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择 201 7 年 8 月~ 201 9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60 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P < 0 . 05) ,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护理后,观察组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影响和社会关系得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观察组的总依从性为 96 . 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 . 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5) 。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应用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放射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的价值,以提高放射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6月期间以及 2018年 7月 -2019年 1月期间放射科常规护理管理以及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 2个阶段的患者中各选自 60例作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比 2组放射科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护理质量评分以及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放射科患者检查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重复扫描率、对比剂渗漏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可以成功提高放射科患者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安全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简介: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一项发展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老旧小区改造是新时代城市更新的主要任务,是一个系统且持续的城市建设行动,要实施好这项工作,需要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撑。现阶段改造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统筹、协调、审批、实施、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难题,为此多方主体必须要积极推动体系优化,其中明确全过程一体化的技术服务模式是一项重要的优化方向。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不同阶段技术服务模式实施要点进行总结,明确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高质量完成。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NICU病人予以循证护理的实践效果。方法:针对80名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的NICU病人进行研究。然后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予以循证护理的研究组(n=4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腹泻出现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增加,而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就形成了分泌性中耳炎。现要研究对中耳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时所展现的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此次临床研究观察对象均为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经检查治疗的中耳炎患者,共计12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60例)。然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数据分析,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81.67%)、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对比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要更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是目前临床医学上护理中耳炎患者的重要方法,该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大幅度推广,建议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2.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7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结合患者护理质量和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质量指标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病房护理、消毒隔离、满意度分别为(19.21±4.08)分、(18.27±4.22)分、(18.93±4.19)分、(18.86±4.68)分、(98.67±2.36)分,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3.92±0.87)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低(P<0.5)。结论:普外科患者护理实践中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身体状态,缓解疼痛,加速康复,值得借鉴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研究选取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进骨创伤治疗的12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控制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护理风险事故的概率和骨科护理满意度,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在一定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