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不同类型院校和不同学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特征并进行分析。方法基于2019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China medical student survey, CMSS)数据,从入口、过程和结果3个方面对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从院校类型和学制类型2个维度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学生在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为74.5%(7 497/10 062),明确其职业规划的学生占比为72.3%(7 271/10 062),86.9%(8 748/10 062)的学生表示未来将选择医生职业;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在家庭背景[如城乡比例:78.9%(747/947)比21.1%(200/947),65.8%(1 042/1 583)比34.2%(541/1 583), 62.4%(4 698/7 532)比37.6%(2 834/7 532)],论文发表人数占比[49.5%(469/947),43.5%(689/1 583),34.4%(2 589/7 532)]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生在规则性学习行为评分为(3.89±0.80)分,在临床能力领域评分为(5.90±2.17)分。结论相比全国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在第一志愿录取比例上更高,且在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上更为明确;长学制学生在家庭背景和论文发表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学生主动性学习行为相对不足,应加强学生在科学和学术、健康与社会和职业素养等3个领域能力的培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的总体状况以及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区域的招生规模情况,以期为合理优化招生规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的单点招生数、校均招生数及不同区域招生的总体规模与相对规模情况。结果2018年,我国180所高校共计划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70 480人,每10万人口招生数为5.1人,校均招生数为392人,单点招生数最大为1 350人;44所高校的单点招生数在600人以上;普通本科院校或地方公办高校的校均招生数高于985、211高校或中央部门办高校;招生的总体规模与相对规模在不同区域间有较大差异。结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招生总体规模尚需适度扩大,存在部分高校单点招生规模过大、不同类型高校招生规模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校合并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的变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是否经历医学院校合并,将纳入研究的68所院校分为27所合并医学院校和41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别计算不同类型医学院校1998至2010年以及2015至2019年历年校均招生规模和招生规模增长率,并按照地区、院校层次分别讨论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率。结果1998至2010年,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9.3%,2015至2019年招生规模相对变缓,年均增长率为3.3%;与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相反,合并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历年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浮动。近年来,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校均招生规模已是合并医学院校的2倍。结论合并医学院校招生增长率和招生人数远远低于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在综合考虑地区和院校层次的基础上,合并医学院校应当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在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招生数量。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在控制单点招生规模的同时,也应当得到更多的资源投入,以缓解院校间、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习期间教师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医学生培养与发展调查数据,选取我国104所高等院校的25 557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实习期间教师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结果超过70%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接触的临床教师具有正向的医疗行为和教学行为;在控制学生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和院校固定效应的条件下,认为教师热爱医疗工作、具有医疗责任感、教学时注重示范和教学时言行规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得分分别比否认的学生平均高3.027、0.445、0.840和1.234分(P值均小于0.001)。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实习期间教师行为情况的评价总体较好。教师的正向医疗行为和正向教学行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有积极的影响,其中医疗行为中的热爱医疗工作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相对较大。医学院校应建立完善的临床实习带教制度,规范和引导教师行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