶劣、行为障碍、自体意象、健康担忧、进食逃避和关系拓展6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粪菌移植前[分别为43.750分(22.656分,56.250分)比48.438分(32.031分,60.938分)、37.500分(18.750分,56.250分)比46.429分(21.429分,62.500分)、31.250分(14.063分,42.188分)比31.250分(18.750分,50.000分)、41.667分(27.083分,56.250分)比50.000分(41.667分,66.667分)、54.167分(43.750分,72.917分)比66.667分(58.333分,83.333分)、8.333分(0.000分,33.333分)比16.667分(8.333分,33.3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57、-3.429、-2.274、-3.197、-3.042、-2.329,P均<0.05)。粪菌移植后12周,IBS-QOL行为障碍和关系拓展2个维度的评分均低于粪菌移植后4周[分别为37.500分(18.750分,56.250分)比39.286分(19.643分,62.500分)和8.333分(0.000分,33.333分)比16.670分(2.083分,41.6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98、-2.110,P均<0.05)。粪菌移植后4和12周的IBS-SSS、GSRS评分均低于粪菌移植前[(190.32±106.51)、(201.43±102.48)分比(245.93±86.10)分和5.50分(4.00分,9.00分)、5.50分(4.00分,8.75分)比7.00分(6.00分,9.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02、3.848,Z=-3.081、-3.609;P均<0.01)。粪菌移植后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门水平中,粪菌移植后IBS患者粪便中疣微菌门的丰度高于粪菌移植前(6.74%比0.37%);科水平中,粪菌移植后IBS患者粪便中疣微菌科的丰度高于粪菌移植前(6.74%比0.37%);属水平中,粪菌移植后IBS患者粪便中艾克曼菌的丰度高于粪菌移植前(6.74%比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均=-2.589,P均=0.010)。LEfSe法发现,粪菌移植后4周,IBS患者肠道菌群中艾克曼菌的丰度高于粪菌移植前(6.74%比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判别分析值=4.5,P=0.049)。结论初步证实粪菌移植治疗IBS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IBS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改变菌群结构发挥疗效

  • 标签: 粪菌移植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 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系统评分 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 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内镜黏膜切除术(modified-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M-EMR)治疗结肠扁平息肉疗效。方法将276例结肠扁平息肉患者(297枚息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组136例152枚息肉,M-EMR组140例145枚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后,EMR组一次性切除病灶,M-EMR组在病灶周边用圈套器头端切开周边黏膜后一次性切除病灶,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患者息肉均为一次性切除。EMR组息肉切除时间(5.6±2.0)min,M-EMR组息肉切除时间(5.7±2.1)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91.2%(124/136),M-EMR组息肉完整切除率100.0%(140/1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1例迟发出血,1例穿孔,1例电凝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2.2%(3/136);M-EMR组1例迟发出血,1例电凝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1.4%(2/140)。术后病理:管状腺瘤135枚,绒毛状腺瘤40枚,绒毛管状腺瘤57枚,增生性息肉29枚,炎性息肉34枚,黏膜内癌2枚。腺瘤伴高级别内瘤变8例,其中EMR组1例息肉残留,后行肠段切除,6个月后8例复查无复发。M-EMR组2例黏膜内癌,完整切除,6个月后复查无复发。EMR组12例术后残留,1例手术,11例行氩离子凝固术处理后,1例6个月复发,复发率0.7%(1/136)。结论M-EMR组较EMR组治疗结肠扁平息肉更有效。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黏膜切除术 完整切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评价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Vs、Vd、Vm、PI及RI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药烫熨联合颈部推拿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药烫熨 颈部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