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组织损伤中有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对许多感染和非感染性刺激的响应,并与纤维蛋白一起阻止病原体的入侵。在血管损伤时,NETs形成了一个保守的环境,支持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现象将促凝血状态与促炎反应联系起来,有助于损伤部位的细胞生长和伤口愈合。然而,NETs在动脉硬化的血管中可形成网架样结构,促发血栓形成,产生有利于自身免疫的新抗原,并加剧缺血再灌注损伤。该文根据近年来对NETs的研究,侧重描述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过量NETs的形成及其作用,为靶向针对NETs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及治疗后24 h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探索连续、定量评价患者心肌功能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因急性前壁STEMI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至球囊扩张时间(STB)分为STB≤6 h组(26例)及6 h<STB<12 h组(14例)。分别在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 h、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各节段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应变(LS-endo)、全层心肌纵向应变(LS)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计算梗死区域各节段平均LS-endo值(记为IALS-endo)及平均LS值(记为IALS);非梗死区域各节段平均LS-endo值(记为NIALS-endo)及平均LS值(记为NIAL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急性前壁STEMI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62±10)岁。STB≤6 h组患者,术后24 h的IALS-endo值[(13.7±4.9)%比(10.0±2.7)%,P<0.05]及NIALS-endo值[(17.0±2.9)%比(14.6±2.9)%,P<0.05]均高于术前。6 h<STB<12 h组患者,术后即刻IALS-endo值较术前下降[(6.7±3.3)%比(11.9±6.5)%,P<0.05],术后3 h时呈回升趋势,但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时该指标较术后即刻升高[(13.6±8.4)%比(6.7±3.3)%,P<0.05];术后24 h的NIALS-endo值高于术前[(17.1±2.1)%比(14.5±3.2)%,P<0.05]。6 h<STB<12 h组中术后即刻IALS-endo下降比例高于STB≤6 h组[93%(13/14)比35%(9/26),P<0.001]。6 h<STB<12 h组的术后24 h NIALS值高于术前(P<0.05),其余各时点的IALS、NIALS及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分层LS对STEMI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评估优于全层LS及GLS。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S可连续、定量评价STEMI患者PCI前后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